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逍堂的民营戏剧与商业浪潮 在一个暂时还没有任何资金扶持的戏剧环境下,相对于“60后”的戏剧大腕儿,“70后”的民间戏剧人要真正走入市场和大众视野变得步履更加艰难。但2005年8月,戏逍堂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的问世似乎告诉人们,只要坚持,就能创造奇迹。到今年8月,戏逍堂运营两年了,据戏逍堂掌门人关浩月介绍,两年来戏逍堂演出了12个小剧场剧目,将近800场。 两年前,戏逍堂高举“70后”为自己这一代(25岁至35岁)做戏的旗号开始行动。去年底,戏逍堂踌躇满志,声称要以复制北京成功剧目的方式在全国各大城市开办9家连锁剧社。如今除了上海,其他城市的计划似乎难以实现,不过在北京和上海也已经小有名气,尽管它未来的命运仍难以预料,但戏逍堂两年来坚持演出的经验值得认真研究总结,尤其难得的是,它对于探讨北京民营戏剧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一个生动真实的案例。 两年前,关浩月经过考察研究认为:北京人艺实验剧场218个座位,一场小剧场话剧票价100元,上座率达到六成的话,票房基本在1.2万元左右,只要连演25场,有30万元的总票房,就不会赔钱。如果能够多演,就可以有赢利。于是,戏逍堂一个戏投入20多万,只要演出20多场就能够循环运转。实际上,两年来,戏逍堂好几个成功的剧目如《到现在还没想好》、《有多少爱可以胡来》、《满城尽是金字塔》等剧目都已演出了上百场。 在我看来,戏逍堂最重要的成功经验就是这种低成本的运营模式。近年来,戏剧界普遍流行高成本、高票价、短档期的商业运作模式,其中最成功的是陈佩斯开创的全国巡演模式。很显然,这种模式首先是依靠明星效应,其次是因为外省市缺少精彩的演出。由于高昂的票价,只能成为少数人的高消费和时尚生活,真正喜欢戏剧的观众看不起也未必看,而且这种模式既难于借鉴也无法推广。在这种情况下,戏逍堂的低成本运营模式,完全可以学习借鉴、复制推广。事实上,两年来已经有好几位戏剧人通过在戏逍堂的创作实践,在离开戏逍堂后自立门户。其中最典型的是“80后”的大鬼,大鬼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今年年初,他创作了由戏逍堂制作的《满城尽带金字塔》,演出非常成功。今年6月,大鬼自立门户,率领自己的团队制作了《疯人院飞了》,在朝阳区文化馆“9个剧场”成功演出了第一轮,8月又开始了第二轮演出。上半年,一个同样投入仅20多万的剧目《我不是李白》已经在东方先锋剧场和9个剧场成功演出了三轮。还有正在上演的《我要成名》,正在制作的《狂恋高跟鞋》等等也都是此类低成本剧目。 可以说,步戏逍堂模式之后尘,北京已经掀起了民营商业戏剧的浪潮。这类商业戏剧的创作者与观赏者主要是一群年轻人,以“70后”和“80后”居多。如果说,60年代的戏剧人多少接受了一定的戏剧传统或规范的训练和影响,那么“70后”和“80后”的群体从小就生长在大众传媒的层层包围之中,思维方式与艺术趣味深受电视、电影(盗版盘)、网络以及各种流行文化的影响,他们似乎与经典的戏剧传统关系不大,他们的思维往往是片断、跳跃、不连贯甚至是缺少逻辑的,他们的艺术趣味却是单纯直接而又时尚流行的。他们创作的作品大多风格类似,主题大同小异,内容单薄,形式上以娱乐或“恶搞”为主。因此而引发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对他们的戏剧创作的担忧和批评。 早在戏逍堂问世不久,曾经有人鄙视戏逍堂粗制滥造、品质低劣,甚至担忧戏逍堂败坏了观众的艺术口味。但根据我对戏逍堂两年来演出剧目的了解,支撑戏逍堂演出市场、票房收入较高的恰恰正是几个创作质量较好的戏。另外我还发现,北京的演出市场上凡是能够演出几轮的戏,即使是纯娱乐的,品质上基本还都有保障。因此,尽管我也常常对一些商业戏剧的演出厌倦甚至不满,但我仍然以为,大可不必杞人忧天,因为我相信,在一个大众传媒无处不在,大众文化迅猛发展、多种艺术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背景中,那些选择戏剧并且肯花钱走进剧场的观众的欣赏趣味和审美眼光是公平和有效的。无论是戏逍堂还是其他戏剧机构,如果它们只会制造品质恶劣的烂戏,恐怕用不着它们来败坏观众的口味,观众或者市场会首先将它们抛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