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舞蹈学 >

乐舞化“风”——论汉代乐舞美学思想之“乐治”


    【内容提要】“乐治”是指由于乐舞的道德感化力量促成了社会的安定和谐而引起的对“治”的快乐,是汉代乐舞审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春秋战国沿至汉代的乐舞享乐之风导致的官乱民散,汉儒特别强调乐舞在社会教化方面的意义,他们的这种深信不移,归根结底是因为乐舞与人情、人性、人的生命密切相连。
    【关 键 词】乐治/乐舞/教化
    【作者简介】袁禾(1956-),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舞蹈史研究,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系,北京100081
    中图分类号:J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180(2010)03-0083-05
    汉代乐舞思想是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充分继承了先秦乐舞思想,并且大大丰富完善了先秦儒家乐舞美学理论。尤为重要的是,汉代人将“乐”视为天地精神的象征,更加深入细致地阐发、论述了礼乐与天地乾坤的关系,对整个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班固(32-92)《白虎通义·礼乐》云:“乐(乐舞)者,乐(快乐)也。”在这里,班固表达了与《礼记》之“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同样的意思,指出乐舞能给人带来快乐。乐舞引起的快乐是一种审美快感。中国古人习惯于用“乐”(快乐)来概括其美感体验和喜悦之情,如:“治世之音安以乐”、“钟鼓干戚,所以和安乐业”[1]、“耳知其乐也”[2]……可见,“乐”(快乐)是中国思维、中国文字对审美快感的表述。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人就将人情之“乐”(审美快感)做了三种层级的分类,只是在提法上与西方美学之谓“审美快感”不同而已。西方也有把审美快感大致划分为三个层次的:一般快感、痛感和深层的快感。[3]中国汉代学者则将不同的审美快感称为“小乐”、“中乐”、“上乐”。汉代道教的经典著作《太平经》有记:“乐(乐舞),小具小得其意者,以乐(快乐)人;中具中得其意者,以乐治;上具上得其意者,以乐天地。得乐人法者,人为其悦喜;得乐治法者,治为其平安;得乐天地法者,天地为其和。”《太平经》将“乐”(乐舞)分为小、中、上三个层级并分别对应“悦喜”、“平安”、“和”三种美感体验,而此三种美感体验又来自对“乐”的“得其意”和“得其法”。“得其意”指对乐舞的感知理解,“得其法”指获得其美感的途径。三种美感相对应的境界由低到高分别为乐人、乐治、乐天地。“乐人”,是使人快乐,“乐人”之乐是单纯的娱乐快感,悦喜而已,此乃美感的初级层面;“乐治”,指快乐于乐教形成的人心向善和社会得到治理,这是从心理上获得的一种平安之乐、顺达之美,属于中级层面的快感;“乐天地”,是快乐于天地有序、神人以和,天地人融融乐乐、精神相交,这是中国美学所讲的审美快感的最高层面,是乐舞追求的最高境界。在这一境界,乐舞已不再停留于娱乐、教化的功利目的方面而进入了审美与哲理的层级。
    不同的乐舞引起不同层面的快乐。故审美快感的“三乐”分别指“女乐(乐舞)”及自娱乐舞之“乐”(快乐)、“礼乐”之“乐”和“天乐”之“乐”。“礼乐”之“乐”在西周以后,随着春秋战国的“礼崩乐坏”,在一般意义上仅存在于理论中;“女乐”之“乐”从上古一直延续到清末;“天乐”之“乐”数千年来都是中国人理想中的追求。“三乐”形成“三境”,即:
    乐舞达“欢”——乐人——初境
    乐舞化“风”——乐治——中境
    乐舞载“道”——乐天地——上境
    在此主要探讨中境——“乐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