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西部凭借其厚重的地域文化底蕴逐渐成为中国新的文化“高地”。在此契机之下,西部人文纪录片异军突起,在促进西部传统优秀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文化发展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基础,突出文化之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早在国家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有关部委就已将纪录片生产和传播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2013年,甘肃省提出建设纪录片大省的文化战略,同年,宁夏、新疆等西部省区也先后出台政策,支持纪录片的发展。《河西走廊》《金城兰州》《神秘的西夏》《塔里木河》等优秀人文纪录片的出现离不开地方政府在文化政策中的扶持。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之下,以人文纪录片的艺术形式对丝路文化进行视觉化的显现,极大地拓展了丝路文化的传播范围,人文纪录片成为传播丝路文化的新名片。 随着公众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公众审美趣味、审美心理以及文化消费习惯的变化,过度商业化、娱乐化而缺乏文化内涵的产品已经无法吸引受众。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人文纪录片要想在文化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必须打好品质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西部人文纪录片的文化追求。西部人文纪录片的制作坚持“内容为王” 的文化模式,本着“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的创作原则,以“工匠精神”充分挖掘具有西部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用西部的文化元素展现西部风情,运用多种影像语言,多层次、多维度地再现了陆上丝绸之路及沿线地区的璀璨文化。《河西走廊》全方位地呈现了河西走廊千百年来的文化变迁,《神秘的西夏》以大量的史料和考古取证为依据,向受众呈现了短暂而辉煌的西夏文明。这些精品人文纪录片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全国、全世界讲述丝路故事和丝路文化。 西部人文纪录片大多是在政府主导下摄制的,无疑更多地承担起了文化宣传的功能。在这个快餐化消费的时代,受众的文化认知方式和文化信息获取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少有人安安静静地去图书馆、博物馆寻觅有关丝路文化的记忆。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年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信息爆炸、信息过剩的问题,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取文化信息,成为青年人关注的重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以其即时性和共享性的优势迅速成为文化传播的主流媒介,受众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中,新媒体成为公众了解丝路文化的重要渠道。借助“互联网+” 的东风,西部人文纪录片通过“互联网+丝路文化”的运营模式,整合丝路文化资源,把碎片化的丝路文化记忆凝聚在一起,使丝路文化“活” 起来,打造出传承丝路文化的新道路,以文化的力量重新唤起了中国受众对丝路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让中国受众真切地感受到对于丝路文化的获得感,使丝路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以《河西走廊》为例,其在2015年播出之后,半个月的网络点击量就超过2000多万,后期的网络点击量更是一路飙升,创下西部人文纪录片收视率的新高,为互联网时代的丝路文化传播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向社会各界充分展示了丝路文化的独特魅力。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在全球化的语境之下,通过何种方式助推丝路文化走向世界是中国文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西部人文纪录片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跨文化传播的使命,借助人文纪录片向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是中国西部文化“走出去”的一项重要举措。西方社会一直试图通过多种渠道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西部人文纪录片的文化价值及其承载的民族精神满足了西方人对古老中国的想象,体验到了中国丝路文化的魅力。中国丝路文化的海外传播增强了中国丝路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同时也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此外,人文纪录片的制作是建立在储存大量文化信息的基础之上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是人文纪录片的重要特征。因此,人文纪录片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人文纪录片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担起了学术纠错的功能,西方人受其意识形态、占据资料、研究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在研究和了解中国丝路文化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差。真实性是人文纪录片的生命,西部人文纪录片借助大量历史遗迹、出土文物以及档案史料,以严谨写实的态度高度还原了特定时期丝路文化的真面目,对引导海外受众正确认知中国丝路文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带一路不只是发展经济的长廊,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长廊。文化的交流融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丝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播丝路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西部人文纪录片对丝路文化的传播,为国内、国际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架起了一座桥梁,也激活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丝路文化的探索热情,充分彰显了丝路文化的当代价值。 (作者单位:兰州城市学院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