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观点 >

【文萃】百年中国美术通史学科发展概述

http://www.newdu.com 2020-11-04 未知 陈池瑜 参加讨论

    美术史是人文学科之一,是记录美术家美术作品,揭示美术发展变化规律及研究美术的形式、风格演变过程的学科。中国美术史学滥觞于汉代,展开于六朝,完善于唐宋,在元明清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国美术史的写作,早期由书法史拉动绘画史,由书法史而开中国美术史写作之先河。但有一个问题,即在中国古代发达的是画史、画评、画品和书史、书论、书品,基本上都是将书法与绘画分开来写作。尽管宋元文人画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或者以诗入画,但诗书画结合主要表现在诗书画创作中,在绘画史写作中有时也有著者将题画诗或题跋文字记录在画史中,并不是将画史与诗史综合写作。所以在20世纪之前,中国美术史写作主要是书法、绘画、工艺等门类史分别写作。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和向西方学习的浪潮兴起,西方的艺术观念、美术和美术史的概念也传到中国。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兴办美术专门学校,如1912年开办上海美专,1918年开办北京美专,1920年开办武昌艺专,1923年开办苏州美专,1928年开办杭州艺专,这些美术高等院校开办,一方面培养绘画(包括中国画和西画)、雕塑、工艺美术创作及美术教育人才,另一方面传播美术观念,促进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研究。
    进入20世纪后,中国的美术史学开始向现代转型。20世纪中国的美术史家一方面继续向古代已经形成的书画史研究传统学习,另一方面也开始吸收西方和日本的美术史研究的观念和方法。在20世纪初期,中国学者开始研习和翻译欧美学者的中国美术史著作,参考他们编撰中国美术史的体例框架和著史方法。同时,学者们开始自己编撰中国美术史,其突出成就主要表现在中国美术通史和中国绘画通史写作方面。用通史形式编撰的中国美术史著作,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为适合高等和中等美术教育需要编写的教材,一类是研究专著,另一类是简史。
    我国第一部用“美术史”命名的著作是姜丹书写作的《美术史》。这本《美术史》经教育部审定,191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作为师范院校本科三四年级图画科教科书,全书分上下两编,是一本带有纲要性的中西美术史简明教程。为了补充教材内容,1918年由商务印书馆又出版了姜丹书所著《美术史参考书》。这本《美术史》的编写方法有自己的特点:上编为中国美术史,下编为西洋美术史。“中国美术史”部分用分类而不用朝代编年的方法编写,全编分为建筑、雕刻、书画和工艺美术四章。而“西洋美术史”部分则按历史时期分章,分为上世期、中世期和近世期三个时期共九章。这两种分类和分期的编写方法,成为此后编纂中外美术史最常见的基本方法。此外,姜丹书将书法和绘画合为一大门类,将瓷器等在工艺美术部分给以重要位置,这都显示中国本土美术的特殊性,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在中国美术通史研究专著中,还有叶瀚编的《中国美术史》,1924年由北京大学排印出版,分三册线装。全书分三编,即图画史、雕刻史、雕塑史。由王云五主编的“百科小丛书”中,有滕固的《中国美术小史》,192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建立了中国美术史的大致框架,在中国美术史分期上,首次分为四个时代:一、生长时代,论述中国美术的发生,从先秦直到秦汉。二、混交时代,即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输入后与中国艺术相交“生出异样的光辉”。三、昌盛时代,即隋唐、五代至两宋,此时为中国美术的黄金时代。四、沉滞时代,即元、明、清三代。这种分期法将我国历史发展的演变过程,同中国美术发生、发展、盛衰的变迁统一起来,具有创新意义。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中国艺术史家开始尝试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美术史,代表人士有李朴园和王钧初(胡蛮)。李朴园于1931年出版《中国艺术史概论》,该书内容包括雕刻、建筑、绘画等造型艺术史,实际上是一部美术史。作者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唯物史观,并以文化传播说为补充,这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另一位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研究中国美术史的美术史论家是胡蛮(1904—1986),原名王钧初。1934年他以王钧初署名的《中国美术的演变》小册子由北京文心书业社出版。该书试图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观作指导来研究美术史,例如对艺术起源于劳动的阐述等。他的另一部影响颇大的《中国美术史》,是他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任美术史教员时写作的。