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艺术 >

第十二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 四大奖项提名奖公布


    5月11日,第十二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提名奖正式公布。由国内外文化艺术领域重要的评论家、策展人、专家学者组成的AAC艺术中国顾问委员会共同完成了月旦评以及本届的候选名单后,评审委员会再次通过线上投票的方式,评选出本届“年度艺术家”、“年度青年艺术家”、“年度策展人”、“年度艺术出版物”四个奖项的5位提名奖获得者。5月21日将在北京故宫·巅峰之夜为四大奖项的提名奖获得者颁奖。
    在过去的十二年里,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持续记录和跟踪当代艺术,不仅是当代艺术的见证者,更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最具学术性、公信力和影响力的评选平台。在过去的十一次评选中,AAC艺术中国秉持着高度学术性的原则,不断进行尝试、评估和调整。本次评选结果的公布,亦将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的标志性样本。
    此前,评选委员会轮值主席郑胜天将本届的评选主题确定为:“面对变动中的世界”,更强调在当下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技术、信息等多元化的快速发展之下,审视中国当代艺术的成就与现状。
    同时,为了建立更加完善的中国当代艺术本土评价体系,坚持AAC艺术中国评审性质与规则,本届AAC艺术中国的奖项设置在保留原有三大奖项之外,增设了“年度策展人”奖,将策展领域的现实动向与成果再次列入学术考察内。
    本次评选中,由郑胜天担任轮值主席,以及芭芭拉•伦敦 (Barbara London)、范迪安(Fan Di'an)、何桂彦(He Guiyan)、欧翔(Kris ErcUMs)、赖香伶(Lai Xiangling)、马可•丹尼尔(Marco Daniel)、田霏宇(Philip Tinari)共八位国内外权威专家组成本年度评审委员会,以线上投票方式评选出本届AAC艺术中国四项提名奖。四项大奖将由评审委员会在北京终评会进行现场讨论投票,决出最终的大奖获得者。
    第十二届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提名奖名单(按首字母排序):陈界仁、隋建国、邢丹文、张培力、庄辉;
    第十二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提名奖名单(按首字母排序):曹雨、李然、陆扬、王恩来、袁可如;
    第十二届AAC艺术中国年度策展人提名奖名单(按首字母排序):冯博一、侯瀚如等第七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策展团队、邱志杰、巫鸿、王春辰;
    第十二届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出版物提名奖名单(按首字母排序):《观察者的技术:论十九世纪的视觉与现代性》、《什么是艺术?——博伊斯和学生的对话》、《世界3:开放的图像学》、《图像与意义:英美现代艺术史论》、《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15》。
    第十二届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提名奖名单
    (按首字母排序)
    陈界仁
    1960年出生,中国台湾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80年代到90年代初在台湾解严前后曾积极参与影像艺术创作,现生活并工作于中国台北。其作品曾个展于:卢森堡现代美术馆、台北市立美术馆、洛杉矶REDCAT艺术中心、马德里苏菲雅皇后国家美术馆、纽约亚洲协会美术馆、巴黎网球场国家画廊等机构。
    2017年10月28日,相隔7年后,陈界仁个展“中空之地”于长征空间举办。本次个展的主题“中空之地”则是描述个体生命从既有规训框架逃逸出来的精神状态。艺术家顺着此主题呈现了他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创作中的5组作品及一组展览同名的最新影像装置系列作品“中空之地”(2017)。
    “中空之地”包括一件时长超过 60 分钟的单频道影像及一个机械动力装置。内容虽改编自其家人与自身的生命经验,但从影像一开始的字幕,即已预告这将是另一次“蔓延与漫延”创作行动的开始。影像以片中的哥哥自杀获救后,所经历一段集合各种碎片的旅程为起点。在看似单一的影像运动方向中,实际上已包含了集合与分裂、交迭与四散扩延的各种可能性,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运动状态;换句话说,《中空之地》是另一次连结在金融/科技资本主义下的各种“暂时的幸存者们”,作为对如何重建另种生命价值观的讨论起点。这既关于如何重建人的存在意义,也关于如何将新景观社会与新的生命政治进行再度质变的行动方案。
    隋建国
    1956年生于山东省青岛市,1984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得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得硕士学位,现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隋建国在艺术探索中对创作观念、作品形式、媒介选择、处理方法、时空经验等多个方面都有独特的理解和认识。参加群展和个展包括:2012年佩斯北京“隋建国”个展,2011年荷兰海牙雕塑美术馆“海牙天下”、2010年法国巴黎JGM画廊“梦之石”、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轴雕塑展等。
    2017年3月9日,艺术家隋建国的最新个展“肉身成道”于佩斯北京启幕,呈现艺术家2016年至2017年的最新创作。新作以技术突破作为契机,展现出艺术家在创作观念上的持续深入。“肉身成道”源自圣经中耶稣的“道成肉身”,这里艺术家将“肉身”置于“道”之前,一方面似乎更符合中国传统认识观,另一方面也呼应了此次展览创作所思考的主线,即艺术家本体与雕塑自身的内在关联。
