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化史上一次意义重大的转型 事实上,把莎剧搬上荧屏其意义不只是对艺术本身的一次探索,还是对文化的一次反思与再认识。如上所述,几个世纪以来莎剧几乎被所有的艺术形式改编过,然而为什么人们对电视的改编争议最大?对它的怀疑和担忧也最多?的确,媒介不仅改变了莎剧 ( 传播内容 ),同时也改变了表演莎剧的人们 ( 传播者之一 ) 和观看莎剧的人们 ( 受传者 ),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被麦克卢汉称为“冷媒介”的电视,在语言上不如戏剧、在景观上不如电影,却让这位西方文化的偶像莎士比亚走下了宽阔高大的舞台,甚至走下了巨型悬挂的银幕而进入一个当时只有十几英寸的荧屏,被放置在具有日常起居、个体私密性的室内供个人观看。如果从文化的视角分析,这意味着从此丧失了有史以来人们习惯于对艺术的一种集体观赏的仪式,同时也意味着去掉了那个始终令众人瞩目聚焦的中心,神圣、高雅的艺术便随之消失了。 演员表演时,面对的不再是有情感呼应的人群,而是客观冷静的机器。在舞台上,所有的高潮和微妙之处都被集中在台词和表演上,而在摄影机前决不能忽视的是技术问题,否则残酷的镜头不仅会放大演员的缺陷、还会丑化演员的表演,因为影像艺术对于机位、角度和光线的要求十分苛刻。此外,戏剧表演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而逐渐积累、首尾连贯、一气呵成的完整呈现,而电视表演是被一个个分散、孤立、切开的镜头重新创造出来的一种碎片的连续。特别是作为莎剧灵魂的那些精妙的语言不再以独白或对白的形式表达,而是被口语化地说出来,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它的内涵深度和文学韵味。 因此,“电视不像其他的传统媒介,是以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书面文化形态占主导地位的再现,而是用日常的口语形态来表现的。电视又像其他的大众媒介一样,没有阅读或书写那种抽象、独立的符号特点,相反是靠语境和视听传达信息并与个体有着一些直接互动的特征”。于是,电视莎剧在某种意义上就如同电视新闻一样要靠文本内容和选择的画面综合构成。舞台上假定性的艺术真实被电视里生活化的真实取代了。甚至,由于受众在室内观看时不像坐在剧院或影院里那样衣冠正式、全神贯注和至始至终,而是有着充分、绝对的自由性、随意性和不连贯性,以至艺术与生活也没有了边界。 如此变化,标志着从 20 世纪后半叶开始的一次意义重大的文化转型,即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型。这两种文化不仅在品味、格调和价值取向上不同,而且彼此有着一定的偏见。事实上,这种偏见并非来自艺术或者说莎剧本身,而是来自掌控艺术或莎剧的人,即“某些特定的人拥有确保文化作品与实践再生产的权利和文化权威”,因此他们还具有一种文化优越感。就像美国的哈迪逊教授 (O.B.Hardison) 在其文章中写到的那样 : “对我来说这曾经是一个无懈可击的事实 : 即人文学科是高等教育的中心,英语是人文学科的中心,文艺复兴是英语的中心,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的中心,而这一切正如天体有序的运行一样。”因为“高雅文化代表着创造艺术并制定美学标准和批评原则;而通俗艺术只能使用这些标准和原则并靠满足观众的价值愿望而存在。” 电视莎剧的创作不仅探索了改编艺术的规律,同时也证明了现代技术的大众媒介可以承载并展现传统经典的戏剧文学,这似乎在高雅与通俗文化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天堑变通途”,更何况 BBC 还在艺术和商业上共荣共赢为后来者做出了榜样。历史似乎有其相似性,在 400 多年前的英国也恰逢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轨。是否莎翁也面临过艺术与商业的抵牾?也探索过如何使自己的戏剧“既叫好又叫座”的挑战?无论是与否,环球剧场 (The Globe) 的莎剧演出盛况及影响给了我们最好的启示 : 莎士比亚这位伟大的戏剧家不仅创造了令大众喜欢的艺术,还使其成为艺术的精品。如果我们打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那么二者 ( “叫好”与“叫座” ) 之间就不一定存在着某种必然的矛盾和悖论。 2007 年 11 月的一条新闻上说 BBC 要重拍 37 部莎剧,预计拍摄 12 年、将耗资一百万英镑并邀请著名影星加盟。事实上,无论在外国还是在中国,当今的影视创作越来越多地对名著、畅销书或真实事件进行改编。据美国学者林达·赛格 (Linda Seger) 统计 :85% 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是改编作品;45% 的电视电影是改编作品;70% 的艾美奖获奖电视片又来自改编电影。同样,优秀的电视剧也都改编自小说、戏剧和电影,因为历经岁月和读者考验的文艺作品中那些不朽的故事和人物为影视改编提供了良好的创作基础。特别是影视作为一种文化工业,艺术和市场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 莎翁有一句著名的台词 : “全世界是一座大舞台。”然而,伴随着技术的不断革命和在当今全球化的语境里,似乎“全世界又是一台大电视”,不同国家、民族、地区和语言的人们通过电视传播能够即时共享同样的信息。可是,“当我们还在谈论电视莎剧时,莎士比亚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也许不久的将来人们还能在手机上看莎剧”。的确,很多人已经开始在个人电脑上自行创作或改编莎剧,并且通过类似 YouTube 这样的网站将自己的作品传遍世界,使更多的网友一起分享或者某种意义上消费这种文化产品,如点击率极高的 Dr.Who 。其实,无论以何种艺术媒介包括在网上改编莎剧,也无论以怎样的观点去诠释莎剧,其真正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挑战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这种创造力不仅仅属于大师和艺术家,还应属于每一个人。莎剧的伟大正在于它能给后人提供各种启示和灵感,然后又将有新的莎士比亚们诞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