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艺术评论 >

填补了抗战主流叙事外的影史空白——略谈纪录电影《北平以北》的三大看点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中国艺术报 文浩 参加讨论

    近年来,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到“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再到“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因时就势,如雨后春笋般地集中呈现,从高昂主旋律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东方主战场》、纪录电影《燃烧的影像》《抗战中的中国文艺》到不同角度切入的纪录片《长征》《长征纪事》《震撼世界的长征》,再到以多种形式致敬军史、反映抗战时艰的纪录片《你从井冈山走来》、纪录电影《二十二》等,一段段战火纷飞的真实影像,一个个枪林弹雨的历史镜头,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回荡在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浇筑的当下这片热土,令许多观众抚今追昔,不胜感叹……
    12月8日,“一二·九”运动82周年来临前夕,在北京市委宣传部大力支持下,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和延庆区委联合推出的一部聚焦“平北”抗战历史的纪录电影《北平以北》在国内公映,再次点燃观众激动的内心,澎湃起军人的热血。影片有别于全局俯瞰,而是以支流叙事和局部重塑的视角,真实而艺术地勾勒了平北抗战的发展历程和全貌,着重讲述了八路军中唯一的知识分子团(老十团)开辟平北根据地的感人故事,是继长城抗战之后,中国军民在平北地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又一壮举,填补了抗战主流叙事外的影史空白,丰富了中华民族抗战的“全面性”特点,成为这部纪录电影最具魅力的第一大看点。
    “平北”作为历史地名,此前大众知之甚少。在抗战时期的北方,与延安、太行山、晋察冀等抗战“热点”地区相比,平北抗战似乎默默无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平北”一词,首先与今日首都北京的前身“北平”密不可分。上世纪30年代,“七七事变”后日本军队气焰嚣张,先后攻陷华北重镇平、津,华北全线告急。八路军主力及时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战前线阻击日军,从“平型关大捷”到战斗在太行山上,这段气壮山河的历史无须多言,可称为主流叙事。可是,除此之外,北平以北的广大地区,以今日北京延庆等地为中心,北至内蒙古、东至承德、西至张家口,这一被称为“平北”的长城内外的广袤区域,并没有因沦陷而无所作为。这一地区,拱卫京畿、屏蔽中原、连通华北、东北、西北,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在此坚持抗战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同时也注定在此坚持抗战的艰难程度不亚于其他任何地域——《北平以北》,片名四个字言简意赅,却字字千斤。
    从历史来看,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作出了开辟平北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决策。其间,经历一波三折,但终而使之成为坚固的抗日堡垒,成为连接平西、冀东抗日根据地的桥梁和进入东北的前哨,对坚持晋察冀敌后抗战和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历史的关键往往在于细节,“一波三折”如何理解?纪录电影《北平以北》便是以生动形象的现代视听语言和纪实手法还原“一波三折”这段少为人知的抗战历史,赋予文字鲜活的血肉和灵魂,重点刻画了82年前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学运骨干白乙化、王亢、才山、王波等,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投笔从戎、救亡图存的奋斗历程。一代血性青年的家国情怀;一曲青春战火的生命赞歌……诚如影片的开头字幕所写,这段承载着当时中国青年爱国知识分子浴血抗战、不畏牺牲的革命故事,历久弥新,真正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一代青年。这样的“致青春”,完全迥异于当前那些一部接一部无病呻吟的“致青春”影片,毫无疑问成为该片的第二大看点。
    在叙事上,创作者尊重史实,影片全景式地揭露了日军在长城内外犯下的惨无人道的滔天罪行,南有南京大屠杀,北有千里无人区。然而,在如此险恶的环境里,1938年至1945年间,八路军三次挺进平北,尤其是八路军中唯一的知识分子团——晋察冀挺进军第十团,以极大的牺牲和代价抗击日寇、坚持开辟平北抗日根据地。其间,影片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如后来舍身炸碉堡的共和国英雄董存瑞,就是来自平北地区的“龙延怀”根据地。他自小爱憎分明,喜欢跟着八路军、游击队,站岗、放哨、查路条、剪伪军电话线,从11岁起就担任了平北南山堡地区第一任儿童团长,被誉为平北抗日小英雄。抗战胜利前夕的1945年,刚刚15岁的董存瑞加入游击队区小队,后被编入冀热察军区第五旅,成为一名正式的八路军战士。可见,英雄的成长有一个血与火的淬炼过程,董存瑞的这段真实史料足以击碎一段时间以来那些肆意调侃、质疑、抹黑甚至诋毁英雄的不负责言论。而这,足以成为《北平以北》的第三大看点。
    诚然,纪录片还原历史、求真务实,是这类影片打动人心的关键。然而,在当年异常艰苦的抗战条件下,中国军民能够用影像记录下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抗战瞬间,殊为不易。即便有所记录,受限于拍摄人员的专业水准、摄影器材的简陋不堪等,影像的稀缺和模糊性不可避免,这就造成当今拍摄和剪辑这类影片的难度有点类似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北平之北》在艺术性和史料的选择上可能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这也恰好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中国军民抗战的艰难,几乎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影片中,一帧帧绿水青山的今日延庆空镜头虽略微过多,但与“一堆骸骨一英烈,一寸河山一寸血”的镜头有机组接后,中华民族抗战胜利来之不易的心情便油然而生——青山不语而英魂永存。这一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的剪辑艺术,与《北平以北》开头延庆平北抗日烈士纪念园举行全民公祭活动及结尾处昔日抗敌战场、今日红色基地的“红色后七村”展示,首尾呼应,看得出主创人员的匠心所在。同时,想必这也是对历史真实影像资料不太充足的另一种弥补。
    回顾中国纪录电影史,第一部新闻纪录片《武汉战争》即诞生于硝烟弥漫的1911年,反映当年震惊全国的历史事件——辛亥革命。“观众如果欲睹战场之真相,以振奋发之精神,就请速来观看这部影片。”当年《武汉战争》放映时刊登的广告词如今看来仍不过时。观众如果欲睹“平北抗战”之真相,《北平以北》或许不是最好的,但可能是最具看点的……
    譬如,影片中还首次披露了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的英雄熊尚林在平北的悲剧故事……不是猎奇,而是面对真相时能够引发观众的启迪和思考——人性的复杂,抑或是历史的偶然?见仁见智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