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文化部门近日安排了100场进校园演出。消息一公布,院团还没出去接洽,学校纷纷找上了门。不到一周,100场演出被“一抢而光”。对于广受社会关注的教育部门而言,什么能进学校,什么不能进学校,规则一定非常严格。学校“抢”演出,一来是对国有院团的信任;同时,也反映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缺口非常大。而艺术进校园本身,对院团、学校都是一场互惠互利的合作。 对院团而言,进校园演出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艺术传承从娃娃抓起,且进校园不需要过多的场租和人力成本。对学校而言,外来院团公益进校园活动是求之不得的事。一来能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二来也不需要承担额外的费用。 但这样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近年来在施行过程中却屡屡受挫,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良好的联络、沟通机制。院团归文化系统,学校属教育系统。院团要到学校演出,二者说了不算,得经上级部门批准。但由于常年来没有统一的联络协调小组和平台,又碍于各种原因,文化部门、教育部门似乎都不想主动去联系对方。一来二去,艺术进校园就成了一件“纸上谈兵”的事。 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印发;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两者在青少年这一群体上有交集,即通过形式多样的艺术进校园,提高学生们的人格修养,增强他们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进一步来说,还有利于增强学生们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笔者最近曾亲历一场歌舞剧院进高校的演出。演出开始前一个小时,学生们就开始在剧场外排队,说:“没看过,怕占不到座位。”演出持续一个半小时,结束时全体观众自发起立,鼓掌叫好。不少学生更是表示,“以前不了解民乐,原来传统的东西也有如此大的魅力。” 从“没看过”“不了解”到“很喜欢”“很佩服”,艺术进校园发挥了较好的启蒙作用。从长远来看,通过一场演出改变学生的美育素质不现实。但学生是最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这场演出可以充当“酵母”,让艺术在青少年的心底埋下种子。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当他们走上社会、为人父母时,当年的种子将会开出绚烂的花朵,对民族传统艺术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笔者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学校“抢”演出的现象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艺术进校园成为常态,青少年坐在学校剧场就能定期欣赏到更多、更好的高质量演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