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观点 >

南音:海上丝绸之路的丝竹乡韵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汪欣 参加讨论

    中华先民在探索沟通外部世界的漫长岁月里,不仅开辟了流传千古的丝绸之路,还远涉浩渺无边的太平洋、印度洋,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起始于西汉初年,它不仅促进了中国与亚非欧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也带来了港口城镇的兴盛繁荣。泉州便是海上丝绸之路必经的港口重镇。
    泉州位于东南沿海的福建省,海岸线绵延曲折,水域宽阔,具有优越的航运条件。据史载,五代时期,丝绸、陶瓷商品的海外贸易在泉州已有兴盛发展。两宋时期,泉州成为官方通商口岸,政府在此设立市舶司负责接待和保护外来商旅。这一时期,泉州的造船业极为发达,促进了航运的发展。元代,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泉州发展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各国商船从此处起航,远及东非、地中海沿岸。大量的丝绸、陶瓷商品从这里远销海外,同时,香料、珠宝、药材、布匹等外来商品在此输入中国。经过数百年的海外贸易,泉州一度成为各国商贾云集、文化交流繁荣的世界贸易都会。
    对于东南沿海一带的闽南人来说,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为他们带来了世界各国的商品和文化,也将他们带到了世界各个角落,将他们勇闯敢拼的探索精神发挥到极致。自明朝开始的“下南洋”浪潮中,无数的闽南儿女远赴重洋,在东南亚各地开荒辟野,筚路蓝缕,将中华文化传遍海域岛国。在远离故土与亲人的孤寂中,一曲乡音抚慰了游子的心灵。这就是南洋闽南籍华人心中永不磨灭的思乡之曲——南音。
    南音,发源于泉州,以泉腔闽南方言演唱,故又称泉州南音。南音源自汉唐宫廷燕乐,是由中原古乐与闽地民间音乐融合而成的古老乐种。南音的演唱形式为“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即由曲项琵琶、尺八(洞箫)、二弦和三弦四种乐器伴奏,演唱者执拍板相和而唱。其唱腔和演唱形式都保留了中古宫廷燕乐的古老遗风,被誉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
    南音以闽南语演唱,是闽南语地区人民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闽南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南音有着江南丝竹的清远含蓄、婉转悠扬,没有恢弘的气势排场,也没有刻意的雕琢修饰,而是以质朴随和的绮声妙唱镌入海内外闽南人的心灵。
    对于生活在中国东南沿海的闽南人来说,唱南音、听南音是他们的生活。对于漂泊在东南亚各国的闽南籍华人来说,南音则是一曲荡气回肠的思乡曲,是对故土亲人的无尽思念和颠沛岁月的柔情倾诉。在南洋艰苦创业的闽南人,在那片经过几代人披荆斩棘开拓出的土地上扎根生长,如今已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南洋闽南籍华人聚集在东南亚各个地区,他们依然说着闽南语,保持着闽南人的生活习俗和人际交往方式。南洋华人早在20世纪初期便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集资创办华文学校,发展华文教育;为了维系华人族群的民族认同和同胞情感,他们兴建了宗祠、会馆、书院、宗亲会、同乡会等各种联谊组织,不仅帮助困难的同胞维持生计,还举办公益性中华文化传播活动。南音便在这些会馆、馆阁中传唱至今。
    东南亚的南音组织,有从事专业表演活动的南音社团,也有会馆的南音组。东南亚地区最早的南音社团出现于19世纪。菲律宾马尼拉长和郎君社成立于1820年,同时期的还有菲律宾金兰郎君社。马来西亚最早的南音社团——霹雳太平仁和公所成立于1887年,马来西亚巴生雪兰莪州永春公所于1890年成立了南音组。20世纪上半叶,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南音社团如雨后春笋,社团馆阁之间的拜馆、探馆、拼馆等传统乐事活动如火如荼。二战期间,东南亚各地的南音社团日益凋敝,南音活动也陷入低靡。于1941年成立的新加坡湘灵音乐社至今仍有很大影响,湘灵音乐社一直致力于继承和弘扬南音与梨园戏。
    20世纪60年代之后,南音社团重新出现在东南亚华人社会,南音乐事活动也逐渐恢复。1964年,马来西亚太平音乐社成立,致力于汇聚闽南籍华人共同发扬传统南音乐曲及戏剧活动。1977年,新加坡湘灵音乐社社长丁马成倡导举办了“亚细安南乐大会奏”,成为东南亚地区南音大汇演的滥觞。此后,东南亚各地区的南音社团不断开展联谊活动,切磋技艺,交流情感,引发了华人社会南音文化交流的热潮。20世纪80年代,海外南音界与泉州、厦门等地的南音界恢复了密切往来。为了促进国内外南音文化交流,1981年,泉州市政府主办了首届“国际南音大会唱”,迄今已经举办了11届,汇集了东南亚各国和地区的南音社团和弦友。如今,南音大会唱已经成为国际南音界的盛事,极大地促进了南音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也增强了南洋华人与故乡同胞的情感联系。
    同遍布东南亚各地区的宗祠会馆一样,南音是南洋闽南籍华人民族认同的文化符号。对于闽南籍华人来说,南音的传承恰如血缘的延续,是民族身份的象征、民族认同的根本。百余年来,南洋华人社会先贤不遗余力地倡导、资助南音的传承与发展,组建社团馆阁,促成乐事交流,为传承南音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艺术形式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现代文明的怀抱,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南音的传承困境也愈加显著。可喜的是,海内外热爱南音的有识之士仍在坚守着这块“千年古韵”的阵地,培养新人,发展新南音,创作新曲目,促成了“南音”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