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十多年来,我国认定并公布的各级、各类非遗项目数以万计,众多隐而不彰、濒临消亡的民族民间文化,频频进入大众视野,引起广泛关注。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学者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他们以其掌握的知识和方法,依托的高校或科研院所,能够有效地对非遗项目进行记录、研究,同时携手非遗的拥有者和传承人,一并进行保护、利用、传承、发展,并对相关问题建言献策,提供理论支持。近年来,大量从事艺术学、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相关专业的学者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实践之中,涌现出大批成果,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对相关非遗的认知。由詹颖、姜旭、张犇所著《守望与新生——羌族服饰及羌绣的高校传承与创新实践》(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就是本年度出版的成果之一。 羌族是一古老民族,上古时期已活跃于西北地区,过着游牧生活。数千年来,羌族与中原民族以及周边少数民族往来交融,自身亦不断流动分化(当代西南众多少数民族即源出于羌),从而形成了多样而复杂的历史文化。如今的羌族,主要生活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和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等地,人口约30万。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虽然使羌族人口与文化遭受重创,但羌族文化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以口传为主而缺乏文字的民族,史诗、传说、歌曲、服饰等事项,往往承载着其族群的历史记忆、宇宙观念、审美情感、道德意识等文化内涵。羌族服饰及其附着的羌绣技艺,形态多样,内涵丰盈,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是我们理解羌族文化的重要入口。《守望与新生》一书,基于深入的田野考察,对于当代的羌族服饰以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羌绣技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记录与研究。在笔者看来,本书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记录。记录历史与现实是学者的重要使命。无论五四时期顾颉刚等人领导的“歌谣运动”,20世纪80年代完成的规模宏大的民间文艺“十套集成”,还是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记录都是其中应有之义,所具价值极为深远。 羌族服饰丰富多样,不同的村寨,服饰的原料、构成、色彩、图案、风格、工艺等皆存在较大区别;同一村寨,不同的性别与年龄,其服饰亦判然有异。该书第一、二两章,对此进行了图文并茂的详尽记录。如第一章对茂县黑虎寨、三龙乡、牛尾寨、永和乡,理县蒲溪乡、桃枰乡,汶川阿尔村、羌锋村、萝卜寨等地不同服饰风格的呈现,以及对茂县羌族粗布制作工艺过程的记录。第二章中,依据性别、年龄、身份、场合等,对羌族服饰的基本种类及其形式进行了清晰的描述,书中还对羌族服饰上的饰品与其他构件,以及羌绣的技法与形式等,进行了体系性的叙述。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插有大量精美彩图,对羌族服饰做了直观的展示。近些年来,影像手段成为记录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手段,视觉人类学受到广泛关注,影像本身的价值得到更大凸显。图片本身,除了记载并叙说历史,还涵盖着有待挖掘的更为丰富的文化信息。 二是阐释。同样是羌族,不同村寨的服饰为何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共性和关联?黑虎寨的女性为何戴着“万年孝”?羌族为何偏爱黄、白、黑三种颜色?作为羌族文化灵魂的释比,其服饰为何亦多有不同?当地人如何解释自己的服饰及其与其他村寨的差异?羌族服饰上的云纹、羊角纹、鸟纹、万字纹、绳纹等典型纹样,有着怎样的含义和功能?除了服饰,村寨之间的差异,是否还体现于传说、舞蹈、民俗等事项之中?羌族服饰在当代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当地人如何理解这种变迁?羌绣传承中遇到了怎样的困境?当地有着怎样的应对之道?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可能是外来者感到困惑的,也是研究者需要加以阐释的。 一种文化现象的形成,其原因必然是复杂多样的。如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历史演进、社会变迁、审美心理、文化涵化、宗教信仰、政治认同、市场运作等等,皆可能成为塑造文化样貌的重要因素。该书选取了两个方面做了重点解释:一是对于羌族头饰样式的地域性差异做了分析,作者从自然环境、社会心理、民族政策、身份认同等层面进行了解读。二是对于释比服饰的图像性及其差异性进行了释读,作者在详细分析其纹饰特征的基础上,从宗教信仰、文化交往等角度,阐释了相关问题。作者有着方法论上的自觉,即艺术人类学的视角,明确意识到要结合社会文化的语境来理解表象的“图像艺术”。 三是介入。传统的器物、制度乃至观念、信仰、仪式等文化要素是附着于传统的生活方式之上的,当传统的生活方式不能维持生活所需时,人们势必作出改变,比如进城务工。都市生活所遵循的是科学理性和商业逻辑,与传统生活方式大异其趣,定会对传统带来极大冲击,比如抛弃略显沉重繁琐的传统服饰,换上便捷的现代服装,这种选择几乎是一种必然。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高校的学者除了记录与研究,还能发挥怎样的作用?本书作者进行了可贵的尝试。 作者所在的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于2010年专门成立了羌族服饰与羌绣研发中心,该中心以羌族文化艺术为载体,以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为依托,携手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以“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为核心,开展羌族服饰及羌绣相关保护和产品研发工作。本书第三、四、五章,系统总结了该中心在羌服羌绣人才培养、创意产品的设计研发以及羌服羌绣文化的社会传播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方法与理论。 根据书中描述,我们看到,把包括羌族刺绣在内的羌族文化引入高校课堂,并邀请当地传承人授课,此举大受学生欢迎,收到良好效果。通过再显、转译和重构的过程,将羌族服饰上的典型纹样和图案用于当代服装设计以及创意产品开发,令人耳目一新,既显出民族风情,又富有时尚感。实际上,在世界范围内,关于民族艺术品的开发,不乏成功案例,如澳大利亚原住民的丙烯画,加拿大因纽特人的雕刻,融传统与现代为一体,极具民族特色,颇受世界旅游市场的欢迎。类似的,如果羌族人能够凭借羌绣技艺制作出受到市场欢迎的产品,过上富足的生活,便会唤起对自我文化的自觉和自信,那么,这一非遗项目以及背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就很容易了。此外,作者们向高校学生、社会公众乃至借助世界平台宣传羌族文化,同样体现出了地方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中的积极作用。这些实践经验与方法,对于高校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当然,作为一部学术著作,尤其从人类学的视点来看,此书还有值得提升之处,比如田野调查的规范性有待加强,当地人的视角和声音不够凸显,所涉及的问题还需要拓展等,期待这些不足,能成为作者继续前行的动力。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