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艺术鉴赏 >

跨入文明曙光

http://www.newdu.com 2018-06-14 美术报 裴媛媛 参加讨论

    为期四个月的 “越地宝藏——100件文物讲述浙江故事”, 6月8日在浙江省博物馆展出。浙博史无前例地请出全省36家文博机构百件(组)珍贵文物。从史前到明清,如同穿越五千年浙江历史。本报特别约请浙江博物馆馆员裴媛媛女士,以走出蒙昧、精勤耕战、陶瓷之路、梵音声声、武林旧事、走向自省六个主题撰文,连载六期呈现此次展览的深刻文化内涵。
    浙江自100万年前,就已经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从1万年前开始,新石器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发展起来,有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上山文化,有器物组合、制陶技术、彩陶风格自成一体的跨湖桥文化,还有为研究农耕、畜牧、建筑、纺织、艺术提供珍贵史前实物的河姆渡文化,并在良渚文化时期达到顶峰,出现了明显的等级分化,最早跨入了文明曙光,走出原始蒙昧。
    作为长江流域典型生态模式的河姆渡文化,于1973年在宁波余姚的河姆渡镇被发现,当时出土了文物6700余件,它的发现,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是河姆渡出土文物中象牙质地实物最大的一件,器身上贯穿六个小孔,有残断的痕迹,它的正面刻画的是:两只尖嘴喙的鸟在朝着五个同心圆太阳鸣啼的样子,它们的翅膀融合在太阳的火焰纹中,这应当与原始时期盛行其地的鸟田有关。鸟田传说发生于舜、禹时代的江浙沼泽地区。东汉时王充《论衡》曾记:“禹葬于会稽,写为之田”;至今的绍兴(古代的会稽)仍能见到大批南迁越冬的燕子。河姆渡人生活在多鸟的林边泽地,在原始社会采集食物阶段,人们在采集过程中见到这些追寻温暖阳光的候鸟在水田里寻食、嘴撅,客观上使得野生的可食植物更加繁茂。这种情况下,人们逐渐开始迷信鸟的神力,从而引为图腾,并刻画出阳鸟的形象。关于其题材,有“双鸟朝阳”、“双鸟日”等说法。周边还刻有弧线、点线纹样,连接穿孔,环绕在双鸟周围,穿孔周围有一些凸起及纵向凹槽,应为穿绳绑缚之用。蝶形器有石制、木制、骨制的,因为外形似蝴蝶、两翼展开而得名。这件虽然不是完整器,但却是河姆渡文化蝶形器中选料最讲究、制作工艺最精细、纹饰最详尽的,是河姆渡人精湛雕刻工艺的体现。
    河姆渡文化的代表性文物还有猪纹陶钵,为我们展现了6000年前浙江野猪的真实面貌。陶钵口边长21.7厘米,口边宽17.5厘米,底边长15厘米,厚约1.1厘米。猪的腹部有阴刻重圈和草叶纹等装饰纹样,长条形的腹部微微发鼓,身刻圆圈纹和叶纹。猪的鬃毛簇立,小尾下卷与身腹上的图案混为一体,相当协调。这种艺术处理,充分反映了河姆渡人艺术构思的奇特和审美情趣的淳朴。从这个猪的刻绘造型,表明了河姆渡人在原始绘画艺术的技巧上已相当熟练,绘制的笔法也十分简练,不仅猪的形象逼真,而且神韵天真。所以说它是一件朴质的实用器,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致的艺术品。对研究河姆渡文化的陶器制作、原始绘画艺术和七千年前河姆渡人饲养猪的模样等提供了实物数据。这种对称小动物纹有时繁有时简,特别可爱,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说到良渚文化,大家一定会想到“玉文化”。五千多年前良渚先民制作的玉器,以它精湛的工艺和深刻的内涵征服了参观者。玉器的发达是良渚文化最突出的特点,而“玉琮王”又是良渚文化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它出土于杭州余杭区良渚镇反山12号墓中,虽然这个墓葬中的人骨已经腐蚀殆尽,但是墓葬中出土的玉器数量众多,这件玉琮又是被放置在墓主人左肩上方,不排除作为玉枕垫于墓主人头下的可能性。虽然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一种通天的法器,但从冠形器、三叉形器、锥形器、串饰等玉器的分布中轴看,此琮位于头下也是可能的,且纹样、结构在广泛的区域内有高度一致性。良渚先民制作玉琮的时候,为了将玉琮的中心上下贯通,采用了“竹管加砂,两头对钻”的方式。首先,在玉料上定好钻孔的位置,把砂粒放在玉料上,然后用竹管带动砂粒,来回旋转摩擦,竹管开始缓慢地前进。当竹管进入玉器里面一定深度以后,将玉料翻个身,从另外一头进行相同的工作。等到两边的钻孔接合时,就可以轻松地取出“玉芯”。
    玉琮器重6.5kg,高8.9cm,上射径17.6cm,因其体积重量及纹饰均为现存玉琮之最,是良渚文化的巅峰之作,而被称为“玉琮王”。玉琮上有最完整的神人兽面纹,神人头戴羽冠,骑跨在一只神兽上;整体图案采用浅浮雕和线刻技法雕琢而成。圆柱外面方形的四角分明,四角刻画兽面,纹样以转角为中轴线向两侧展开,兽面的两侧还分别用浅浮雕刻画了一个变形夸张的鸟纹,由繁至简。这种抽象的人兽组合结构,反映了良渚文化玉琮纹饰的基本特征。大家或许在想,良渚先民制作玉琮,为什么要选择两头对钻的方式呢,一头钻到底岂不是更方便吗?专家们发现,两头对钻有这些好处:第一,竹管进入玉器里面越深,由于摩擦产生的玉器粉末也就越多,旋转的时候,阻力也会相应增加,两头对钻比起单头钻孔,能起到更加省力的效果。第二,单头钻孔,在玉器钻通的一瞬间,往往受到较强的挤压,玉工只要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玉器发生破裂,两头对钻则可以有效地避免碎裂的风险。聪慧的良渚先民,可不愿意浪费玉料,功亏一篑!在不断地实践中,总结出了这两全其美的制作方法。
    距今5000余年盛于环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形成了以玉器制作、分配和占有为标志的多层次社会结构,并在中国史前文化整体迈向复杂社会的文明化进程中处于领先水平,被公认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这种以成组玉制礼器为特点的、影响整个东亚文明进程的良渚文化,成为世界文明起源历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