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美术学 >

中国书法的哲学基础与文化特质——宗白华书法美学思想及其学术意义重审(3)


    三、空间、节奏与中国人的宇宙观
    宗白华将“空间意识”作为对比中西哲学、艺术差异的最佳视角,因为空间意识可以折射不同文明的宇宙观,“空间感的不同,表现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阶级,在不同的经济基础上、社会条件里不同的世界观和对生活最深的体会”(17)。塞尚在空间表现上的实验成为西方现代艺术变革的重要标志,“现代书法”兴起后,空间也逐步成为当代书法理论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宗白华指出,书法最能体现中国人时空合一的宇宙观和生命意识。中国书画都是在二维的空间体现三维(立体)乃至四维(心理体验与联想)空间的艺术。一般认为,书法空间是由字内和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空隙构成的,但书法空间性质的真正特殊之处在于用笔的复杂运动带来的三维空间感(18)。宗白华称之为“力线律动所构的空间境”。这不同于西方几何形线的静的透视空间,而是由生动的点画节奏趋势以引起的秩序感觉(19)。因此,不能仅仅从点画形象本身来解读书法,更重要的是探求点画所引起的各种审美联想(境)。
    中国书法中的空间形式是节奏化、音乐化的。宗白华指出,中国字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品,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二是中国人用的笔(20)。书法的基础是汉字,汉字最初是象形的,但随着汉字不断地发展演化,直接的摹物象形逐渐向抽象的符号化发展,与之相应,字的书写(书法)也逐渐从模拟“物形”转向表现“物本”——生命节奏,从对自然万物和宇宙生命的外在形态的描摹转向对其内在精神的表现,从外在“形质”的刻画转向内在“神采”的捕捉,从外在力量的表达转向内在节奏的暗示,从字形结构的准确、规范(写字)走向情感意志和精神的自由宣泄(艺术)。故艺术形式之最后与最深之作用,“就是它不只是化实相为空灵,引人精神飞越,超入美境。而尤在它能进一步引人‘由美即真’,深入生命节奏的核心。世界上唯有最抽象的艺术形式——如建筑、音乐、舞蹈姿态、中国书法、中国戏面谱、钟鼎彝器的形态与花纹——乃最能象征人类不可言不可状之心灵姿式与生命的律动”(21)。通过变化莫测的毛笔,抽象的点画具有了外在的筋骨血肉和内在的气韵神采,变成了鲜活完整的生命体。一切艺术都以音乐为指归,点画、形式要体现出自然万象之节奏,“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22),这是对物象的暗示与联想。点画、形式与情感意志、社会秩序共节奏,这是通过书法展开的人格化联想。然而这还不是最高的层面,在宗白华那里,中国书法节奏的至高体现是符合宇宙法则——《易经》哲学中的时空节奏。正是这种节奏使书法空间脱离了单纯的形式法则,进入到形而上的境界。书法之难,正在于每笔下去同时要体现形象、空间、节奏、情绪、氛围、意境和形而上之道,看似至简至纯的点画,却要求能激发无限的想象,符合人们对天理世界的冥想。
    宗白华认为,中国书画“时空合一”的境界源于古人的生命体验。古人把“时间”的“动”的因素引进了“静”的“空间”之中,秦汉“四时自成岁”之历律哲学,体现了四时(春夏秋冬)之序与四方(东南西北)之位的合奏。古人拿音乐的五声配合四时五行,拿十二律分配于十二月,“时间的节奏(一岁,十二个月二十四节)率领着空间方位(东南西北等)以构成我们的宇宙。所以我们的空间感觉随着我们的时间感觉而节奏化了、音乐化了!画家在画面所欲表现的不只是一个建筑意味的空间‘宇’,而需同时具有音乐意味的时间节奏‘宙’。一个充满音乐情趣的宇宙(时空合一体)是中国画家、诗人的艺术境界”(23)。中国书法形式的变革也与人们居住和观赏的空间转变有关,从案头走向壁上(明代),从书斋走向展厅(20世纪),再从实体走向虚拟(画册、网页、影视再现等),这些空间场景的变化也深刻地影响着书法的表现形式和审美习惯。独特的时空合一观念和“游”动的观照视角,使中国人创造了册页和卷轴等书画形式,它们在摄影、摄像技术发明之前,堪称伟大的视觉创造。徐徐展开的手卷,既是空间的移动、铺展,如变换的镜头在推进、拉远、聚焦、变焦;又是时间的伸展,历史、现在、未来在这里展开,聚散离合在这里上演。时空合一的节奏感,使中国的卷轴书画成为了表现中国人宇宙观和民族心灵的典范。
    尤其是通过对《易经》“乾卦”、“鼎卦”和“革卦”的分析,宗白华阐发了中国人时空观念与西方哲学的“几何空间”、“纯粹时间”之根本区别。宗白华指出,“鼎卦”《象传》曰:“君子以正位凝命”,“正位凝命”四字非常关键,“正位”是空间,“凝命”是时间,“人之行为鹄的法则,尽于此矣。此中国空间意识之最具体最真确之表现也。希腊几何学求知空间之正位而已。中国则求正位凝命,是即生命之空间化,法则化,典型化。亦为空间之生命化,意义化,表情化。空间与生命打通,亦即与时间打通矣”(24)。中国人的时空意识背后浓缩了深刻的伦理观念、政治理想和人生态度,与西方哲学和艺术中的时空观存在明显的差异,“我们的空间意识的象征不是埃及的直线甬道,不是希腊的立体雕像,也不是欧洲近代人的无尽空间,而是潆洄委曲,绸缪往复,遥望着一个目标的行程(道)!……中国人于有限中见到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他的意趣不是一往不返,而是回旋往复的”(25)。中国古人理解的时间不是现代人所理解的直线型,而是一个永恒复返的圆环(空间),没有开始,没有终结,生命永远在行进着,转换着,深化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就是中国人特有的生命境界。
    当代书法理论喜欢运用完形心理学的“异质同构”理论来阐释书法形式的审美原理,认为书法空间审美意识源于书法结构与物理力学结构之间存在着一种同构性,而宗白华是用“同情”、“通感”来解释书法与情感、宇宙之间的关系的。人与自然、宇宙之间是“感而遂通”的关系,而不是主客对立的关系,用“同情”、“通感”的思维去对待宇宙万物,人生遂处处充满了诗意。因为体现了人与宇宙这种“同情”和“通感”关系,中国古典艺术便不再是一种平面的形式空间,而是层层深入的灵韵境界。也正是这个原因,宗白华喜欢从“意境”的高度来谈“形式”,称书法形式体现的是一种“空间境”,强调形式所生发出来的层层深入的心灵蕴涵,对于书法形式不能做平面的理解,而应该看到经典的书法作品是一种深层的精神创构,具有一种强烈的召唤力量,它能唤起积淀在观者心灵深处复杂的文化记忆、心理感受和生命体验,使观者迅速地从单纯的形式感中脱离,进入到一个充满历史感的文化对话和情感交流境域。因此,理解书法的前提是理解中国文化,观者必须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生命体验,加上大量的艺术鉴赏和文史知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