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私家园林:昆曲兴盛的文化空间(3)
时间:2024/11/28 03:11: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作者:王美诗 点击:次
私家园林见证昆曲的发展变化 昆曲诞生后,明清私家园林一直作为其表演、传播、革新的场所。昆曲的每一步发展都在这个空间里得到了见证。 其一,明清私家园林见证了昆曲的流布传播。昆曲在全盛时期流传到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厅堂、庙台、职业戏场等几乎所有的娱乐表演场所。仅从私家园林来看,昆曲的传播存在着这样一条轨迹:以昆山、苏州为代表的江南“文人园林”为发端,分别北进和南下,北进流布到以扬州、泰州、南京为代表的“富商园林”和北京的“权贵园林”、“文人园林”里,南下流布到浙江杭州、嘉兴等地的私家园林里。传播遍及明清时期南北主要发达城市。 其二,明清私家园林见证了昆曲雅化和俗化的历程。由于昆曲在明清私家园林里充分汲取着文人给予的养分,从诞生伊始就呈现出典雅、精致、清丽、梦幻的风格,发展到明末清初,这种风格更强烈地表现在园林舞台上。阮大铖家班的昆剧表演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阮大铖是明末著名戏曲作家,他的戏剧文风辞情华赡、文采飞扬,力追汤显祖典雅一派。据《陶庵梦忆》记载,他的家班表演“与他班孟浪不同”、“与他班卤莽者又不同”。他严格要求家班在表演他的剧本时要细腻到位,尽力使演出的语言、演唱风格更加典雅。再如客居金陵的徽商吴琨,也要求家班表演尽可能一字不漏地遵循汤显祖的剧本。 昆曲在园林里雅化的同时,也没有停止融入民间的脚步。生活在园林里的士大夫敏锐地注意到昆曲在市民阶层中产生的细微变化。他们并没有以文人的清高排斥和贬低昆曲“市民化”、“俗化”的倾向。以沈璟为代表的戏剧理论家,甚至通过自己家班的表演实践和与曲友观摩表演的体会,提出了具有市民化立场的戏剧理论。他在“属玉堂”中提出“本色”、“合律依腔”等戏剧理论,并创作了《义侠记》、《博笑记》等剧作,体现出通俗化、市民化的气息。在他的带动下,“吴江派”、“苏州派”等昆曲剧作家纷纷创作迎合市民审美趣味的剧本,从而使昆曲的观众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开创了深宅大院、粉墙黛瓦之外的另一片新天地。 “艺术是相通的”,园林的营造活动也为昆曲的理论建设提供了思路。通晓造园、昆曲、饮食、养生、小说等多门艺术的奇人李渔,曾先后建造了伊园、芥子园、层园,还为朋友贾汉复、龚鼎孳建园出谋划策。他受造园思路的启发提出了戏剧创作的“结构说”,填补了中国传统戏剧理论的一大空白。受他的影响,王骥德在《曲律·论章法》中明确提出“作曲,犹造宫室者然”。 综上而观之,笔者认为保护昆曲可以适当发挥园林的文化空间作用。曲、园不分家才能展现较为原生态的文化面貌、传达更真实的历史信息,才能帮助现代人更好地解读“文人戏”——昆曲和园林的文化特征及精神实质,对可持续地保护、发展昆曲发挥积极作用。若将现存明清私家园林和昆曲联系起来,进行统筹保护,将是既有文化意义又有经济效益的举措。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