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电影新格局初现(新征程) 2017年电影市场仍然保持10%以上的增长,国产电影市场份额继续超过50%。国产电影整体质量和电影文化的社会关注程度稳步提升,中国电影观众观影选择更加多样,国产电影丰富性也日益呈现,电影创作生产观念正从“卖得好”的商品向“看得好”的作品转换,“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与“不低俗、不庸俗、不媚俗”逐渐成为电影界共识,新主流电影带动下中国电影多元化新格局雏形初现。 新主流电影。2017年最现象级电影应属《战狼Ⅱ》。58亿元单片票房,不仅创造中国电影市场奇迹,也打破了好莱坞电影对全球电影票房榜的“垄断”,不仅位列全球单日、单周票房排行榜首位,而且作为非英语电影有史以来首次进入全球票房排行榜前100位。更重要的是,《战狼Ⅱ》成为当下国产电影表达中国式“主流价值”的标杆。如果说一流制作是《战狼Ⅱ》成功基础,那么具有时代感、主流价值取向的故事和人物形象则是该片引起轰动的推动力。《战狼Ⅱ》所塑造的人物,成为“大国崛起”背景下中国式“超级英雄”的符号,体现了代表正义和国家使命“站起来”的中国人的自我认知。从《湄公河行动》到《战狼Ⅱ》,两部作品相继以精良制作、精湛创作、个体价值与国家使命结合的主流价值观,为中国新主流电影打通道路。自由、平等、正义、使命、国家荣誉、牺牲和爱,这些“共享性”主题,缩小了主旋律电影与主流商业电影之间的缝隙,新主流电影将逐渐找到更符合当下观众需求的故事和影像表达。 献礼片。新中国成立后,向重大国家节庆献礼成为中国电影的特殊创作传统,出现过一批又一批体现时代主题的有重大影响的作品。2017年,表现精准扶贫主题的《十八洞村》、集合众多中青年“偶像”演员的《建军大业》以及纪念红军长征胜利的《血战湘江》,试图找到更具亲和力的美学方式完成与观众的沟通和交流,在类型范式和影像形态上进行积极探索。当然,如何实现与当下观众精神共鸣,如何以更具感染力的人性视角讲述故事,特别是如何真正体现“现实主义”的艺术力量,可能还是主旋律电影需要继续挑战的创作课题。 分众电影。2017年最值得欣慰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开始选择拍摄“有品位”“有格调”“有责任”的电影,而不再把票房高低看作检验电影的唯一标准。更可喜的是,电影观众也已经不再完全“盲目跟风”。追大明星、追大制作、追大营销的“三追”现象减少了,不少所谓流量明星主演的电影本年度遭遇滑铁卢,不少所谓“大IP”改编的电影受到观众诟病,而追口碑、追情怀、追故事,成为观影新风尚。这一年,纪实风格的故事片《冈仁波齐》,记录幸存慰安妇现状的纪录片《二十二》,历史怀旧影片《芳华》和《八月》,老舍名著改编的《不成问题的问题》,探讨家庭情感的《相爱相亲》,关切儿童创伤的《嘉年华》,表达现实主义观察的《塬上》等影片都体现了突出的艺术成就。这种多元性、多样性是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将“蛋糕”做大的结果,不同观众、不同观影需求催生不同的电影类型。当然,这也是电影人经过市场化洗礼之后的结果,铅华落尽更显艺术本色。这些电影,更真实地记录了中国社会时代精神状况和砥砺前行的情感脚印,体现了电影艺术的尊严和价值。 类型片。作为电影市场常规产品,类型片一直是电影作品主体。《空天猎》《绣春刀Ⅱ》《喜欢你》《闪光少女》等影片,在类型上都开拓了新空间。对于类型电影创作来说,制作精致、题材选择、演员搭配、场面宏大、节奏张力、影像奇观等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与当下观众真实“焦虑”和“期许”达成共鸣。这两年,《摔跤吧爸爸》《天才枪手》《你的名字》《看不见的客人》等亚欧中小成本类型电影在中国市场受到观众热捧,表明商业配置和大制作不是绝对重要,类型电影的生命力更在于“简单”“极致”的故事、人物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人性发现和对真善美的坚持,在于对人的现实认知和愿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想象、强化和满足。 这是新常态下中国电影逐渐形成新格局的一年,有《战狼Ⅱ》异军突起、一枝独秀,也有各种不同题材、风格、类型、样式影片形成涓涓细流,中国电影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态。而这一年国产电影的最大软肋还是类型电影的整体品质不足,使得《战狼Ⅱ》与多样化电影之间,留出一个较大的需求空间。如果说中国电影还缺乏讲故事能力的话,首先缺的就是显人性、动人情、达人心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来源,除了足够的艺术修养和技术储备之外,更需要创作生产者对世态人心真正的洞察力以及对生命、自由、正义和使命悲天悯人的价值观情怀,当然也需要直面人生和现实的勇气。这一切既是中国电影人需要面对的难题,也是新时代中国文化建构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