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影视学 >

[摘编] 中国电视类型节目的新探索


    《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4期发表胡智锋、邓文卿文章《中国电视类型节目的新探索——以<朗读者>为例》。2017年开春,《朗读者》甫一推出,立即引发了荧屏内外热切的关注,迅速成为叫好又叫座的现象级电视节目。人们从不同视角,对《朗读者》给予了近乎异口同声的赞美,这是中国电视荧屏多年未曾出现过的景观。作为一档令人赞叹的优秀电视专栏,《朗读者》的探索与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它能够获得如此高度一致的赞誉?《朗读者》的成功经验与启示何在?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命题。
    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道路选择:中国电视节目自主创新的新标杆;第二部分,类型融合:中国电视节目创作生产的新路径;第三部分,三个结合:《朗读者》艺术表达的辩证呈现;第四部分,使命责任:《朗读者》成功背后的经验与启示。
    文章指出,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电视市场化产业化探索的不断深入,在内容生产尤其是娱乐类节目的生产领域,中国电视开启了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模板的热潮。这种潮流,将中国电视自主原创节目的空间挤压至边缘角落,中国电视行业内进行自主原创的意愿日益弱化。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民族电视行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却在明显下降。当电视媒体更多扮演单一播出机构角色的时候,电视内容生产或节目制作的能力的下降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令人忧虑的还不仅仅是电视行业内部的问题,更严重的是,伴随着大量的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模式,相当多的节目带着已有的西方价值观,悄然进入中国电视荧屏。当前的电视行业也被部分地纳入到文化产业的范畴里,更加讲究的是效率和效益,一切以降低成本和创造收益为最终考核标准。标准化、模式化、市场化成为电视综艺节目最主要的生产与销售方式。在这样一种“被规定了”的环境中,许多媒体人失去了对创造性思考和劳动的兴趣,故而,原创性的文化成果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了。不论是从节目运营还是从行业能力提升以至价值取向等方面来看,大规模引进国外节目模式已然产生了相当严重的负面效应。
    《朗读者》的出现与成功,打破了过去若干年对于引进国外模式的惯性思维与路径依赖,而以坚定不移,同时又艰苦卓绝的本土原创,打造出了中国电视的独特品牌,走出了中国电视节目本土化自主创新的成功道路。《朗读者》因此成为中国电视节目不依赖国外节目模板的引进,而凭借自主创新大获成功的典范案例。《朗读者》以此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电视节目走本土化自主原创道路令人期待的前景。
    从整体上来说,《朗读者》是一档以文学作品朗读为主导的电视文化类节目。但是《朗读者》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将自己陷于单一的文学朗读,并没有将自己陷于“大雅”的文化之中,而是巧妙地将新闻性的访谈、纪实性的纪录和娱乐性的综艺与文化类节目融为一体,形成多种电视节目类型的有机融合,从而探索出中国电视类型节目创作生产的新路径。
    在创作层面上,《朗读者》娴熟地运用了艺术辩证法,实现了“大与小”“情与理”“仪式与讲述”的有机结合,这使其获得了独特的艺术气质。正是由于上述三种“大”与“小”、“情”与“理”、“讲述”与“仪式”的结合,使《朗读者》获得了独特的艺术气质。
    《朗读者》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经验与启示呢?
    (一)从角色担当来看,中国的电视节目应该自觉担当起主流文化与主流价值观传播的历史使命责任。中国电视人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与责任,这种使命与责任,不仅是要很好地承担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使命,也不仅是要收获电视产业的良好效益,更要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国家和民族的电视文化。《朗读者》以独特的精英文化视角,将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家国情怀融入节目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予以了很好的传达,充分地体现了主流文化的诉求。同时,又将普通百姓的情感和爱等大众文化的内涵与视角,融入其中,实现了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等多种文化的有机结合与融合,创造了当代中国难能可贵的多种文化有机结合的新经典。
    (二)从发展规律来看,中国的电视节目既应顺乎潮流,又不可盲目追逐潮流。作为电视技术与艺术本身的探索,无论是从全球视野还是从中国自身的历史发展来看,都会在某个阶段出现潮流性的景观。在中国电视这些年的发展进程中,尤其是最近十几年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进程中,娱乐节目不断造就着阶段性的景观。尽管其也满足了百姓的基本娱乐需求,但是过度娱乐化也容易导致其低俗化乃至恶俗化的取向与问题。《朗读者》的成功恰恰给了我们一个坚定的信念:不追逐单纯的收视率,不追逐引进洋模式的潮流,同样可以取得叫座又叫好的了不起的成就。
    (三)从创新理念来看,中国的电视节目的创新不呈现为一种线性状态——从开始径直走向结束,而是呈现为一种循环状态——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有新的内容与形式加入,推陈出新。近年来,电视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新兴媒体迅速发展的态势下,很多关于“电视将死”的呼声甚嚣尘上。《朗读者》坚定不移地进行新的探索,将已经有的多种元素进行新的配置,从而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全新模式,有力地回击了那些宣称电视节目终结、电视将死的声音,让中国的电视节目在困境中看到了柳暗花明的未来。
    《朗读者》作为2017年重要的现象级电视节目,以其独特的气质与特质,为中国电视类型节目的探索创新,提供了新的成功经验,体现了其走中国电视本土化道路的文化自觉,为中国电视节目的发展开辟出令人兴奋的新天地、新空间。
    原文作者: 胡智锋,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邓文卿,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原文标题:《中国电视类型节目的新探索——以<朗读者>为例》
    原文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4期
    (中国社会科学网 胡子轩/摘编)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