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让人成为幸福的人
时间:2024/11/28 12:11:11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张新科 点击:次
“艺术何为?”当我们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答案。通过艺术,我们可以获得知识,正如孔夫子有言: 学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通过艺术,我们可以观察一个社会的风貌,“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当然,我们谈论最多的就是艺术可以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这也是艺术区别于一般日常生活用品的主要特征。不管怎样,艺术,是人的艺术;而人,也不能没有艺术。 艺术,让人成为感性的人。艺术之美,在于它让我们的身心培养一种对日常生活的敏感,让我们感受到人性之丰满。“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春夏秋冬,山石海花……当我们对寻常之物能保持一颗敏感的心,从而将这些日常之物转化为艺术的时候,我们就有了一颗诗心,一颗艺术之心。艺术之美,在于它还可以让我们感受人性之深度,历史上的艺术经典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极具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哈姆雷特》中王子的犹豫,《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维特的感伤,《牡丹亭》中杜丽娘的深情,《红楼梦》中林黛玉之专情和贾宝玉之多情,更有“尾生与女子期于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尾生抱柱而死”(《庄子·盗跖》)的动人故事……这些艺术让我们懂得,原来人还可以如此执著,如此深情,如此可爱……艺术不仅可以展现人性的丰富,还可以发掘人性的深度,恢复人身上原本所具有的活泼的生机与感性。 艺术,让人成为理性的人。人之为人,人与动物的不同,不在于人有喜怒哀乐的情绪,而在于人有控制这种情绪的能力。也就是说,人具有一种主观能动性。这种控制情绪的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也可以看作是人的理性。艺术中的理性可以是孔子兴观群怨的教化功能,也可以是柏拉图将诗人驱逐出“理想国”的政治主张,可以是《岳飞传》中对忠贞的赞扬和对奸佞的鞭挞,也可以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哲理诗……艺术不仅记录着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感,它往往也承载着人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诉求。艺术创作不仅需要艺术家的敏感,敏感性只是一种启发,在启发之后还要对艺术进行构思,这构思过程与人的学识素养、价值观念密切相关。杜尚之所以能将一个小便池当作一个艺术品进行展览,沃霍尔之所以能举行“布里洛盒子”的展览,就在于他们都对艺术的内涵和发展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苏轼所谓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倪云林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以及吴冠中的“笔墨等于零”也体现着他们对中国水墨画的态度和看法。《哈姆雷特》在表现了王子之犹豫的同时,也体现了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的过渡时期人的精神轨迹。艺术深深地影响着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与人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就像有秩序的社会一样,艺术也有着其内在的逻辑和理性,从而也影响着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者的理性。 艺术,让人成为完整的人。卓别林系列影片《摩登时代》之一是“拧螺丝”,讲几个工人在车间里站着一直重复同样的工作,有拧螺丝的,有捶打加固的……可以说这是在讽刺工业时代人的机械化,或者说是人的异化。因为这种劳动是以牺牲人的健康全面发展为前提的。“异化劳动”是马克思提出的一个观点。在异化劳动中,作为劳动主体的人与作为劳动客体的结果之间是一种分裂乃至对立的关系。异化劳动的目的是局限的,乃至压迫劳动主体的。比如,在这个拧螺丝的劳动中,每天重复这一个动作对人的身体健康无疑是有害的,而且拧螺丝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挣工资”这一个局限的目的——它与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是对立的。而艺术,却可以避免这种异化劳动的弊端。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不但需要调动整个身体,还要去构思,这就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当我们全身心投入艺术中去的时候,便达到了主体(人)与客体(艺术)的统一。艺术欣赏者也应如是,在艺术中忘却自我——并非真的没有作为主体的“我”,而只是这个我与作为客体的艺术完全融合,我寓于艺术之中,是一种“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的境界。也就是说,艺术活动中的人与其目的是合一的,不是分裂对立的。人可以在艺术活动中获得身心整体全面的发展。 艺术,让人成为自由的人。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为生计所迫,为名誉所累,为欲望所缚,以至于我们一些美好的理想在现实面前变得渺小卑微。但不管怎样,我们的内心都曾在某一瞬间变得如三月煦风般温柔。与其说这是人之性本善的缘故,毋宁说这是人性中本来所固有的诗性——对自由的钟爱。在艺术活动中,我们可以暂时与现实生活保持一定距离,不必为物质、名誉等所累,从而达到完全的自由。正如孔子所说的“游于艺”,我们可以在艺术中无拘无束地游心游目。虽没有翅膀,人却可以在艺术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天空飞翔。艺术给人的自由,是一种突破时空限制的自由。在中国水墨里,有限的空间往往指向无限的境界,所以中国绘画有了“马一角”“夏半边”“留白”等手法。一部红楼梦,既有前世灵河之畔的木石前盟,又有今生贾府的苦乐兴衰。艺术给人的自由,是一种虚实结合、有无相生的自由。艺术之所以不同于一般日常用品,是因为它在具有物质性的同时还承载着其独特的审美精神性。这种境界如镜中花、水中月,让我们在现实与虚幻之间往来穿梭。艺术的美妙,就在于它的这种韵外之致,让我们在其中觅得象外之象、境外之境,超越时空的限制,跨越虚实的鸿沟,在艺术中自由地徜徉遨游。 综上所述,艺术可以让人成为感性的人、理性的人、完整的人、自由的人。艺术丰富了人性,也深刻了人性。通过艺术,我们获得的不仅是美感,还有心灵和精神的自由,以及整体性的全面发展。艺术,是人的艺术。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实践活动。没有人,就没有艺术。同时,艺术的特性也对人产生重要的影响。人之所以离不开艺术,就在于人的生命需要艺术,人向往自由和幸福的追求使得人从生命深处召唤艺术满足。 艺术,让人成为幸福的人。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国当代艺术学的不倦耕耘者——李心峰学术研究评介
- 下一篇:吴为山:典藏作品须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