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观点 >

历史剧创作中的新气象与老问题——以电视剧《清平乐》 为例

http://www.newdu.com 2020-08-25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马立新 毛桢 参加讨论

    历史剧《清平乐》是今年上半年的热播剧之一。尽管该剧已播完一段时间,但相关话题依然有热度,甚至多次登上一些社交媒体的热搜榜。的确,较之此前一些同样热播的宫斗剧、戏说剧或玄幻剧,该剧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它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展现出崭新的气象。
    新气象:生动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部优秀的历史剧对历史文化的再现和表现,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对特定历史阶段进行艺术化的呈现;二是以高度的客观真实展现出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精神标识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然而,检视近年来的影视创作,一些收视率或点击率极高的所谓宫斗剧、戏说剧、穿越剧、玄幻剧等,往往只是打着历史的旗号,或穿着历史的外衣,演绎的却是脱离历史真实甚至违背历史真实的故事。显然,这种“伪历史主义创作”不仅不能担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甚至还有可能向社会大众传播错误的历史观、文化观和价值观。与之不同,《清平乐》则向我们呈现出一道完全不同的文化风景。
    首先,《清平乐》生动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瑰丽多姿、最富有当代价值的一面。这尤其体现在《清平乐》对于“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精髓的形象演绎上,通过塑造宋仁宗赵祯这样一位以“仁”治天下的皇帝形象,完美地展现了“仁政”的丰富内涵。从年轻时与生母不能相认的痛苦体验,到亲政后所实施的一系列节俭爱民的治国方略,到平息元昊叛乱后对西夏王子解读“仁”的要旨,再到起用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论语》中那个晦涩深奥的“仁”字经由赵祯一众君臣的身体力行,如此生动、如此形象地“活”了起来。此外,盛行于其他一些历史剧中的“权谋”“厚黑”等元素,也被《清平乐》最大限度地进行了过滤或转换。
    其次,我国诗词歌赋与琴棋书画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这一点在剧中获得了强有力的呈现。宋代是我国文化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之一,而这也成为《清平乐》表现的主旋律。一方面,作为一部历史剧,《清平乐》第一次为我们展现了隶属于宋朝这个特定时代的一些最具标志性的文化名家,而且他们每一个人都性格鲜明,栩栩如生。晏殊的智慧、韩琦的忠言、范仲淹的耿直、欧阳修的洒脱、夏竦的圆滑、苏轼的才情……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诸如徽柔与怀吉弹箜篌吹笛子的琴瑟和鸣,晏殊多次抚琴吟诵的文化气韵,才子佳人随处可见的闲情雅致,文人在日常交往和朝堂议政时的引经据典,无不彰显出宋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风貌。
    另外,《清平乐》还以高度的艺术真实全景式再现了宋代标志性的民间文化。如果说文化名家及其朝堂议政展现的主要是宋代的主流文化和上层文化,那么《清平乐》对宋代一些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的表现同样精彩。比如,作品对以“蜜饯果子”为代表的宋代饮食文化的刻画就颇为耐人寻味。作品透过宋仁宗用蜜饯果子孝敬母亲、李玮用蜜饯果子表达对徽柔的爱意、怀吉一家靠制作蜜饯果子维持生存三个具有内在逻辑的情节,形象地描绘了宋代民间关于蜜饯果子的制作工艺、配料配方、风味品质及市场状况。此外,作品对宋代糕点、烧饼等美食也作了精致的再现。可以说,这些情节设计既展现了宋代饮食文化的瑰丽图景,又生动描绘了宋代的芸芸众生相。
