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观点 >

由《聚焦》看奥斯卡电影评价体系


    2016年奥斯卡金像奖把最佳影片再一次授予了由墨西哥人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导演的现实主义影片《聚焦》,这不由得使人再次聚焦奥斯卡奖和好莱坞电影创作之间的主要关系。这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如何从电影制作的角度来启迪并鼓励中国电影的创作及传播。
    举世瞩目的奥斯卡奖每年都会如期进行。当众多奖项花落有主的时候,各种惊艳与惊喜,很多眼泪与欢笑,都会日渐减退乃至消逝。但是,奥斯卡奖外在的或潜在的影响力却不会很快消失,尤其是它评奖的主要价值标准所具有的标杆性影响力,确实不可小觑。
    奥斯卡奖在其并不短暂的88年历程中,确实已经形成了属于它的基本评价体系和主要道德标杆。现在看来,如果说好莱坞电影创作确实更多关注社会需求等诸多要素的话,那么奥斯卡评奖则较多关注电影制作的倡导与鼓励。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且积极互动。
    作为一个可以被称之为评价体系的对象,奥斯卡评奖确实有不少内容可供我们去关注和研究。2010年第8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中,《拆弹部队》战胜了在全球呼声很高的超级大片、票房巨霸《阿凡达》,再一次理直气壮地将源于好莱坞而高于好莱坞的奥斯卡奖旗帜高高地飘扬在好莱坞这个世界电影大都会的上空。奥斯卡奖对于电影的现实关切,也常常超过对于电影艺术成就的赞美,比如《国王的演讲》就压倒了之前在专家领域呼声特别高的《黑天鹅》和接美国社会地气而广受欢迎的《社交网络》。奥斯卡奖也常常鼓励思想、艺术层面反思、创新的作品来努力实现推陈出新,于是第6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就让一部另类西部片《与狼共舞》挤走了在好莱坞积淀深厚的《教父Ⅲ》。当然,奥斯卡奖也一定会不时地嘉奖电影票房相对较好的好莱坞影片,所以,当美国电影史上拍摄时间最长的《少年时代》在荣获2015年金球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三项大奖后,还是在奥斯卡舞台上有点令人意外地输给了票房收入相对较高的《鸟人》。奥斯卡奖事实上一直比较钟情好莱坞也经常选择现实主义电影创作。因此,1992年第64届奥斯卡把最佳影片颁给了《沉默的羔羊》之后,在美国本土和世界很多国家地区都出现了不少负面评价,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和理由,就是认为该影片对社会现实生活的价值导向有问题。客观地说,就影片艺术表达和观赏性而言,《沉默的羔羊》确实毫不逊色于当年所有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影片,但是它作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应该具有的对社会现实的价值导向,确实相对有所欠缺。
    一直以来,好莱坞似乎从来不回避自己具有喜欢并能够造梦的爱好与能力,也经常用高投入、下工夫来讲述过去或未来都可能没有实际发生的故事,不遗余力地营造梦幻般的旖旎场景来给观众提供空前的视觉盛宴,还有电影公司乐于将自己命名为“梦工厂”。与此同时,奥斯卡金像奖也总是特别倡导非大制作的现实主义创作,这次总投入只有两千万美元的《聚焦》及其获奖,显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能够又一次引导人们聚焦于非大制作的现实主义电影创作。
    关于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话题,在国内电影学界、业界和市场,似乎关注度不够。不过,《聚焦》的示范效应却非常有价值,也很有影响力。《聚焦》的开篇字幕是:“根据真实事件创作。”这毫无疑义地告知观众,它是一部严格的现实主义影片。值得指出的是,看过这部影片的人都能感受到,它作为现实主义影片的属性及特征,似乎并不主要在于它片头字幕的开宗明义,也不在于它片尾那一长串完全经得起查证核对的人名或地名,而在于它仿佛如“直接电影”般的生活现实扑面而来。两个多小时的影片,似乎没有特别的叙事技巧,没有明显的悬念设置,当然也几乎没有令人恐惧、令人兴奋或令人释然的情节高潮。影片多得几乎不可胜数的分镜头片段,几乎都没有特别的故事讲述或惊艳的场景,一切就像人们的日常生活、上班下班那样琐碎而毫不起眼。但是,这不断变换着的电影画面情景就像生命体中一个又一个组织器官那样不可或缺,都充溢着浓郁的生命气息和焕发出蓬勃张扬的生命精神。观众在那应接不暇的影片信息接受中,很难确认哪一个是真正的主角,哪一个是最有价值的故事片段,哪一个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核心。就如片中波士顿《环球报》主编巴伦所说,他们所关注和面对的是一个体系,而不是某个人、某个部门或某个事件。确实,影片中《环球报》主政者和“聚焦”小组所关注与面对的,也不止是波士顿大主教区249位牧师及其教会、1000多位幸存者及其家庭,还有法院、律师、警察、同行、朋友、邻居,等等。《聚焦》的现实主义属性及力量是值得关注的,而且它能够让观众感受到社会现实的更多方面。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