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观点 >

多元语境中研究戏曲艺术


    20世纪,西风东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走向,它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分化和影响也是史无前例的,中国思想文化界的林林总总都是基于这一背景,传统思想文化经历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质疑甚至颠覆。这种碰撞、侵入、交集和混溶也构成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的基本命题和旋律。
    各种思想文化纷至沓来的同时,与之相伴的是中国人和中国思想文化的“走出去”,许多知识分子近赴日本,远赴欧美。他们携着几千年文明精神余脉,亦具气度,为他人所不敢忽略,平添几分景仰和尊重。所以,20世纪是中西方的互动和交流,虽然西风强劲,却不是一面倒,中华思想文化的魅力不仅创造了人类历史昨天的辉煌,即便近代以来的走低和西风强势,依然不能漠视和打倒它,经历过这种多元文化的兼收并蓄,中华文化有着更灿烂的未来。中国思想文化亦源源不断在这一时期远赴他国,但这种彼强我弱的不平衡之势,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人对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理解。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多姿多彩,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最形象和生动的代表,近代以来在花部地方戏基础之上形成的京剧又被称为“国粹”。称京剧为“国粹”固然过于溢美和提纯,但如果是强调其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则十分恰当。
    中国戏曲的古典性与文学性是其早先被译介和传播到海外的主要原因,这一层面的交流和研究是许多文学、戏剧学者所关注和热衷的重点。而另一不争的事实是,近代以来作为舞台艺术的戏曲之海外演出和传播亦较为频繁,不少国家都留下了中国戏曲不同剧种不同的旋律和风采。
    最具影响意义的自然是梅兰芳之访日、访美、访苏,这三次访演,不仅对梅兰芳、对中国戏曲有着全新的意义,而且,对世界戏剧交流和发展尤其是对中西方戏剧交流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而成为20世纪世界戏剧史发展和传播的重要事件。
    戏曲海外演出和传播是这一时期重要的事象,梅兰芳三访达到了这种演出和传播的最高境界,但置于历史和文化语境中系统和全面地认识、解读,并能够得到归纳则更具关系意义和整体价值。江棘在其《穿过“巨龙之眼”:跨文化对话中的戏曲艺术(1919—1937)》中就尝试和践行了这样一种目标和目的。时间范畴为1919年到1937年,以梅兰芳首次访日和全面抗战开始分别为起止标志点,江棘认为 “这是中国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艺术主动寻求与海外交流对话的自觉期,同时也是高潮期”。这种自觉期和高潮期也决定了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选择所具有的意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