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艺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并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的文化,是精英文化的母体,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血脉和精神家园,在传承文明、塑造精神、砥砺奋进、滋润心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民间文艺事业发展态势良好,呈现出大发展大繁荣的喜人景象。优秀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正在复兴,并越来越得到广大人民的关注与欢迎;一批濒危的民间文化事象被发现、被保护,重新焕发光彩;一批采用传统技艺的新创艺术作品成为市场亮点,广受好评。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民间文艺也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和挑战:一些民间文艺事象与人民大众的关系日渐疏远,传统剧种逐年减少,传统村落日见凋敝,许多民间文艺门类传承后继无人;许多民间文艺事象转化创新乏力,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遭遇“边缘化”危机;有的地方过度追求民间文艺高端化,热衷到大中城市展览展演,沉不下去,离基层越来越远;“伪民俗”、“假故事”泛滥,损害了民间文艺的价值。 民间文艺“活”在民间,是中华文化之“根”、民族文化之“体”,离开了民间,哪里还有民间文艺?! 传承民间文艺,第一要培养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保护好民间文艺赖以生存的沃土。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明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学、民间表演艺术、民间美术和民俗。对于中国人来说,民间文艺是一种文化传统,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景观。我们要形成自然、良好、与时俱进的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好民间文艺赖以生存的沃土,给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文化记忆,让他们望得见山水、归得去田园、记得住乡愁。 第二要发扬用脚做学问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扎根民间。民间文艺从民间来,依靠于人民,也必须到民间去,服务于人民。民间文艺工作者要发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天然优势和“接地气、重生活”的优良传统,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双脚踩在大地上,书斋放在田野里,自觉走进群众中,到民间学习文化,采撷生活养分,培育艺术精品。 第三要求真求实,向上向善,消除伪民俗、伪遗产。民间文化是存在于老百姓心头、口头、手头的文化,在具体事象上往往难以找到源头,使得一些原本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民间文化反被国内外学者“论证”为来源于境外,就连寒食节、端午节、七夕节甚至一些民间故事,都被说成是外国传进来的;与此同时,国内各地兴起了打造民间文化的热潮,出现了一批伪民俗、伪遗产。在此状况下,亟须对民间文化进行探源,以正本清源,理清民间文化的来龙去脉,从而理性传承、科学传承;消除伪民俗、伪遗产;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掌握话语权、主动权。 第四要坚持扬弃传承,推动转化创新。民间文艺旺盛的生命力来源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多彩的民族文化的滋养,也在于不断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当前民间文艺与人民大众日渐疏远,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活态转化,没有进入当下的火热生活。民间文艺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和阐释民间文艺中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通过不断深入的学术探讨和理论创新,充分发掘民间文艺的时代价值,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不竭的文化资源。河南浚县正月古庙会,之所以能吸引周边多个省市的上百万百姓参加,成为“中国老百姓的狂欢节”,就在于进行了适度的扬弃继承、转化创新。 我们要以虔诚之心、礼敬之心,扎根生活沃土,着力转化创新,守护民间文艺之根,铸牢民间文艺之魂,激活民间文艺生命力,大力推动民间文艺从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发展优势转变,使民间文艺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