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戏剧信息的延伸传播 戏剧信息的延伸传播指传播媒介针对戏剧本体以外的戏剧相关信息进行的传播,包括戏剧广告、插图、演出场所等,《图画日报》于此关注颇多。 其一,戏剧图画。作为一份以图画为主的报纸,《图画日报》同其他文本媒介不同,图画部分占版面的将近四分之三(其他四分之一是广告、宣传等),文字说明一般置于图画内部上方,鉴于报纸的写实性,此种排版方式乃近乎向观者直观展示一百年以前的社会实貌。就戏剧传播而言,凡是与戏剧相关的信息均可于此窥见其形象化描画。除《三十年来伶界之拿手戏》专栏外,部分图画显示了戏剧传播场所的舞台、座席的设置,如“新舞台”的革新方式、戏园包厢与大堂的不同等;部分图画显示了非正规传播的形式,如妓院、饭馆、书场内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彼此位置关系,包括妓女的一般装扮、自弹或乌师伴奏的场景、书场中传播者待价而沽的情态等。凡此种种,无不惟妙惟肖,既可将其作为审美对象,又可以藉此体认百年前的戏剧文化形象。 其二,戏剧现象描述与评论。作为追求新闻性的报纸,《图画日报》最关注的是日常社会生活中的特殊现象,因此,对当时戏剧现象的描述与评论即为其戏剧传播中的重要内容,其所记载的戏剧现象主要集中于演员、唱腔和新戏三个方面。对于演员,《图画日报》在论其戏剧表演之外,也同时关心其社会性行为。《上海之建筑·榛苓学堂》(110号-2页)描述夏月珊兄弟、潘月樵等发起集各戏班之力于梨园公所内创办小学堂之事,称为“诚伶界中不可多得之人也”,对演员参与社会公益性事业大加赞赏。但另一方面,《图画日报》也未脱寻奇纪异的报纸习气,对当时常见的伶人与妇人、妓女之关系颇多指摘:《上海社会之现象·戏园观剧吊膀子之无耻》(46号-7页)历数杨月楼、霍春祥、李春来等之事,称其“淫秽无耻莫此为尤”,又在《不知媚眼为谁回》(259号-7页)、《玉楼珠箔但闲居》(263号-7页)、《伶人蛮横将苏校书凶殴》(309号-20页)诸篇中描绘伶人与妓女之纠葛,对于了解当时伶人的生活状态提供了实际例证。其次,《图画日报》对戏剧唱腔的态度颇为传统,虽然其时花部诸腔取代昆曲已成定局,但其言谈中仍时有褒贬之意,《妇女听戏之受惊吓》(55号-10页)评价天津宴福茶园演唱“崩崩戏”为“淫秽情状,不堪寓目”。《寿星唱曲子》(204号-7页)一文更是集中表达了对唱腔的好恶态度:“中国自古好文明,诗书皆是名贤造。而今满地爱皮西,国粹缘何贱如草?君不见西皮二黄闹嘈嘈,棒子敲响遏云表。乱弹班子到处兴,昆腔戏馆寥落无人到。”从中可以解读出当时知识阶层对戏剧趋雅而又无奈的尴尬心态。同时,新戏改良乃是当时戏剧界新兴之举措,《图画日报》对之采取了相对公允的姿态。一方面,报纸对新戏改良有所肯定,《上海新年之现象·看灯戏》(186号-7页)描述了“近来灯戏日翻新”的戏剧生态,同时也对表演场所(新舞台)、演出剧目(《斗牛宫》、《洛阳桥》)、表演方式(“抬阁高跷加戏法”、“灯彩重重变换多”)和演出效果(“出神入化最精工”、“有彩有灯神更足”)做出积极评价,无形中为戏院和作品做了宣传。另一方面,报纸也指出了滥行改良的弊端,《俗语画·顶仔石臼做戏》提及戏剧《滚红灯》头顶蜡烛表演,“不顶蜡盘顶石臼,出奇制胜思呈能”、“谩夸新戏改良多,担荷难禁亦无用”,对不切合实际的新戏改良提出了恰当批评。 其三,戏剧广告。《图画日报》中,没有开辟专门的戏剧演出广告,可能其以图画为主的栏目设置对此有所限制,但难得的是它一连十数期为新舞台刊载了剧院广告,题为《新舞台房屋大改良并添置机器布景》,其内容有三:一、引当时对新舞台之评论:“谓其座位之宽敞、视线之正确、布景之灵妙,实为我国未有之创局。”二、说明剧院改修之原因在于“追踪步武者固已相继而起”;三、说明改装后之格局:“戏台单转者改为双转,楼下散座者添改包箱(厢),官厅翻高,包厢放宽”,并有“新法机器布景”。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此广告既反映出当时的剧院设置、流行风尚,也为后来者研究新舞台发展历史提供了最切合实际的资料。 