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的文化记忆考察*——以国际电影节部分获奖影片为视角(3)
时间:2024/11/28 07:11:19 来源:《中原文化研究》 作者:李娟 点击:次
四、民族文化记忆的理论选择与实践命题 正如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所言,现代民族国家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是为了适应世俗社会的现代性发展而人为建构的产物。将影像叙事设置在获得国际电影节范畴内,本身就将影像话语搁置在了跨文化的公共空间中,以此来分析民族文化记忆作为西方现代性经验的参与。族文化记忆可谓民族集体记忆的升华,文化记忆以文化体系作为记忆的主体,产生的情感与心灵体验成为代际共享的集体记忆。民族文化记忆强调记忆的公众性与历史性,塑造文化记忆的活动本身其实也是在打造特殊的文化空间。民族文化记忆既是一种关系建构的结果也是一种关系建构的过程,文化记忆在与个体记忆、历史记忆、集体记忆的交流中进行着不断建构。民族文化记忆很大程度上是文化隐喻或者文化象征的存在,往往是对于某种缺席或失语的想象性表述,特别是由于影像自身的特质,使得借助影像叙事建构民族文化记忆更混杂了认知方面的情感性与局限性,意识性与无意识性,客观性与主观性,个体经验性与社会经验性等成分。 一是影像叙事要彰显民族主体的思想能力。影像叙事不仅引导电影情节的合理化向前推进,更是让思想精髓通过故事呈现传达出某种认知理性。电影的艺术品品性是其最具价值的存在,影像叙事要传递民族自身形而上的思想观念,影像的灵魂就在于其所传达的精神理念,是否具有民族精神内核,这也决定了其究竟能走多远。在国际电影节中获奖的中国电影通过追述历史进行反思与质疑,通过对富有历史感的文化意识与文化精神的呈现,表达了对人类与民族命运的深切探寻。作为跨文化交流的媒质,影像的话语叙事在表达、传播及建构民族文化形象与记忆方面显然蕴藏了意识形态命题,而以艺术表达、审美叙事、影像阐释等话语方式和主体身份介入社会生活,也不可避免地会以文化资本维系自身的价值与力量。由此,电影具备的主体意识和承载的思想主体,某种程度上就成为传承民族精神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提升影像叙事主体的思想能力成为让其与现代性话语体系进行剥离的关键。对于影像故事人文性与社会性的开掘,以及由意识与信仰凝聚而成的特有民族文化记忆,是展示民族主体思想力的源头。影像话语叙事是生存方式、社会深层结构、文化符码系统的表征,要将民族精神与影像叙事意义结合起来,关注现实秩序背后的观念秩序,以文本结构与话语力量回应时代的重大问题,从而引领中国电影的前行方向。民族文化记忆建构行为的社会性和价值性使得影像成为重要的文本,而从国际电影节的话语权重新审视中国电影叙事话语的主体性,也是在解构作为“他者”叙事话语系统过程中重建民族自身的思想主体,这样才能真正为实现文化的交往理性与对话精神提供可见性前景与可能性方向。 二是影像叙事要传达民族精神的自觉意识。民族的文化记忆是维系精神认同的关键,影像话语为民族文化记忆的情感结构与心理认同提供了特定的生长土壤与发展空间,为形成以文化价值体系为共同行为模式的族群集体记忆的建构奠定了自觉意识。影像文本既是创作者个人经验的陈述,同时又是特定时代某种集体无意识层面共同的文化心理原型,“话语就是把语言的运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的形式来领会,而不是一个纯粹的个体行为或情景变量的一个折射,而话语分析就是去分析文本怎么在社会文化实践中运作”[6]59。影像话语对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观的书写,以及对于民族不为物役的自由精神的追求,自始至终贯穿了对民族历史文化与心理结构的剖析与演变的观照。集体记忆的建构与认同往往是民族情感与民族精神表现的重要前提,只不过通过影像叙事的逻辑性牵连出相关的哲学思考,生命的真情实感在故事的叙事内里沿着自身逻辑扩散,民族精神借助影像的契机扩散从而达成群体性的共识,进而形成一种认知性产物。中国电影中无论是影像的主流叙事还是民间叙事,也在逐渐演变成贯穿整个中国影像自我想象的传统,而这种自我想象本身就是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组成部分。中国正在逐渐成为全球文化资本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市场,无论是关于对中国的想象方式还是中国电影的叙事内容与运作模式,都需要进行新形态的尝试,需要经过影像叙事与传播建构现代中国社会心理的理想模式。要以自觉与反思的意识进行历史和现实书写,在与异质文化的对话中对民族文化元素重新拆装与阐释,启动并重塑基于民族文化记忆主体讲述的话语时代。 三是影像叙事要传播民族形象的人性光辉。民族形象的文化建构已经成为增强民族认同的重要方式,民族意识通过民族文化形象的建构及文化记忆的不断丰富,以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历史认同感。民族性应该构成影像情感结构与心理认同的内在机制,要善于通过影像互文见义、动态直观的传播信息符号,实现对人物的内涵性意义进行情感叙事。民族文化形象一般是自我呈现与他者呈现共同构成的,借助电影构建与传播民族文化形象也成为民族形象史的重要内容。要善于发掘影像话语的多元意义表达,通过展示民族文化形象传递民族精神的生命力及对灵魂自由舒展的向往,而影像叙事中民族文化形象的塑造与传播需要较好的生态环境,其中本土化书写的功力层次成为直接影响民族形象塑造与传播的因素。影像叙事中的民族文化形象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话语或思维方式,通过电影重塑民族形象需要将中国文化的精髓及民族精神融入故事之中,特别需要将民族精神的演变历程放置于全球视野与人类意识之下,将个体人性的光辉与民族自信的力量作为电影的人文主题。影像的叙事不一定执着于宏大的社会思想建构,而是可以将其更集中于个人的精神成长史,从个体身上的人性角度折射时代的精神变迁。要注意影像叙事中自觉或者不自觉渗透的“自我东方化”与“自我西方化”等因素,始终怀着对生命本身及人类历史的敬畏与温情,以包容坚韧的心智和勇气建构民族的自我价值体系,从而以审视人类的命运与未来、心灵的故乡为主题,逐渐沉淀下代表历史发展方向与表现民族生命力的叙事内容。当然,这也是人类自我意识发展到了相当高度以后才有的产物,是与人类自我意识发展史密切联系的。 参考文献 [1]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反思[N].中华读书报,2002-07-17. [2]陈雪虎.影像变幻空间——电影[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3][美]詹姆逊著,张旭东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4]戴锦华.电影批评与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M].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范烟桥与中国早期电影
- 下一篇:从记忆到言说:元电影建立电影主体性的话语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