    剧中对宋代酒肆文化的呈现也令人拍案叫绝。官家和皇后常喝的“桃夭”“墨曜”和“瀛玉”,展现的是宫廷御酒文化的风采;而苏子美等文人墨客在酒肆或送别之际“斗酒”“斗诗”“逗乐”等一系列场景则反映了宋代士大夫阶层的酒文化。再加上对酒楼、酒馆等特定环境的描写,对市井百姓之间的日常酒文化的点缀,《清平乐》称得上一部了解宋代独特的酒文化的生动教材。
    第三个方面是对一些代表性的宋代民间游戏文化的生动刻画。如对宋代市井盛行的女相扑运动的呈现就趣味盎然。另外,我们从曹评教徽柔的捶丸游戏上,看到了现代高尔夫运动的影子;从儿童玩的蹴鞠上,看到了现代足球运动的渊源;还有承载思念的宋代风筝、徽柔与玩伴玩的陀螺等,如此多样的民间游戏文化向观众立体地展现了一幅宋代人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
    剧作对宋代服饰文化的展示也同样引人入胜。宋仁宗身穿的红色袍服和冠帽,是宋代皇帝独配的服饰;朝服腰间配饰的材质也有所区别,皇帝佩戴玉饰,而群臣是金银材质;皇后册封时的袆衣与九龙四凤冠也真实还原了宋代的宫廷服饰风貌。这些做工考究的服饰设计,不仅是对独具特色的宋代服饰文化风格的精准再现,也彰显出宋仁宗时期服饰穿着上特有的朴素清新之风。
    上述一系列对宋代特色文化的浓墨重彩呈现,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恢宏气势和迷人风采。
    老问题:宏大叙事的审美气度仍有欠缺
    尽管《清平乐》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作出了一些弥足珍贵的创新和开拓,但客观地说,它依然存在着历史剧创作中经常被诟病的“老问题”。
    第一,《清平乐》并没有完全跳出“宫斗剧”的窠臼。“宫斗剧”之所以为人所诟病,主要是因为这些素材和情节严重违背历史真实和人性真实的逻辑。这类创作不过是借助于“宫斗”这个噱头,或者凭空杜撰离奇的后宫故事和人物性格,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或者诉诸解构历史、恶搞历史,有意无意地传播充满负能量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正是从这层意义上讲,《清平乐》中的后宫戏仍然有某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作品对曹丹姝、苗心禾、张妼晗三位后妃围绕争宠而发生的一系列复杂而尖锐的后宫斗争的叙写,这样的情节设计总体来看都是违背历史真实的主观想象。再如,《清平乐》对主人公之一徽柔公主的性格设计也同样不符合历史逻辑,是一种艺术虚假。
    第二,对重大历史事件缺乏宏大叙事的审美气度。《康熙王朝》《大秦帝国》《汉武大帝》等一些优秀的电视剧都是因为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诠释而显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而《清平乐》在此方面则不尽如人意。《清平乐》的主人公宋仁宗是一位在历史上励精图治、颇有作为的帝王,他为宋代璀璨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这样一位历史人物,电视剧本应该深入挖掘一些与其相关的标志性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用宏大叙事来全方位展现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但剧作缺少这样的艺术匠心。作品固然重点叙写了“庆历新政”“科举改制”“西夏平乱”等重大历史事件,但它采用的是碎片化的叙事手法,很难呈现出这些重大事件的详细决策和具体实施过程。因此看过之后,很多观众对这段特定历史的发展脉络并没有获得深刻的认识。
    另外,作品对一些重要的文化巨匠都进行了刻画,这也的确是作品的一个较大的亮点,但从整体上看,我们对这些人物的政治身份的认知多于对其文化身份的了解。比如,我们对范仲淹、韩琦、欧阳修、晏殊、苏轼、苏舜钦等人,印象最深的是其科举、晋仕、从政的情况,而对他们各自独一无二的文化贡献和文化修为则所知甚少,甚至都没有超出一般历史教科书的范畴。如果这部电视剧能够紧紧把握住这些文化大家的文化身份,并加以深入挖掘和演绎,特别是揭示出他们的文化命运和独特贡献,那么我们所收获的将是一份更加丰厚、醇香的文化大餐。这也是当代历史剧创作中特别是在历史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特别值得思考的另一个重要命题。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