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观点 >

【文萃】巩杰:后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发展转变与文化共同体重建

http://www.newdu.com 2019-01-24 《民族艺术研究》2018年第 巩杰 参加讨论

    2016年以来,世界进入了所谓的后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发展也产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新主流电影的悄然崛起,新电影力量的异军突起,商业类型片在持续完善提升品质,艺术电影在艺术探索中对现实问题进行了及时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考。
    在后全球化时代,随着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逆向趋势的出现,文化领域的后全球化现象也日益明显,民族文化保护受到重视和艺术发展的被加强成为后全球化时代的重要风向标。民族电影本身的文化、艺术和产业形态的全面勃兴尤为重要。因此,在后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要取得良性可持续发展,就要进行系统性的价值重构和体系重建。中国电影文化共同体的建构既包含了电影影响因素的建构,也包含了电影文本本体的建构,只有进行这两个方面卓有成效的结合,才能更好地建构中国电影文化共同体。
    一、电影因素重构方面
    作为在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思潮中创作的电影,其生产和生成必将与其所面对的社会文化思潮所产生的文化生态、创作者的水平和素养、观众和受众群体的培养,以及电影的评价机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这也是电影文化共同体建构中十分重要的组成因素。(一)在文化生态方面,就要在凸显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建构良好的电影文化。(二)在作者水平方面,就要在潜心创作中不断提升其艺术造诣。(三)在观众素养方面,就要在观影中提升其审美品位和审美趣味。(四)在电影评论方面,要建构客观合理的评价体系和中国电影学派。
    二、电影文本重构方面
    (一)在题材类型上,要在现实题材选择中突出多样并存。题材类型应该多样化和多元化,发掘不同的题材,既要遵循类型惯例,又要善于打破常规,凸显个性和创新性,避免雷同和跟风。电影题材的多样化和类型的多元化、电影产品和品牌的差异化,才是中国电影生存的王道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在共享价值上,要在民族精神中彰显人类光芒。一部优秀的本土电影,在文化模式上要传递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正能量和民族精神,从内核上讲又要具有全人类共通的价值观和凸显人类心灵深处最美好的一面。
    (三)在民族审美上,要追求民族美学符号形式和审美范式。在视听语言方面则以风格化的视觉呈现手段和诗意声音元素的运用来营造诗意氛围。视听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而不是把技术的眩目性和虚假性发挥到极致。尤其是在VR技术时代,更应该发挥技术的作用,为艺术呈现和表现服务,而不是为了刻意追求技术、造型和视觉奇观,而丧失了艺术的表现力。
    总之,电影影响因素的重构包括文化生态、作者水平、观众素养和电影评论的价值重构过程,进而凸显作品本体或文本层面的精神价值、民族文化和影像技艺,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电影的繁荣发展。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民族艺术研究》2018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网 胡子轩/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