电视剧《热血军旗》是一部具有史诗品质和历史启迪的优秀作品。创作者生动再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艰苦历程,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建军、怎样建军、创建什么样的人民军队的伟大实践,倾情讴歌了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的使命担当。 相较于以往同类题材的作品,《热血军旗》创作者的历史视野是开阔的。从宏观上看,南昌起义连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该剧首次将中国共产党发动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起义放在一个创作框架内,对历史空间和历史脉络做出清晰呈现。主创人员在探寻起义领导人的军事实践活动和军事指挥素质的同时,没有拘泥于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时局逆转,而是将视角前移到黄埔军校至北伐战争时期,展现共产党人在大革命中的磨炼和献身精神,这样的叙事结构把历史思维的空间打开了。一方面,剧中所呈现的蒋介石建立维护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独裁专制政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历史概念。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绝地反击,迅速集合在武装反抗的旗帜下,也不再是一个突发的偶然事件。创作者在宏大叙事方面,写出了历史的厚重感与复杂性,并在塑造历史人物时做出了去概念化、去脸谱化的有益尝试。电视剧《热血军旗》还原了那段复杂的历史,揭露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势力从联共走向反共、屠杀革命群众和共产党人的历史轨迹,深入揭示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创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必然性。 创作者还在思想内涵上下功夫,给观众带来三个方面的历史启示。第一,人民军队是在失败和挫折中奋起、成长的。不仅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三大起义开始出师不利,那个时期我们党先后发动的近百次武装起义大多都是失败的。少数部队在偏远地区生存了下来,为革命积蓄了力量,给后来红军的崛起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历史告诉我们,成功是一笔财富,失败也是一笔财富,不能简单地以某几次成败来论英雄。我们党正是在不断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中,放弃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方针决策,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一整套建军原则、战略战术、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开辟出中国特色的建军强军之路。 第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留给后人哪些珍贵的历史遗产?创作者在电视剧《热血军旗》中做出了回答。剧中呈现出中国共产党非凡的领导力、战斗力和顽强的生命力,用大量篇幅刻画了第一代共产党人的共同素质——坚定的理想信念、脚踏实地的思想作风、不谋私利的奋斗精神、严密的组织纪律等。其中,展现共产党员坚守信仰的戏非常多:陈赓、蒋先云、王尔琢等都不为蒋介石的拉拢所动;贺龙、叶剑英在革命形势处于最危急的时刻,义无反顾地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朱德等在陷入困境之时不悲观、不气馁,对前途依然充满自信,充满激情地求生存、谋发展。正是这样残酷的环境锻炼了中国共产党组织,锻造了钢铁般的队伍,这样的政党组织必然是强大的,也必然能干成前人干不成的伟大事业。 第三,讴歌革命英雄主义,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者的创作源泉和历史使命。电视剧《热血军旗》围绕建军主题塑造了革命年代的一群热血青年,他们朝气蓬勃、奋勇当先,在北伐战争和起义过程中都是革命队伍里冲锋在前、最有担当的英雄群体。1927年4月至1928年4月对五万八千名共产党人来说是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其中两万六千多人被残忍杀害,还有近两万人以各种名目登报声明撇清与党的关系,脱离党组织,党的内部出现严重分化,共产党人锐减为一万多人。在这场革命裂变中依然不改初衷、坚持信念的是那些真正的革命英雄主义者,他们用全部生命和心血践行着共产党员的信仰和追求。剧中着力塑造刻画的英烈们为革命事业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陈延年牺牲时29岁,汪寿华牺牲时26时,张太雷牺牲时29岁,蒋先云牺牲时25岁,卢德铭牺牲时只有22岁。他们是那么年轻,还没来得及享受青春的美好就倒在革命的路上,还有那无数血洒疆场、英勇就义的烈士,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建军路上的一座座丰碑,使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伟大实践充满革命英雄主义的悲壮色彩。这些剧中人物的精神境界与当下一部分人拜物拜金、不思进取、贪恋享受的人生价值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使作品如同一股清流直击观众心间,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精神感召力和震撼力。可见,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这部剧的崇高立意,也是贯穿全剧的精气神,这种英雄气概和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正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需要的。传播这种精神遗产,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永恒的主题,希望《热血军旗》主创人员继续挖掘优秀历史遗产,推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 (作者:沈学明,系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室务委员、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成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