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边界 共同推动中华文化书写与表达 “1997年香港回归前后,从导演到观众一度存在文化焦虑意识,不知何去何从。”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副会长赵卫防谈到,从杜琪峰的《暗花》到刘伟强和麦兆辉的《无间道》,影片主人公一方面追寻着自己的姓名与身份——“我是谁”,一方面思考着香港这座城市的未来——“我要到哪里去”。 “随后的20年间,香港电影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动荡和希望共生,考验和机会并存。”首都经贸大学副教授毛琦感叹道,经过二十年的岁月沉浮,香港与大陆之间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逐渐加深,港片中不安和纠结的心态慢慢变得开放和包容起来。香港电影人有些坚守本土精耕细作,有些参与合拍开拓进取,两地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讲述中华文化圈的故事,产生不少票房与口碑双丰收的华语力作。 传承和发扬老港片中的人文理念与港式生活,一直是香港电影人的情怀所在,通过美食、地标、起居、功夫等生活细节,记录港人对于这座城市的集体回忆,以及即使经历了时间变迁、社会变故也依然无法改变的温暖的人际关系。中国电影出版社副编审类成云谈到,“叶问”系列、“警察故事”系列、“黄飞鸿”系列、“狄仁杰”系列这些年来新作迭出,让港式经典人物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志明与春娇》系列跨越十年,成为两岸青年人心中的爱情经典;《岁月神偷》《桃姐》《幸运是我》《可爱的你》以小见大,给人以温暖心灵的感动。 警匪片、悬疑动作片等香港电影传统创作类型,则彰显出坚定的自我认同。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系主任、教授李道新认为,相较于成龙浩然正气的警察故事、吴宇森充满仁爱与暴力的英雄相惜,2017年的《拆弹专家》融合了内地资本与港式风味,不仅走上了大制作、大场面、大阵容的大片路径,而且在反恐行动中一改往日颓败之气,体现出港人强大的内在信念。纵观近年来的香港电影,《拆弹专家》不是个案,港片的大片路径和信仰境界在《风暴》《寒战》《赤道》中也频频出现。这不仅改变了香港警匪片生产和消费的格局,而且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内地资本给香港影人带来的压力,使其在主流的精神层面与内地寻求更好的沟通和交流。 大陆和香港合拍片在数十年的摸索中逐渐找准创作方向,即香港电影人带着资源和技术进入内地,按照内地主流观念进行创作,出现了故事鲜活感人且兼具艺术特色的佳作。 近年来合拍片开始关注内地普通人的生活,传达普通人的生活感悟和思考。《中国合伙人》聚焦改革开放大时代背景下,三个年轻人相遇、相识到最终实现“中国式梦想”的故事。《亲爱的》《失孤》《我是路人甲》则讲述了内地普通人生活中的辛酸苦辣,充满了人文关怀与现实意义,解锁了合拍片新题材。 此外,香港电影导演开始逐步参与内地电影的创作和制作,在保留香港电影类型片创作的基础上转型升级,聚集了内地主流价值观和商业片的创作特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建军大业》。2014年徐克执导的《智取威虎山》,将耳熟能详的红色文学改编成一部家国情怀与视觉享受兼具的贺岁影片,获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2016年林超贤执导的《湄公河行动》堪称香港警匪片在内地体制下的成功转型,兄弟情变为战友情,警匪片变成了跨国行动,精彩的追逐、枪战场面让观众大呼过瘾;2017年刘伟强执导的《建军大业》,讲述第一支人民军队建立的全过程,让观众感受到革命峥嵘岁月青春的一面。即将上映的《红海行动》由林超贤执导,以也门撤侨事件为背景,以海军特种兵反恐大营救为主线,宣传语“反恐是全世界共同的责任”更是彰显中国的大国担当与大国风范。 此外,一些香港文艺片导演也在思考如何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书写两地历史文化,王家卫的《一代宗师》、许鞍华的《黄金时代》和《明月几时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