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扬忠教授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派往德国留学并致力于德国戏剧研究的第一人,在布莱希特戏剧学派及其演剧方法的理论研究方面卓有成效;同时在讲授和传播布氏的叙事体戏剧学派的思想、翻译布氏的戏剧作品,使之融入并促进我国当代戏剧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丁扬忠教授关于布莱希特的戏剧作品和理论的译介与研究具有创发性,并且与中国戏剧的现实状况密切相关,不是单纯的学派介绍,而是直指现实、给人深刻的启迪。 布莱希特的戏剧观是在20世纪上半叶戏剧流派纵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彼此间联系更为紧密,因而社会生活无限广阔、变化异常迅速的环境中创辟的一种全新的审美理念。布莱希特给自己的戏剧命名为“辩证戏剧”,这是他对自己的叙事体戏剧体系所确立的观念。丁教授对布氏戏剧观的形成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指出:布氏辩证戏剧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有一个过程的。布氏的辩证戏剧观念,是在他戏剧起步之际即已开始酝酿;但是布氏正式把自己的戏剧叫做“辩证戏剧”,是到了他晚年的时候。 布莱希特创立史诗(叙事体)戏剧是在20世纪的历史条件下,在西方戏剧和德国文化基础上,西方戏剧和东方戏剧初次结合的一个硕果;它是现代西方戏剧的一个重要学派。关于布氏戏剧体系的研究,丁教授是从人类戏剧存在的类型入手进行分析的。丁教授指出:人类戏剧史上存在两大类戏剧结构形式,即戏剧体戏剧和叙事体戏剧。戏剧体戏剧为古希腊戏剧所开创,其特点是通过舞台上展现的事件和制造的幻觉,把观众带进事件中去,并与人物共呼吸,关注戏剧的结局。但戏剧体戏剧在布莱希特看来,还不能够像他所期望的那样表现当今更为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因此,在逐步确立的辩证戏剧观的统领下,经过不断地实践探索,他提出了与戏剧体戏剧不同的叙事体戏剧的主张。布莱希特从他的戏剧观出发,抛开了“三一律”的戏剧形式,认为叙事体戏剧才能够体现和承载他的辩证戏剧的理念;叙事体戏剧并不是布莱希特的创造,作为一种戏剧结构方法,古已有之。 丁教授认为,布莱希特虽然不是叙事体戏剧的创立者,但是,叙事体戏剧在布莱希特这里,由于是建立在辩证戏剧的戏剧观基础上的,辩证精神成为叙事体戏剧的内核。于是,这种戏剧形式便成为布莱希特辩证戏剧的载体,同时这种形式也就被注入了辩证戏剧的精神,即用辩证思维方法来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这是以往叙事体戏剧不曾有过的精神,他的叙事体戏剧因此与以往的叙事体戏剧在气质上、构成上有所不同,由此而创立了史诗(叙事体)戏剧流派。 叙事体戏剧作为一种戏剧范型,是很古老的,并为东西方所共有。丁教授指出,布莱希特的贡献在于为这种戏剧形式注入了崭新的内容,这就是运用辩证思想的方法来统领戏剧创作,这是东西方叙事体戏剧不曾具有的。人类的不同思维方式方法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辩证论是科学时代人类思维的最新成果。布莱希特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通过“间离”手段揭示社会矛盾的本质,让人认识人类社会内在存在着的矛盾运动规律,深入了解事物内在未被认识的本质,在更深的层次上达到对事物的真正认识,从而激发人们改变客观世界的愿望和意志。为此目的,布氏又在原有的叙事体戏剧形式的基础上引入寓意剧模式,使两者有机结合,扩大充实叙事体戏剧的容量。另外,他还把已经被淘汰弃用的古希腊悲剧的歌队以歌唱形式重新引入戏剧中,借以构成立体式的戏剧结构,进而形成布氏的叙事体戏剧的形式和风格,创造性地建立具有深刻的哲理思想、独特的艺术形式,内涵丰富的布莱希特戏剧体系。 布莱希特重视戏剧文本的地位,他的戏剧体系是通过文本即编剧的创造表现出来的;他不是形式主义者,他是为寻找新的形式来表现新的内容的戏剧探索者;他是形式即内容的实践家。 就编剧学而言,布莱希特的叙事体戏剧,十分重视文本的创作。他的编剧理论和创作实践,有两点很突出:一个是建立了一种“寓意剧”的编剧模式,另一个是注重戏剧中的情节构成。 就寓意剧(Parabelstueck)的编剧模式而言,布莱希特的戏剧创作很多属于寓意剧。