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辞旧迎新之际,2017新年戏曲晚会如期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 一曲热闹欢庆的《普天同庆》拉开了戏曲晚会的序幕,杜镇杰、袁慧琴等艺术家的精彩唱段将演出推向高潮,晚会在新创作的京歌《新的长征在路上》落下帷幕。整台晚会清新、典雅,如春风拂过,呈现出和谐、蓬勃的祥和之气。演出虽不到80分钟,却透露出积极向上之气,对不少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进行了展现,让人感到未来非遗的保护、发展工作也是乐观而积极的,值得期待。 多剧种同台争辉、戏曲名家各呈技艺是这台晚会的最大亮点。晚会涉及昆曲、京剧、藏戏、粤剧、河南越调、丝弦、壮剧、上党梆子、川剧、川北灯戏、山东梆子、二人台、花灯戏、淮剧14个剧种,其中昆曲、京剧、藏戏、粤剧4个剧种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河南越调等10个剧种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晚会的演出,可以说是对这些非遗项目保护成果的集中检阅。昆曲《紫钗记》、京剧《状元媒》、粤剧《柳毅传书》等剧目片段,让观众欣赏到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美唱腔和细腻表演;山东梆子《跑旱船》、二人台《喜上喜》、淮剧《小镇》等新创剧目,在重温那些感人故事的同时,也体现出国家级非遗项目在自我再生、自我创造力方面潜藏的无限能量;越调《老子》、丝弦《杨家将》、壮剧《冯子材》、京剧《党的女儿》等剧目,使中华艺术的美感和中华民族的美德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薪火相传。这些剧种、剧目以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超凡独特的表演,呈现了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在保护、承续地方剧种方面取得的良好效果。 每年的新年戏曲晚会都由中央电视台面向全国观众播出,这一方式的长远意义在于,入选的节目在展现地方戏曲独特魅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地方剧种在全国的“可见度”。对不少观众来说,京剧大概是最为熟悉的剧种,但人们对不少地方戏却知之甚少。它们大都流传于少数几个省区市,如藏戏、壮剧等,对我国东部、北部的观众来说就比较少见,而丝弦、二人台对我国南部、西南部的观众来说,也是新鲜而陌生的。它们参加新年戏曲晚会,是一次自我宣传,节目被录制后可重复播放,向国内和海外观众展现非遗的艺术魅力,有效扩大了非遗剧种的传播范围,提高了传播强度。 我国于2004年12月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世代相传,在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适应周围环境,并被不断地再创造,为地方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从而增强人们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为实现这个目的,国家和地方非遗保护机构在制定非遗保护的相关政策之外,也积极鼓励地方剧团开拓演出和宣传渠道,兼顾公益性的同时,推进商业性演出,开拓地方剧种演出市场。在这方面,京剧、豫剧、评剧等剧种的普及、宣传工作做得尤为到位。晚会中,由北京史家小学分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小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学校等中小学联合创作的《少儿唱大戏》,选取《拾玉镯》《珠帘寨》《红灯记》《花木兰》《报灯名》《智取威虎山》等唱段,展现了传统戏曲艺术在大众尤其在青少年中的传播程度,展示了京剧、豫剧、评剧等进校园的成果。尤其是京剧,从2011年至2016年,全国各大京剧院团在高校、社区等场所开展公益专场演出、“京剧进校园”等活动,共演出上千场,丰富了社会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了京剧与社会间的对话和沟通,让更多观众和京剧爱好者走进剧场。这些经验在推动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方面,值得借鉴。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