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四家”之一的黄易(1744-1802)生平以诗书画印金石碑版为缘,结交甚广,尤以汉魏碑刻鉴藏而为世人所重,可谓乾嘉名士。黄易虽为金石名家,但诗、书、画、印亦深具造诣。工隶书与汉魏碑刻相渊源,治印取秦汉法。他注重访碑,将实地勘查、椎拓、绘图、记录与鉴定、著录相结合,类似于近代的考古田野调查。著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小蓬莱阁金石目》、《嵩洛访碑日记》、《岱岩访古日记》等,另有《小蓬莱阁诗》、《秋盦词草》等刊行。 黄易以“小蓬莱阁”作为斋名,有着双重的寓意。其一,“小蓬莱阁”原为黄易七世祖黄汝亨(贞父先生)读书南屏书室,后毁。黄易于此有追思先人、秉承家学之意。其二,宋代著名金石学家洪适,精研汉魏碑碣,始著《隶释》、《隶续》,并摹刻汉熹平石经于会稽蓬莱阁,后世奉若圭臬。黄易推崇前贤,笃嗜金石碑版,尤以汉魏见长。颜其斋“小蓬莱阁”,虽为谦辞,亦明其志。《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和《小蓬莱阁金石目》是目前黄易存世仅有的两部金石学著作,堪称经典。 根据《小蓬莱阁金石目》的记载,黄易收藏的汉魏碑刻拓本共203种,其中“汉石刻”179种(含砖文10种,瓦文37种)、“魏石刻”18种、“吴石刻”6种(含砖文2种),几乎涵括了已知乾嘉时期遗存、出土的所有汉魏碑刻。一些在当时已经损毁、佚失的,则得以其早期拓本(宋拓或明拓)弥补,愈显珍贵。黄易所鉴藏的汉魏碑刻,分布地域十分广泛。以河南为中心,北至河北,南到湖南,东抵江苏,西达新疆,重点则是山东。 这些都可以与现在所定义的“九个小区”的理论概念一一对应。黄易所藏碑帖拓本的来源虽然众多,但是主要途径无外乎有以下几种:其一,访碑所得;其二,遣工椎拓;其三,亲友寄赠;其四,出资购买。黄易收藏的汉魏碑刻精品,世人早已熟知,如《小蓬莱阁金石文字》中收录的10种。黄易收藏的其他一些汉魏碑刻明拓本也同样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即使是清拓本,只要是黄易访碑所得或经其洗石精拓、升碑初拓的,也同样被后人所追捧。时至今日,“黄易鉴藏”就如同是一个知名品牌,本身就已形成了一种特有的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