    此次展出的《空间挤压》、《手迹》系列等铸铜雕塑,是隋建国2016-2017年的新作。在此次展出的《手迹》系列中,雕塑家的工作被最终简化为手部的一捏一握,并通过这个最为基本的身体行为暗示了创作者与材料对象的实质关系。被手掌挤压过的粘土以其自身特性中的顺从与柔韧成为了艺术家身体最忠实的记录者。通过艺术家手中的简单动作——抓握、捏造、挤压、分离、扭转,艺术家的双手与黏土产生了最直接而深刻的紧密接触,同步展出的录像作品《肉身成道》详细地记录下了雕塑创造的过程。艺术家的手与黏土互动角力,类似一场行为艺术。这一次,隋建国再度与计算机程序和铸造师合作,利用高精密度的3D扫描和3D打印技术,将泥稿精确扫描、还原,同时保留了更加细微的手纹细节,使得雕塑作品的表面肌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细腻程度。
    邢丹文
    1967年出生于西安,现工作并生活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后获美国亚洲文化协会奖学金,1998年旅居美国,就读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并获影像与多媒体硕士学位。作品多次在各大国际美术馆和双年展展出,包括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大都会美术馆、保罗·盖蒂博物馆、国际摄影中心(ICP)、蓬皮杜艺术中心、英国Victoria & Albert美术馆、横滨三年展和悉尼双年展等。
    2017年9月10日,邢丹文个展“爱之囚”于红砖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是其迄今为止举办的规模最大,作品涵盖最广的展览。策展人塔雷克·阿布埃尔菲杜(Tarek Abou El Fetouh)选择了邢丹文创作至今的相关作品,包括摄影、影像、装置以及一批艺术家从未亮相的新作。“爱之囚”,取自法国诗人、作家让•热内(Jean Genet)的同名文学作品。热内专注于社会问题和由此引发的反抗,作品线索为本次展览解读邢丹文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视角。现实在艺术家创作的每一幅图像中得以重构,通过摄影、影像和装置作品,邢丹文将自己置身于事件之中,成为事件的主题、模特,抑或是一双具有批判性的眼睛,创造出既具颠覆性又富于诗意的视觉语言。
    《只缘身在此山中》呈现的是由煤燃烧后的合成物“焦炭”来描绘的当代风景的全景缩影。在作品中,艺术家在污染的媒介和描绘的景观之间创造了尖锐的对比和反差。当下生活的灾难性污染和中国传统水墨式的自然美景,形成了一种困惑之感。作品明确地表达了对大自然受到威胁的关注,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借鉴了中式哲学“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寓意,指出作为“当局者迷”的人类,活在自我意识中而无法看清真相。
    张培力
    1957年出生于中国杭州,198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生活和工作于杭州与上海。现担任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主任,OCAT上海馆馆长。参加过的展览包括: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展,2000年第三届和 2004年第五届上海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1992年、1999年、2003年)。曾在巴黎世界文化宫、巴黎Rond Point画廊、MoMA、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博而励画廊等举办过个人展览。
    2017年11月4日,掩体空间开放以来的首个个展:张培力“没有网络”开幕,展出张培力新近创作的声音装置《不宜久留的场所》。刚进入张培力“没有网络”展览现场的瞬间,需要适应眼前的黑暗。展览设置的参观人数是:每次不得多于10人,观众才能充分了解里面6个空间的情况。可是进入那个场所,面对手机屏幕“没有网络”的提示,所带来的心里压力是不言而喻的。
    观众进入空间后电磁锁会将门自动锁上,五分钟后才会打开。空间内部的灯是感应的,观众身体稍作移动,昏暗的灯光会亮起,停滞不前则灯光熄灭。声音系统以倒计时的方式不断提醒观众剩余的时间。艺术家利用灯光与声音做为媒介,使整个空间转化为作品。观众置身其中,从而自动被转换为作品的一部分。
    庄辉
    1963生于甘肃省玉门,现居住并工作于北京。他在十三岁时离开家乡并开始在洛阳自学绘画。1979年高中毕业后,他进入洛阳第一国营拖拉机械厂成为了一名工人,并亲身经历了第一手有关正在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社会中的多种面状。1995年,庄辉在他所在的地区开始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根源的探究。2006年,庄辉开始同旦儿合作,一起发起了包括“玉门计划”在内数个艺术项目;庄辉开始定期走访祁连山脉,并于2014年基于他与当地景观所发生的关联开始创作新作,将其发展成为一个长期项目。
    2017年3月18日,庄辉个展“祁连山系”于在常青画廊北京空间开幕,这是艺术家艺术生涯中的第五次个展。“庄辉•祁连山系”仅是艺术家实现关于山水风景的长期艺术计划的第一步。通过四年对祁连山地区的观察与体验,庄辉逐渐与这片在文化上哺育他,并在他的意识中沉睡多年的土地建立起了某种个人关系。
    《祁连山系-15》记录了庄辉冬季在山间假装绘画的行为。他以空气为画布,用真实的颜料何画具,在上面描摹眼前所见的景观,就像一场哑剧。作品调用童年所见的山水也许是一种新的尝试——在他个人的社会经历与一个更大的文化传统之间搭建自然的通道,或者将他的集体存在转化为某种更为私人,更为持久的东西。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