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语 要之,本体研究、生态研究和文化研究是安徽稀见戏曲剧种研究的三个维度,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考证、文学审美、艺术分析、田野考察和文物考证等研究方法,既有对戏曲本体的精细考证和艺术审美研究,也有对戏曲文化生态的田野考察和对策研究,还有对作为“生活文本”的稀见戏曲剧种的生活性特征和文化意义的凸显。可以想见,安徽稀见戏曲剧种的研究不断深入,不仅可以完善安徽戏曲文化的知识版图,也能为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合适的参考路径。 原文参考文献: [1]王海晨,杜国庆.影响口述史真实性的几个因素:以张学良口述历史为例[J].史学理论研究,2010(2):61-69. [2]王伟,王夔.稀见戏曲剧种二夹弦源流考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05-109. [3]王夔.贵池傩戏“刘家戏”考论[J].戏曲艺术,2015(3):52-59. [4]王夔.韶坑目连戏演出中的宋金戏剧遗存[J].戏曲艺术,2005(3):47-50. [5]黄锐烁.正字戏《三元记》渊源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92-97. [6]唐娜娜,王夔.稀见戏曲剧种推剧的传承现状与保护对策[J].戏剧文学,2014(4):120-127. [7]王莹,周冠安,王夔.安庆怀宁地区稀见戏曲剧种调查报告:以牛灯戏、五猖戏为例[J].戏剧文学,20112(8):112-117. [8]马双源,姚润楠,王夔.稀见剧种嗨子戏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J].池州学院学报,2015(5):126-129. [9]蒋彤.稀见剧种砀山四平调现状与保护政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6(1):230-233. [10]王莹,周冠安,钱源源.岳西高腔艺术传承中心的运营现状与经验借鉴[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4(1):147-151. [11]王伟.地方戏曲院团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探讨:以亳州二夹弦为考察中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17-122. [12]黄锐烁.太湖曲子戏的宗教色彩与民俗功能[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6(1):119-123. [13]丁亚琼,王夔.怀宁牛灯戏的传承现状及保护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36-14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