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影视学 >

向内转: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电影的空间批判(3)


    向内转:一个术语的二律背反
    中国城市电影的空间叙事,从城镇转向都市,由都市的外部转向内部,这一过程可以称为“向内转”。而与向内转相伴随的,是城市日常生活门槛或物质成本的抬高;与此同时,进城者也逐渐失去内心与故土,在情感上愈发逼仄。这与新时期之初,中国文学“向内转”极为不同。后者是“审美视角由外部客观世界向着创作主体内心世界的位移”,(11)但中国城市电影空间书写在新世纪以来“向内转”,乃是镜头视角由外部情感空间向着内部物质空间的位移。文学向内转,是为了发掘情感;而电影空间“向内转”却阻隔了情感生发的多种可能。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城市作为生活空间,其美学意义在于与他者的情感交往:“城市是一个遭遇他者的场所——不同于自我的他者,无论这一遭遇多么短暂,但却能够改变我们,教导我们认识自我,从而使我们成为‘人类’。”(12)也就是说,城市的意义在于使人在生活中更多、更好、更充分地“遭遇他者”,而显然,这种遭遇在街道、市场等外部空间中要比写字楼、家庭等内部空间来得容易——尤其不同阶层、群体异质文化的涵化。正因为此,雅各布斯才指出:“只有从城市街道上那些普通成年人的实际生活中,孩子们才能学到成功的城市生活最基本的东西:即使陌生人间,也必须有哪怕只是一点的彼此公共责任感。”(13)
    诗意的街道(外部空间)是城市生活中人际情感交往的基础,在那里:
    人们在酒吧前停下来喝杯啤酒,从杂货店那得到一个建议,再向报摊主提供一个建议,在面包房与别的顾客交换主意,向门廊边喝可乐的两个男孩点点头,在等着被叫去吃晚饭时,瞧上姑娘们一眼,告诫孩子们注意他们的行为,倾听五金店里的人关于某份工作的闲谈,从杂货店主那里借一块钱,赞美新生婴儿,对某人外套的褪色表示同情。形式是多样的:在有的街区,人们比较着各自的宠物狗;有的街区,人们则在交换他们对房东的意见。(14)
    而在今天的中国,人们纷纷涌向巨型城市(megacity)之时,这一情境在城市电影中已难觅踪影。因此,第六代导演部分被称为“中国电影有史以来第一次开始接触街道题材”的“街道现实主义”(street realism)影片,(15)就成了颇有阐释价值的影像艺术实践。不过,街道生活已然无从返回,社会底层应该如何在城市空间中寻找到安身立命,并情感交往的位置,不仅是城市规划美学的核心命题,更是当前生活美学理论所应关注与解决的问题。(16)在摩天大楼耸立的玻璃之城,促使人类情感在不同空间及其内、外相对平等、自由的流动,而非于一密闭空间中震动,才是中国城市电影所应力图实现的美学取向和价值诉求。
    这一应然指向,促使中国城市电影的表现空间“向外转”,而对其人的情感挖掘却又需要“向内转”。否则,就可能出现部分新都市电影中人物情感交往的暧昧与混乱。事实上,这在部分导演对城市生活经验的回忆与现实想象中,是有文本可参的。如王全安《纺织姑娘》中合唱队在空旷的运动场主席台上排演苏联歌曲、下班后男工骑车带着女工在街道上一路高歌。这类外部空间的场景,同样构成了更年轻的导演张猛《钢的琴》(2011)的主线镜头。只是,这样的城市电影并不多见。而正是因为不多见,才需要影像艺术和生活美学的更多关注与实践。
    注释:
    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城镇化:前景、战略与政策》,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年版,第146页。
    ②参见张英进《重绘北京地图:多地性、全球化与中国电影》,载江凌青、林建光主编《新空间·新主体:华语电影研究的当代视野》,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版,第72-74页。
    ③参见王超、沙丹《王超:给文艺片一个角落》,《当代电影》2006年第5期。
    ④Manuel Castells,“Urban Sociolog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in The Castells Reader on Cities and Social Theory,ed.Ida Susser (Malden:Blackwell Publishers,2002),392.
    ⑤关于城市“街道”的七种连接含义,可参见Vikas Mehta,The Street:A Quintessential Social Public Space(New York:Roitledge,2013),12.
    ⑥Robert Young,“Deconstruction and the Postcolonial”,in Deconstruction:A User's Guide,ed.Nicholas Royle (London:Palgrave,2000),204-205.
    ⑦尹鸿、李媛媛《蜕旧变新,重新出发:2011年度中国电影创作备忘录》,载《2012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年版,第33页。
    ⑧[波兰]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郁建兴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40页。
    ⑨[美]格莱泽《城市的胜利》,刘润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版,第131页。
    ⑩[美]诺克斯、迈克卡西《城市化》,顾朝林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05页。
    (11)鲁枢元《向内转》,《南方文坛》1999年第3期。
    (12)Ray Gindroz,“City Life and New Urbanism”,Fordham Urban Law Journal 29,No.4(2002):1419-1438.
    (13)[加]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译文略有改动,参见Jane Jacobs,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New York:Random House,1961),82.
    (14)[加]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第59页。另外,雅各布斯对只有内部生活的高层建筑之反感,可参见[美]格莱泽《城市的胜利》第136-142页。
    (15)参见[英]汤尼·雷恩斯《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序》,载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16)如雅各布斯的入室弟子,理查德·弗罗里达便主张以国际大都会来聚集创意人才,参见[美]弗罗里达《创意阶层的崛起》,司徒爱勤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261页。关于师生二人对城市发展,尤其城市底层生活的理论观点异同可参见Brian Tochterman,“Theorizing Neoliberal Urban Development:A Genealogy from Richard Florida to Jane Jacobs”,Radical History Review 2012,No.112(2012):65-87.而对雅各布斯在城市规划实践中的相关论争,则可参见Peter Dreier,“Jane Jacobs's Legacy”,City & Community 5,No.3(2006):227-231.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