其四,戏剧剧场。《图画日报》作为一般性介绍的演剧场所除了上海的张园、城隍庙戏楼、海神庙戏台和苏州的千人石之外,还包括罗马大剧院、纽约新舞台等国外著名剧场;着重宣传的剧场则有上海新舞台和米兰大戏院。《上海著名之商场·新舞台》(30号-7页)详细说明了新舞台之发端、形制、演员、作品等,颇多赞美之词,并配以《新茶花》的舞台演出场景图画。《意大利米兰大戏院》(201号-1页)云:“纪元前五百年希腊人始造戏院,以木为之。罗马代兴,易木以石,渐臻坚固。十六世纪之间,欧洲诸国盖大加展拓,定其式为马蹄形,高常三四层,中可容千人之座。”是为中国最早概述西方剧场发展历史的文字;并顺带评论戏剧演员和作家曰:“优人身份亦甚高贵,英之莎士比亚,丹麦之安徒生,皆以旷世奇才厕身伶界,故人皆引而重之。”则隐然与中国戏曲相对照。同时,文中对剧院的表演环境和传播效果也作了颇具诗意的描述:“良宵风月,粉墨登场,舞女翩跹,乐声幽渺,其激烈可以发人慷慨,其绮丽足以涤人尘烦。宜乎万流镜仰于电光之下也。”另外一篇介绍纽约新舞台的文字称赞“其装潢之华丽、范围之宽广,为全球戏园之冠。建筑费与常年经费概由市民捐助,以期伶界进步开通一般社会之智识云”。(《大陆之景物·纽约新舞台》(88号-1页))两篇互为补充,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西方戏剧从剧院设置到社会认同度的赞誉,体现了早期知识阶层对西方戏剧的普遍性认识。 其五,戏剧传播环境。近代虽奉戏剧表演为主要娱乐方式,但传统以来对演剧行业的鄙视却未能遽改,在戏剧传播中,由于受传者乃各种社会身份、审美品味杂糅之众,故其传播环境较为复杂。《图画日报》关切戏剧事业,如实报道并批判了扰乱戏剧传播环境的行为。最常见的干扰来自于兵闹。戏剧表演与军队之间的关系其来有自,宋代即已专设军中教坊——“钧容直”,其后观演戏剧一直是士兵娱乐的重要项目,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戏剧艺术的发展,但士兵好勇争胜之习气却始终是戏剧传播中的不稳定因素,近代亦是如此。《旗兵捣毁戏园》(144号-20页)一文描述同庆茶园因旗兵闹事而临时停演,《兵士滋扰戏园》(357号-20页)写苏州春仙茶园因兵士欲听白戏未逞而借机扰闹,都对之严辞责备,《整肃军纪》(143号-10页)则以欣喜的笔触刊发因军人观剧易滋事端故某部队特发令禁止并巡查的消息,体现出报方对这一现象的特别关注。同时,《镇台在戏园之勇威》(178号-10页)写官员之淫威、《痴汉驻足戏馆书场门首之可晒》(164号-7页)画盲流之环伺、《散戏馆之挤轧》(29号-7页)述车轿之挤轧,《演戏与肇祸相终始》(18号-10页)、《奸夫被刺》(348号-6页)叙乡村观剧之危险,均道出当时戏剧传播环境之复杂,而这对传播过程的顺利完成构成了较大影响。 另外,《图画日报》偶尔也会涉及戏剧相关行业。上海的戏剧服装制作在光绪后已颇具规模,除五马路、四牌楼附近比较集中的作坊外,还有一些画庄兼营戏衣设计,[10]但相关史料较少,《营业写真·做戏衣》(163号-8页)描述戏衣制作追新求异的现状可以反映出戏剧表演在当时各个层面的革新求变,同时“近来戏馆正竞争,无怪戏衣生意好”一句既可以说明当时戏剧活动的盛况,也可以看出戏剧的繁荣对相关行业的市场刺激效应,这是一般戏剧研究所忽视的内容。 近代上海戏剧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报纸、期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图画日报》作为较早反映戏剧文化现象的报刊,不仅传播了戏剧文本与戏剧表演这两种本体内容,同时通过各种角度对戏剧相关信息进行了描述。在这一意义上,《图画日报》成为近代上海戏剧传播的典型个案,对于探索近代上海戏曲文化生态具有独特研究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