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成本仅为10万美元的《圣殇》令韩国导演金基德在沉寂4年后,手捧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高调回归。一度隐退的金基德重拾信心,希望借此片叩开韩国本土电影市场。然而,《圣殇》在韩国上映后的惨淡票房,及其在韩国本土最有影响力的大钟奖所遭到的冷遇,使金基德的希望再次破灭。 人们不禁发出疑问:《圣殇》在欧洲赢得了电影界“最高荣誉”,为何却在本土市场遭遇滑铁卢? “东冷西热”怪圈难解 金基德自嘲被家乡人看作“在欧洲有名的导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欧洲人对于电影的艺术性有着一贯追求,对于小成本电影的接受能力较强。尤其是威尼斯、戛纳等著名国际电影节,更注重影片故事背后对人性的思考,而不是商业吸金能力。如今,各大国际电影节更是越来越多地关注小成本电影的发展,采取启动扶持项目、集中放映、优先考虑等措施为更多的新人、新作提供展示机会。而在韩国,主流电影多为“爆米花电影”,观众喜爱的电影类型也较为单一,明显偏爱表现家庭与爱情主题的影片。因此,《圣殇》在韩国本土最终还是“水土不服”。 此类现象在亚洲地区较为常见,造成了小成本电影“东冷西热”的现象。除了《圣殇》,由中国导演贾樟柯执导、获得63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三峡好人》,由日本导演黑泽明执导、获得第8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罗生门》等作品,在欧洲甚至北美市场上也都获得了极大程度的肯定,也使这些导演在西方名声大噪。但在原产国,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地票房惨淡。 影院外生存更多是赚口碑 一部影片拍摄完成后,按常理应该是进入影院等主流发行渠道。然而,让院线不考虑票房去播映小成本影片终究是不现实的。大型制片公司对主流发行渠道的控制,也使小成本电影的生存空间变得异常狭窄。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朱新梅表示,目前,国内每年500余部故事片中有半数以上是小成本电影,很多都因为缺乏宣传资金和院线支持而丧失与观众见面的机会。 “如今,许多导演只能想办法让电影艺术在影院外生存下去。”一位年轻导演说。比如展卖、电影频道收购、音像版权收购是现阶段国内小成本电影的普遍做法。在他们看来,这样做或许会赔钱,但重要的是可以让观众看到并关注他们的作品。这与金基德的想法如出一辙:“要让观众们意识到,除了那些在多功能影院看到的商业电影,还有很多高质量电影的存在。只有当人们意识到我们的存在,我们才可能有机会拍出更多这样的影片。” 据了解,在美国,已经有人创建了专门播放小成本电影的社交类网站,该网站与小成本电影的制作人保持互动,观众则可以通过该社交网站结成爱好者群体,集中点播他们想看的小成本电影。 不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指出,在互联网上会发现不少电影在网络上具有良好的口碑,但这还未很好地转化为相应的实际票房。 定位精准也吸金 当然,人们也看到,一些定位精准的小成本电影做到了鱼与熊掌兼得。如曾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的《孔雀》就顺利通过了中国本土观众的考验,创造了上映10天票房400万的文艺片“奇迹”。 印度励志喜剧《三傻大闹宝莱坞》遵循着“宝莱坞大片重国际市场,小成本电影重本土观众”的原则,抓牢印度观众对关注社会问题的心理,用巧妙而轻松的方式体现了对印度填鸭式教育的思考,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 在人们关注较少的非洲电影领域,一个电影年产量超过好莱坞、每年营业收入在2亿到3亿美元之间的“诺莱坞”已成为尼日利亚的招牌。绝大多数“诺莱坞”电影成本低廉,一部电影成本约1.5万到2.5万美元,通常以爱情故事、日常生活、信仰的冲突与和解、魔法巫术等题材为主,虽然很难在国际市场上露面,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其在非洲的受欢迎程度。其原因在于,在西方电影中,非洲总是被打上“贫穷”“饥荒”“艾滋病”的烙印,非洲人渴望用自己的方式来讲述故事。“诺莱坞”电影正是秉承着非洲本土的黑人文化特色,满足了“多部族、多文化、多语言”的尼日利亚国情。
责任编辑:紫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