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意象叙事研究(3)
时间:2025/04/04 03:04:07 来源:《艺术探索》 作者:刘伟生/金晨晨 点击:次
注释: ①黄宝富《<小城之春>电影意象探析》,《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第1期。 ②高洁《论<阿甘正传>中的“奔跑”意象》,《电影文学》2010年第4期。 ③向聪颖《解读电影<艺术家>中的镜子意象》,《电影文学》2012年第15期。 ④姚晓漾《对一种新的电影形态的思考——试论电影意象美学》,《当代电影》1986年第6期。 ⑤游飞《电影的形象与意象》,《现代传播》2010年第6期。 ⑥孙鹏《“意象”作为中国自主电影理论的可能》,《电影文学》2011年第15期。 原文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艺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游飞.电影的形象与意象[J].现代传播,2010(6). [3]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马睿,吴迎君.电影符号学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 [5]宗俊伟.电视剧意象叙事的时间机制[J].现代传播,2014(7). [6]王建仓.贾平凹小说意象叙事的文化价值结构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4). [7]张畅.论张一白电影中的城市意象[J].电影文学,2011(4). [8]张育华.电视剧叙事话语[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9]C.M.爱森斯坦.蒙太奇论[M].富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 [10]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1]龙迪勇.空间叙事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12]徐岱.小说叙事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3]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M].冯适,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4]宋先红,李文芳.日本电影《山樱》中樱花意象的重要作用[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28(6). [15]孙敏强.试论孔尚任“曲珠”说与《桃花扇》之中心意象结构法[J].文化遗产,2006(5). [16]陈凯歌.《黄土地》导演阐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85(1). [17]张艺谋.《黄土地》摄影阐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85(1). [18]方亭.深幽之水大红灯笼——从审美取向的差异解读《妻妾成群》与《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意象设置[J].电影文学,2008(15).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从电影语言学看电影中的戏曲元素
- 下一篇:电影化叙事的特殊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