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观点 >

古装剧:脱胎换骨 方能重生

http://www.newdu.com 2018-06-25 光明日报 闫伟 参加讨论

    今年以来,在创作和播出上曾一度如火如荼的古装剧似乎成了强弩之末。截至目前,仅有一部《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在卫视黄金档完整播出,而且是从尚未播出结束的“非黄档”转移而来,实则是对先前播出效果不佳的无奈应对,另有《天下粮田》和《花谢花飞飞满天》两部剧以跨年的形式勉强挤进2018年。除此之外的古装剧则全部流入了卫视周播剧场和视频网站。而此前被热炒了很久的《巴清传》《如懿传》等古装“大女主剧”近来也是状况频出、是非不断,即将播出的《扶摇》也只是周播。
    可以说,曾经风光无限的古装剧到了今年已经颓势尽显,而驱使其走向式微的原因,是其自身在创作发展中偏离正道的结果,也是电视剧市场优胜劣汰法则的直接效力。
    1、违背艺术规律行之不远
    从某种程度而言,近年的一批古装剧逐步演变成了与“艺术”渐行渐远的荧屏“怪胎”,其编织的情节非古非今,塑造的人物无形无神,仅靠几个“流量明星”来撑起一段“空心化”的故事,单凭粉丝对于偶像的狂热追捧来强行拉动剧作的收视率和影响力。缘于此,粉丝的拥有量成了很多古装剧在挑选主角时的“硬指标”,进而用商业逻辑代替艺术逻辑成为古装剧创作中的强势指挥棒。这种背离艺术创作规律的行为必然导致此类型作品在虚假泡沫之后的速亡命运。
    当下约定俗成的所谓“古装剧”,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正剧,大致包括以“古装”为外表的民间传奇剧、朝堂后宫剧、玄幻剧、仙侠剧以及部分穿越剧等。其从发端到火爆,始终伴随着网络IP改编的大行其道和粉丝文化的滋生蔓延,因此先天便存在着某种原创力缺失和受众生态非理性化的弊端。然而,不少主创非但没有正视此问题,还将其作为创作中的倚仗,自认为有了“原著粉”和大批量粉丝的双重“群众基础”做保障,便可有恃无恐,在编、导、演、摄、录、美等环节中自然也就随性懈怠。最终出炉的成品,艺术品质可想而知。
    当然,还有一些所谓的“良心剧组”,由于制作资金的丰裕而在“硬件”的打造上挥金如土,一线明星、豪华置景、奇绝特效、唯美画风,这些标配元素使得作品在感官效果上有了近乎好莱坞大片的即视感,足以令只看过宣传片花的观众心驰神往。然而,当正片播出后却由于空洞的主题、扁平的人物、注水的故事、虚假的细节令人大失所望,最后在观众的阵阵“吐槽”声中暴露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本质真相。
    空心化、偶像化、同质化、粗糙化带来的精神营养缺失、艺术质感低劣、观众审美疲劳,让很多古装剧在创作发展中已经潜移默化地自绝于艺术范畴了,即便能够暂时性地维持一段虚假繁荣,也终将自绝于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的收视市场。今年以来的播出境况与社会反响,已经为那些严重“跑偏”的古装剧敲响了警钟:只有脱胎换骨,方有重生之机。
    2、套路化创作自绝其路
    当然,作为一种类型剧,古装剧并非具有与生俱来的题材原罪,其中虽然次品不少,但佳作也时有出现。从早年间已被大众奉为经典的《济公》《封神榜》,到《宰相刘罗锅》《神医喜来乐》《武林外传》,一直到近年来的《琅琊榜》《军师联盟》,凡此种种都可大致归为有别于传统意义上历史正剧的古装剧,这些作品尽管风格神貌彼此相异,却存在两点共通之处:一是有着彰显正向精神价值的剧魂,不论是替天行道、惩恶扬善,还是家国天下、情义千秋,都将其置于个人缠绵悱恻的小情小爱之上;二是在艺术呈现上均有独到的创新性表达,或者开视觉特效之先河,或者走市井温情的路线,或者尝试戏仿反讽的风格,或者力求正剧与传奇的混搭互融,正是如此“不走寻常路”的涉险求新使作品能够在同类剧作中脱颖而出。
    相比之下,目前的古装剧虽然也类型多样,但似乎大多数都可统称为“爱情阴谋剧”,将种种“甜腻”“苦情”“虐恋”与无所不用其极的“阴险恶毒”一锅熬制,除了重口味给人造成的刺激性和虚空纯爱给人带来的“白日梦”之外,再难有吸引观众的内容亮点。当然很多剧也会以真爱、励志、热血等为标榜,然而要么格局狭小,要么牵强疲软。与此同时,跟风效应更是在古装剧领域泛滥成灾,仅以盛行已久的大女主剧为例,直至今天仍在火热地生产和备播之中,情节的大同小异早已失去新鲜感,只是用各路明星的加盟一次次注入强心剂、制造新卖点。须知,即便搞出天花乱坠、不断翻新的抢眼噱头,在创作上一旦让套路套住思路,就必然是死路。
    同样是古装剧,不同作品的优劣差别及其成因显而易见。目前,古装剧的当务之急是回归到艺术创作的正途上来。当然,除了需要创作者调整心态之外,也需要管理部门的有效调控、年轻观众的理性收视以及整个产业链和市场生态的健康有序,这是一项互通互联的系统性工程。
    3、尊重历史才能长久
    在对于历史真实的还原性展现方面,古装剧的确有别于历史正剧,但只因为“古装”二字,便不可避免地与“历史”产生着千丝万缕的血肉联系。只不过在多数情况下,优秀古装剧不是通过严谨的史实再现,而是通过虚构情节之下的民族精脉与传统文化底蕴来昭彰历史的,从中抵达一种虚拟外壳下的真实内核。
    仍以近年的两部古装剧代表作《军师联盟》和《琅琊榜》为例,两者对于历史的处理方式其实有着显著不同,前者基本遵循了“大事不虚”的原则,在此前提下采用了家庭叙事、情感叙事以及充满现代感的主观性叙事,其非但没有颠覆历史纹路与文脉精神,更在某种程度上贯通了古今的人性连缀;后者则在近乎架空历史的表象之下,把传统文化精髓浸润在传奇故事中,让人物、场景、服饰、道具、画面都焕发着古色古香的魅力质感,而其义薄云天的主题更是对中华文化精神的传承与演绎。两部作品对于历史的书写可谓一显一隐,在创意和制作层面均没有切断与传统的关联。
    当下那些悬浮感严重的古装剧自不必多说,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些古装剧为了增强历史感,创作者按照正剧的品相质感来投入制作,并在其中有意植入一些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但问题在于人物言行和情节走向却和史实严重不对位,观众在观赏过程中常常一头雾水、莫名其妙,其实这种“四不像”的作品反而破坏了历史感。
    如果再对古装剧更多地做些要求,其应该更多地着墨于历史情境下的百姓故事,而不仅仅聚焦于朝堂后宫、王侯将相;应该主动找寻古代和现代具有纵深度和穿透性的精神勾连,而不仅仅沉溺于卿卿我我中做文章。古装剧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可以有相对灵活的多样化探索和尝试,但创作者绝不可在精神追求与工匠精神上有所懈怠。用虚构和娱乐的外衣包裹有品位、有营养、有意蕴的戏核,也许更需要功力和智慧。
    (作者:闫伟,系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任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