该书1942年由延安新华书店出版,1948年又由吉林书店修订再版。1950年再由上海群益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分十二章,从原始社会论到1940年。该书首次在中国美术通史的研究中,运用毛泽东主席有关文艺的思想作指导,认为文艺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新文艺,预示着中华民族文艺复兴的伟大的开端!本书的最后一章“现代的中国美术”(从1912年至1940年)中,对当时中国美育思想与美术上的诸流派,对左翼革命美术运动、抗战美术都分节作了论述。对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对鲁迅的美术活动,对左翼美术运动都作了充分的肯定和很高的评价。这是美术史研究中的新观点和新成果,对新中国建立后的中国美术史研究产生了一定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各美术院校需要开设中国美术史课程,需要编写中国美术史讲义。此方面的工作,中央美术学院的王逊做出了很大成绩。他于1956年编写了《中国美术史讲义》,并铅印一千本,在各院校内部流传参考。1986年经王逊的学生薄松年、陈少丰校订,并补充明清有关部分内容,1989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王逊的这本《中国美术史》。此书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四大类,按历史时序和朝代编写,特别重点介绍历代雕塑成就,并将无名氏美术作品如壁画、木刻等民间美术补充进来,形成特色。
    进入80年代后,学者们根据考古发现新出之美术史材料,在中国美术史教学和研究过程中,对相关问题思考更加深入。开始准备文献和更多资料,扩充中国美术通史的规模,编写更加完备的中国美术通史,推动中国美术通史学科向前发展。李福顺长期在首都师范大学从事中国美术史教学工作,20多年中其讲课讲义几易其稿,并在此基础上编撰近百万字的上下两卷本《中国美术史》,2000年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中型的《中国美术通史》,也是个人独著规模最大的一部中国美术通史,内容包括雕刻、建筑、工艺、书法、画史画论、中外美术交流等。该书在编写中以论带史、史论结合,从审美差异探讨不同时代美术的特征,突出各个时代的重点,如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突出石窟艺术,五代和宋代突出山水画和文人画,提出隐士性格是中国山水画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品格等观点。该书是中国美术通史研究的新的收获。
    80年代美术史论家开始构建大型中国美术通史体系,以期更全面反映中国美术的丰硕成果,同时这也是中国美术史学科发展的需要。著名美术史家王伯敏从80年代初开始组织团队,主编8卷本《中国美术通史》,于1987年至1988年由山东教育出版社陆续出版。该著体系庞大周全,是中国美术通史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80年代初,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美学家美术史论家王朝闻任总主编,邓福星任副总主编,成立《中国美术史》编辑委员会,申报国家重大项目《中国美术史研究》,获批“六五”“七五”“八五”国家重大项目,由一批中青年美术史论工作者参与编撰,经过近百位专家十多年辛勤工作,2000年由山东齐鲁书社和明天出版社共同出版,即12卷本《中国美术史》。2011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总主编王朝闻深刻分析中国美术的多元性多层次性,认为美术史家的特殊使命,是要揭示过去的美术现象以及与美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其他诸因素,揭示美术发展过程中的继承与更新的关系,揭示偶然性中的必然规律,主张用社会学、哲学、美学、伦理学、民族学、民俗学以及宗教学、心理学等方法和知识来研究中国美术史。这些观点富有创造性。建构新的中国美术史学理论与方法,是中国美术通史研究的重大收获,标志着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美术通史研究达到的新的高度。
    从1917年出版姜丹书的《美术史》,至今已百年有余,中国美术通史学科经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从创立到发展,逐步建立起具有民族特征的中国美术通史体系,并基于中国书画、工艺美术、雕塑艺术和建筑艺术的特征以及审美观念和文化特征,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产生独特的史学观点和研究方法与著述方法,使这一学科不断成熟和发展,在我国艺术史学科中成果最为突出,在世界艺术史学科中也占有独特的位置。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题《百年中国美术通史学科的发展与著述特征》,《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网 胡子轩/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