布氏创作的属于现代主义戏剧的寓意剧,情节复杂、内涵丰富,尤其是其哲理的意蕴最为深挚。丁教授分析认为,它们是布莱希特观察生活后形成的一种具有哲理性的观点,然后虚构了一个能够与现实生活类比的寓意故事;这个故事就像一个社会模型,用它体现出来的思想、观点与现实生活进行对比,从中显示出这部寓意剧真正的思想内涵。需要指出的是,布氏的寓意剧模式的建构,是接受了中世纪宗教题材的影响,也受到莱辛的著名寓意剧《智者纳旦》启发,同时也得之于中国戏剧的经验。布莱希特寓意剧的成功创作,为现代戏剧家的创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例,并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情节的编织方面,布莱希特认为,故事情节是戏剧的基础。他甚至认为“故事情节决定一切,它是戏剧表演的核心”。布氏的编剧方法大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在戏剧冲突的组织和处理上,剧作的结构不是以矛盾为主线,而是以中心人物为主线,并由诸多场面从各个侧面来表现人物以及生活画面。这种编剧方法,正符合了史诗戏剧的基本精神,当然也是现代主义戏剧独有的特质。 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核心有两个概念:一个是“陌生化方法”,另外一个是“历史化”。丁教授对这两个概念做过形象而又深刻的论述。 什么是“陌生化方法”?丁教授解释说:陌生化方法就是把一个熟悉的人或事物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待,变成你不认识的人或事物,德语是“Verfremdungseffekt”;但是,这个“Verfremdungseffekt”不为德语所固有,是布莱希特自己创造出来的。在国内将其翻译为“陌生化方法”的比较多,还有翻译为“陌生化效果”或“间离方法”或“间离效果”的。陌生化方法或间离效果,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指辩证的戏剧观,属于认识范畴;另一层意思是指作为戏剧的表演范畴,是专门指表演中的陌生化问题的。丁教授在戏剧的表演范畴这个层面上把它翻译成“间离效果”,不再用陌生化这个词了。因为在这个层面上,主要是讲演员、角色、观众三者之间的关系。丁教授指出,这三者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的间离的关系。怎么来理解这种辩证的间离关系?就表演的间离效果来说,演员跟角色之间是分离的、有距离的,不是在一个平面上的。也就是说,演员在表演的时候,总是高于角色的,不可能完全化身为剧中的人物。演员对角色要有自己的态度,他要驭使角色以及利用自己的艺术技巧表演角色;而观众是站在观察者的立场上,欣赏艺术,评判剧中人行为的。 但是,布莱希特提出的陌生化,是具有穿透事物表面而进入事物即人的内部的能力。人的内部指的就是人的意识,是优先于一切并决定于一切的意识。布莱希特戏剧的现代性,就是直面现实,在意识的深度上抉发人性,思考和探索人生,这便是陌生化的真谛。 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另一个核心是历史化。所谓的历史化,也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指现代人的生活、今天的生活,都是特定条件下的历史现象。第二层意思是指当下就是明天的历史、未来的历史。这样的认识可以拉开距离看生活,能够高于现实来观察现实。那么,从历史的高度来审视当下即现在的历史的现实,就会看穿现实是怎么回事,能够对现实存在的很多问题做到心里明白、清楚。从最终的意义上说,历史化是使剧作家站在审美的立场上,超越党派意识以及狭隘的族、国观念而获得观世的高度,戏剧家因而胸襟豁达,目光高远,艺术上获得开阔的境界。 陌生化(或间离效果)与历史化,是布莱希特杰出的戏剧思想,也是对世界戏剧演进到现代主义阶段的重要贡献,而其重要的特征就是在德国文化的基础上实现的西方戏剧与东方戏剧的成功结合。 (摘编自《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5期《论丁扬忠教授的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研究》,胡子轩/摘编) (作者: 张福海,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