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剧”是个历史性概念 中国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传统戏剧以 “戏曲”形态与国际视野下的“戏剧”交错,形成了既与国际上的戏剧领域接轨又有浓郁民族特色的 “戏剧、戏曲”学科。20世纪80年代中叶,在西方通行的《世界戏剧史》上,涉及“中国戏剧”的部分只有戏曲(昆曲和京剧),没有话剧,而且被纳入“东方古典戏剧”章节。 张一帆的《〈剧学〉本位的确立》以当代“戏剧、戏曲”学科为视角,系统地梳理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报刊及相关书籍上的专业资料。时间段则集中在1925年留洋知识分子发起的“国剧运动”,直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剧学会”实际解散、戏剧刊物停刊),为时十二年。作者指出:1925年的“国剧运动”,提出了“国剧”的口号。对“国剧”这个名词,不同学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它取代了20世纪初“新剧”与“旧剧”两个有所对立的提法:“新剧人”着眼于创建 “立足于世界戏剧之林”的进步戏剧,“旧剧人”着眼于“弘扬国粹”的传统戏剧。但是两派都能接受并使用“国剧”这个概念。 《〈剧学〉本位的确立》对“国剧”的内涵进行了历史性的阐解,进一步阐析了20世纪初开创的 “中国戏剧史”领域:前挂1912年左右王国维着眼于“文学本位”的《宋元戏曲考》,随即是1918年前后吴梅着眼于“曲学本位”的《曲学通论》、《中国戏曲概论》等,后连1936年周贻白着眼于“剧学本位”(“戏剧之全部”)的《中国剧场史》、《中国戏剧史略》。 艺术观,是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研究的关键,其中包括戏剧观。戏剧以场上演出为根本,形成了不同的戏剧观。以此为纲,张一帆梳理了20世纪上半叶业已出现的以“剧学”为本位的戏剧批评思潮,包括文学性批评和艺术性批评,尤其强调了戏剧艺术的批评,并且通过当时报刊所反映的戏剧学人和文人,进行了文化背景的类型化分析,比较了三类戏剧人的不同的研究视角。其中包括:兼擅场上与案头、学贯中西的文人齐如山、徐凌霄;传统艺术修养深厚、有新艺术探索的京剧艺人梅兰芳、程砚秋;重视戏剧社会意义的“左翼”学人田汉、欧阳予倩等。这些不同类型的戏剧人,都不约而同地走向东西方文化交汇的、作为“综合性艺术”的“戏剧”的探索,不过各有侧重而已。 戏剧观代表着社会思潮。《〈剧学〉本位的确立》提出:“1928年对中国戏剧研究来说,似乎是个特殊的年份”,“中国戏剧在‘文学’、‘曲学’两个本位之后,学界开始明确‘剧学’本位”。在现有的话剧史上,通常认为“话剧”的名称产生于1928年3月,以当月在易卜生纪念会上洪深提出以“话剧”之名取代“新剧”为标志。张一帆认为,“话剧”之名的提出应比通常的说法早2个月,“在没有新的材料被发现之前,被颁发了80年的,洪深作为‘话剧’一词的‘发明者’的荣誉,应该重归徐凌霄”。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