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教授段宝林在《民间故事的新生命》中说:“(民间故事)有两种版本,科学版本要严格地进行忠实记录,不能随便改动;而文学版本则可以进行适当修改,甚至可以进行改编...
《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4期发表赵书峰文章《冀北丰宁“吵子会”音乐历史与发展语境研究》。“吵子会”作为中国北方的一种区域性民间乐种,同时也属于一种跨族群(满、蒙、汉...
《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3期发表杨晓林、戚雯悦文章《2016年国产动画电影创作综论》。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外合拍片的探索成绩可喜,但类型套路落入窠臼,故事内...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张骞由匈奴人甘父作向导,率领百多人从陇西出发,“凿空”西域之后,贯通了丝绸之路,不仅使中原与西域的贸易之路繁盛于先秦的商道,而且在这条商道之...
《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4期发表胡智锋、邓文卿文章《中国电视类型节目的新探索——以朗读者为例》。2017年开春,《朗读者》甫一推出,立即引发了荧屏内外热切的关注,迅速成为...
内容提要:在中国话剧史上,赵清阁堪称成规模、有系统、高质量地改编《红楼梦》的第一人,在“红楼”戏剧改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再创造过程即研究过程”、“从人物出...
【内容提要】接受美学是西方20世纪后半叶的文学研究学派,电影接受美学有自身独特的方法论脉络。雨果·闵斯特伯格首先揭开了电影接受美学研究的序幕,强调观众的知觉和心理幻觉...
《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4期发表庚钟银文章《批评与选择——电视文艺传播的道德接受》。电视文艺传播回避不了道德责任,电视文艺传播的道德责任不只在于传者,也在于受者。批...
《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4期发表刘建文章《古典舞的民族化协商》。作为民族国家身体文化与审美的标识,无论是单一民族还是多民族,都会在古典舞的建构中进行民族化的定位,或...
范曾在《“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想起的》一文中提到:“‘不似似之’也正是一种现实主义的看法,由于画家所描写的是现实中的典型事物,它必然具有一般事物的普遍特征,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