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北京北三环的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就仿佛进入了一座童话城堡。今年“六一”前后,中国木偶剧院上演《熊猫和小鼹鼠》《小铃铛与匹诺曹》《木偶奇遇记》等剧目,给孩子们的节日增添色彩。小铃铛剧场里上演原汁原味的木偶剧,并在演出中间插入木偶小讲堂环节,让观众上台体验木偶操作,特别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依靠操作者的技巧,用木偶来塑造人物,是木偶艺术区别于其它艺术门类的根本特点。因此,木偶操作技艺是木偶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木偶演员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把木偶举起来、动起来,还需要表现木偶人物的动作、性格、喜怒哀乐等情绪。体验木偶操作,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与木偶艺术零距离接触,在看演出的同时了解木偶艺术,亲近传统文化。 中国木偶艺术剧院院长赵永庄说,近10年来,木偶剧院新创作了大型剧目17部,改编复排大型剧目10部,还创作和复排100多部小型木偶剧和课本剧,每年演出场次达2000场以上。两支流动的剧院小分队,在全国各地演出,将木偶艺术带给更多边远地区的人们。剧院还让中国的木偶形象登上国际舞台,并多次获得国内国际奖项。 剧院新创的木偶剧《丹顶鹤的故事》特别值得说道。这部剧讲述了丹顶鹤保护者徐秀娟让受伤的小丹顶鹤飞上蓝天的感人故事。全剧用了木偶狼、木偶大型秃鹫和37只各种不同类型的木偶丹顶鹤,还使用了杖头木偶、铁支木偶和步行木偶,加上LED、威亚、旋转舞台等道具,综合全面地展现了木偶艺术。剧中,一只叫“赖毛子”的小丹顶鹤,克服各种困难,顽强练习飞翔。当小丹顶鹤在舞台上飞向天空,全场观众纷纷起立,鼓掌致意。 为了表现好因保护丹顶鹤而献身的徐秀娟这一人物,木偶剧院的7名创作人员,深入徐秀娟曾经生活过的江苏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采风。创作人员在芦苇塘里蹲守,细心观察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和动作特点,拍摄了大量资料,掌握了很多细节,比如:一只小丹顶鹤因为腿上有伤,受小伙伴的欺负,但它依然独自觅食、顽强生存。创作人员把这些细节放到剧情中,使故事更加动人。赵永庄说,木偶艺术要和生活结合,才能让观众感觉到炽热的温度和泥土的气息。 发展木偶艺术,还需要在传承中创新。为了更好地对接传统,剧院从艺术院校选取了30多名毕业生,请退休的老艺术家每周两次来给他们上培训课。 赵永庄说,在新时代,木偶艺术的传承需要延展艺术生命的力度和长度,开掘表现的空间和内涵,让小木偶真正牵动观众的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