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近日发文探讨“如何认识让文物‘活’起来”,在文中,关于国内博物馆现状他提到这样一句,“客观来说,中国的很多博物馆的场馆非常之大,但展出的文物有限,很多文物并没有在公众面前亮相的机会,而且手法单一,同质化倾向非常严重,缺少个性和特色。”或许经常逛博物馆的你会有这样的感觉,许多博物馆进去之后给人的感受是似曾相识的,从布展、氛围灯光到器物的种类,都给人造成一种“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内心戏码。这也就是陈履生提到的“手法单一,同质化倾向非常严重,缺少个性和特色”。究其原因,无非两个方面,资金与人才。 资金方面面临的问题集中在博物馆资金不足、创收能力单一且欠缺。许多公立博物馆都面临这样的困境,更不用说依靠自给自足生存的私立博物馆。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展览的布置和展品更新是很难跟上的。每次更新展品、布置展览所需要的人力物力都是不菲的支出,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博物馆可能会选择布展方便且维护相对轻松的展品。虽然事出有因,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大家展出的东西都相对类似,青铜器、书画、瓷器,你有我有大家都有。而意义重大、有个性和特色的展品仅靠社会捐赠肯定不够,需要博物馆花费额外支出去收藏,能拿到这样藏品的博物馆必然是少数,这也造成了大面积的展览同质化。 人才问题集中在一个并不太为人们所熟知的群体——策展人。我国公私博物馆数量庞大,硬件设施上也逐步开始完善,但大多数的展馆缺乏专业的策展队伍!16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大量的私人博物馆和美术馆,随之出现了一类以博物馆构思、策划、组织展览为工作的人,他们就是后来的独立策展人。国内具备专业素养的公职策展人和独立策展人有不小的需求缺口。在当下,策展人无疑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国内的博物馆虽然多有展览策划部门,但策展人依旧是有很大的空缺。近些年,政府和市场都开始注意策展人的培养,当成长起一批优秀的策展人后,国内博物馆的展览或许能呈现出不一样的风貌。 看展,是目前越来越流行的一种休闲方式,我们的博物馆里有承载历史的文物,也有启迪未来的艺术品,当它们能更好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时,于今、于未来,都是受益匪浅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