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三次思想空前解放的特殊时期,其一为先秦时期(即德国哲人雅斯贝尔斯所说的“轴心时代”),孔子、老子、墨子、庄子、孟子、韩非子等等一大批圣哲先贤横空出世,他们犹如天才般成群结队地来,竞相著书立说,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根柢。其二为魏晋时期,虽然干戈扰攘,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但名士们清谈玄言、率性洒脱、文采风流,缔造了一场中国历史上独具风神的文化盛宴,千百年来一直都是中国文人艺术家心追神往的精神家园。其三为民国时期,同样硝烟弥漫,战乱频仍,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迫在眉睫的亡国保种、文化断裂危机,提倡思想解放、革故鼎新,涌现出众多才华横溢的艺苑翘楚,如李叔同、陈之佛、丰子恺、张光宇、庞薰琹、钱君匋等等。可以说,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再也没有第二个能像晚清民国时期这样,既风起云涌,大师辈出;又思潮迭起,波澜壮阔,堪称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一曲绝唱。 晚清民国也是我国社会结构、艺术观念、学术文化等方面发生剧烈变动的转折时期,设计艺术的复杂多变前所未有。新思潮与旧传统、新技法与旧工艺历经多次冲突、交战渐至于突破重围,传统的“工艺美术”、“图案”、“实用美术”渐次朝着现代“设计”的概念演变,确立了新概念、新思潮、新观念、新类型、新程式的历史地位,完整展现了设计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主要过程。目前学界针对晚清民国时期我国设计艺术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尚处于不成系统的零散介绍和初步认识中,缺乏从实证角度和文化视野探究地域环境、经济因素、审美观念、政治局势如何影响了设计形态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在学科上,我国百余年来走了一条“图案学——工艺美术——设计艺术”的坎坷之路,一路走来,学科名称的改变,并非仅仅意味着后者否定前者,或者后者取代前者,而是学科整体的推进和拓展,使学科臻于完善。新世纪审思,回望来路,其中有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因而该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在笔者看来,此书有以下几个突出特色: 一、 鲜明的问题意识 面对晚清民国近乎百年的研究时段(若套用法国年鉴派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的时段理论,此时期不啻为一个中时段的考察区间),浏览浩如烟海般零散且芜杂的研究史料,如何选取合适的文献、采取恰当的研究方法进行文献梳理,需要仔细斟酌、反复思考,若无鲜明的问题意识贯穿其中,很容易弄成一笔琐碎繁杂、枝蔓缠绕的流水账。作者在这一历史的中时段中,从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结构来考察设计艺术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内在规律。其间贯穿对以下问题的思考:结合时代巨变、观念迭代碰撞,新制度、新教育、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等时代背景,探讨洋务运动力主的“中体西用”论对传统“道本器末”观的冲决,如何实现从“重道轻器”到“道艺兼修”的嬗变。再比如,译书馆的著述肇启西艺新知与艺术刊物的萌檗,它们如何共同发挥开启民智作用?作为设计教育滥觞的工艺教育与图画手工科,如何推动设计艺术迈入学科化初始阶段(图案学)?设计如何在消费、传播与流通中实现价值? 作者从富有代表性的若干典型方面入手,分别研究市民阶层兴起、消费习俗变革、职业设计师登场、都市文化繁兴如何催生了精彩纷呈的商业美术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作为特殊载体和传播语言,如何体现时代性、地域性和文化性特征?日用品设计如何体现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探讨此时期审美趣味变化与服饰设计涌现的新风貌,建筑作为“凝固的音乐”、“有意味的形式”,其设计如何协调西方新兴的现代主义与本土传统审美、民族主义思想感情?剖析从西洋、东洋学成回国的留学生们如何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与设计观念、方法的更新。 从设计主体入手,作者分别研究从象牙之塔走向十字街头的设计师,他们有着怎样的曲折心路、忧患意识和现实担当?在炮火纷飞、一路向大西南进发的西南联大师生们,为了不虚此行,沿途对少数民族的乡风习俗、服装样式、民歌民谣等亲作调查,到昆明后整理成《西南采风录》,由闻一多先生亲自作序;庞薰琹先生自1938年伊始,着手收集中国古代装饰纹样和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艺术。1939年冬,庞薰琹任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研究员,亲手修订了《中国图案集》,并接受中央博物院派遣,前往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考察兼收集民族艺术资料;在民族形式与泰西观念的争鸣、交锋中,如何探索、形成“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新世纪面向未来进行前瞻性思考时,我们如何接续设计传统、体现当代理念,既强调科技创新又蕴含人文情怀? 二、浓郁的实证色彩 此书旁征博引,内容丰富翔实,具有浓郁的实证色彩。据粗略统计,全书共插入图表几十幅,附录4个:分别是百年中国设计艺术的分期表、中国近现代设计艺术团体、中国近现代设计师小传、民国时期商业美术设计大事年表,参考了历史学、艺术学、哲学、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种人文社会科学类文献,可见作者爬梳用力甚勤。在探讨某一具体问题时,一方面注重对问题的反思与延展,借助相关材料,帮助读者理解问题并拓宽读者的阅读视野,做到了“旁征”;另一方面,不拘泥于就事论事,作者以比较的视野多方位地予以扫描、透视,古今中外史料纵横于笔下,真正做到了“博引”。征引史料丰富细致,辅以翔实的论证分析,采用明白晓畅的语言娓娓道来,使得本书内容丰赡,可读性强,为研究者和学习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作者以实证的资料说明了中国设计艺术转型的复杂性,尤其是善于发掘各种被湮没、被忽视的声音,立体展现了学科转型期的诸多面相。 三、新颖的研究视角 作者力求从设计教育、文化思潮、心理分析、经济背景、政治环境、消费和传播等多维度视角综合考察,分析设计观念、风格语言、表现形式、工艺材料的变化,努力探求影响我国设计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以及主要动力、总体特征和内在规律。力求从宏观角度把握“以大观小”,结合微观案例透视“以小见大”,纵向辨析“常”与“变”,横向比较“同”与“异”,通过整体性的观照,旨在寻求设计现象、风格流派、思潮观念各自的演变轨迹和内在勾连,努力对我国设计艺术百年演变的脉络作出综合性阐释。 例如作者从文化的整体视野出发,将以往容易被忽视的“边缘化”设计作品,如:小说封面及插图、灯箱路牌、传单、商业杂志广告画,辅以设计人物回忆录、口述访谈等,从设计作品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结构、中西交流、互动与比较等多维度宏观视角出发,对作品的创作目的、题材、功用、材质、工艺、形式和母题等做出微观解析,旨在增加研究的内在张力。表现在研究方法上是对跨学科研究方法的重视。体现在研究思路上是关注设计文化和心态以及跨文化的综合比较研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新观点。 (作者简介,何灿群,河海大学工业设计研究所教授;王伟,荆楚理工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