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艺术图像消费的流行性论析
时间:2024/11/28 06:11:04 来源:《艺术百家》2018年第3期 作者:杨成立 点击:次
内容提要: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以视觉图像为中心的信息时代,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使图像的生产与消费成为视觉文化的主流。视觉文化的主体从文字印刷逐步转换为图像生产,艺术图像消费也在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逐渐走下神坛,参与大众图像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固有的价值观念,并逐渐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流行方式。艺术图像的生产与消费也从个性化走向了大众化、生活化,深刻地影响着大众生活及社会意识形态。艺术图像消费流行的背后所带来的却是艺术审美文化的趋同,这样就会使创作主体与消费客体一起裹挟在流行的图像生产与消费中,失去艺术创造的源泉。在这种艺术图像消费与视觉文化环境中自我个性就趋于消亡或失去自信——尤其是对于文化的自信而言。所以,艺术图像消费的流行性最终的内在需求必将是图像的个性化生产与艺术化的审美,必然导致新一轮艺术图像形式语言的崛起,从而形成良性的图像消费文化。我们相信,随着图像消费文化问题研究的深入,艺术图像消费的流行取向正在趋于新的艺术图像文化的建构。 关 键 词:新媒体/艺术图像/艺术消费/流行性/审美文化 作者简介:杨成立(1972-),男,汉,安徽淮北人,云南艺术学院文学(艺术学)硕士,南京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研究方向:美术学,艺术学理论(江苏 南京 211167)。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6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新媒体时代的图像消费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16SJB760032)阶段性成果之一。 新媒体的概念是由美国NTSC电视制式的发明者P.戈登·马克(P.Goldmark)在1967年率先提出的,之后这一概念在美国开始流行起来,并逐渐扩展到全世界。21世纪以来,新媒体的概念及内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把人类社会推入了一个全新的媒体时代。“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其本质特征是在技术上的数字化,在传播上的互动性。”[1]66-69图像是指具有视觉效果的画面,是人类从视觉认知、感受的层面上,通过对自然世界的模仿或者加以想象而创造的一种区别于文字的信息传达方式,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最常用的信息载体之一。艺术图像是一种美的创作,它视觉化地记录了人类文明进程,是视觉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生产与消费始终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传播活动,是凝聚社会的一股无形的力量。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以图像为中心的信息时代,视觉文化的主流消费形式已转换为以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为前提的艺术图像的生产与消费。可以说,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是新媒体时代的技术基础,它正引领着一场视觉文化的革命,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影响着人们对艺术图像的生产与消费,从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固有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态。艺术图像消费在逐渐成为这个时代的流行性方式的同时,也在孕育着新的艺术图像形式、艺术语言,正在趋于创造符合新媒体时代需求的艺术图像文化。 一、新媒体时代视觉文化中的艺术图像 新媒体时代视觉文化消费主体逐步转换成以图像为中心的消费行为。由于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对视觉信息传达的方便快捷,大大提升了它承载图像文本的优越性,从而将视觉文化的传统消费方式转换为图像占据主体的消费形式。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推动下的艺术图像是“以强大的世俗力量大踏步地向我们走来的视觉文化,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着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现代电子图像传媒具有启蒙性拓展与权力性隐蔽的双重属性……我们越来越受制于以形象来理解世界和我们自己”[2]。视觉文化中的艺术图像是审美文化存在的基础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导向之一。 (一)艺术图像与视觉信息 艺术图像是具有可视性的对艺术产生的规律、艺术观念、艺术风格、时代特点等视觉化呈现的文化符号,艺术图像饱含着深层文化内涵。视觉信息的传递是从符号开始的,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岩画、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拉斯科洞穴壁画,都是以艺术图像作为信息传达载体的古代遗存。还有,原始族群的图腾就是一个共同赋予神灵的视觉象征符号。人类文明在还没有创造出文字的那个幼年时期,就曾依靠图像进行交流,最早的象形文字就是建立在图像基础上的抽象。文字发明以后的几千年以来,文字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尤其是印刷术的发明,使知识信息的传播空间获得了一次里程碑式的发展,但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条件下艺术图像不再是艺术家的独享,通过数字化的复制与互联网的传播,图像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维发生了重大变革,实现了人类视觉信息传播史上的飞跃。海德格尔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世界被把握为图像”,新媒体时代就是以图像为主体的消费时代,艺术图像以它无穷无尽的魅力左右了大众对现实生活与感官的要求。当下社会视觉审美的模仿与从众心理决定了艺术图像消费的流行性。视觉信息以图像消费的方式构筑了大众艺术图像消费的流行平台,并使之成为这个时代的流行,数字化图像复制与互联网传播媒介使视觉信息与艺术图像之间建立了大众传播的关系。 新媒体时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致使人们心理疲劳程度加大,人们对于以文字印刷为主体的视觉消费则无暇驻足,即使有时间的时候也懒得真正去潜心阅读与品味。对视觉文化的消费人们更愿意选择和摄取直观、简洁、更具形象感的信息,艺术图像的选择就是更好的诠释视觉信息的手段。可以说,简单快捷的艺术图像消费是这个时代的一大特征,人们对视觉信息的索取诉诸视觉感官的享受与信息的快速传递,艺术图像则自然而然地成为大众视觉消费的主要对象。在此过程中,“不是人们的理性消失了,而是感性的欲求战胜了理性的需要。人们已经习惯了用简单的心态去审视身边发生的事情,当然,我们说,简单的心态决不代表简单的思考,我们不能抹杀自己的理性。必须承认,视觉的冲击使得我们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从图像事实中接受大量信息的习惯。”[3]所以艺术图像的创作总是伴随着更多的视觉信息而“敞开”一个意义的世界,并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用“感觉”加以把握和完善。 (二)艺术图像符号与审美文化接受 新媒体时代艺术图像使人们产生视觉观看的依赖,从阅读艺术图像中获得的视觉愉悦,逐渐积淀着大众对世界的认知,引导着视觉文化的生产、消费与接受方式的改变,继而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文化接受和艺术思维拓展。艺术图像消费满足的不仅是视觉信息传达,也是社会公众审美文化和审美生存的需求,同时又创造了更为多样的消费需求,使视觉文化的审美与社会资源不断地切合,且影响着人们的社会意识。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的图像制造与信息交互设计的智能化,使图像与文字相比,人们更愿意接受从图像符号所获得的信息,而对于长长的文字符号则显得懒惰和无奈。对于审美文化的接受,艺术图像往往比文字信息更能直观地体验美的存在,更具有价值观导向的视觉力量。 新媒体时代人们的书写能力在不断下降,在众多的文本中视觉符号化的图像取代了文字——虽然有一些学者认为今天的审美艺术如果缺少了文字书写,就拉大了审美对象与主体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大众失去了品味文字的韵味,使感官接受变得简单化、平面化,致使人们缺乏诗意。实际上,艺术图像消费并非排斥理性和深度,图像有可能是人类感知世界的天性中最为重要的符号体系。有关研究表明,视觉获取的信息量占获取总量的70%,听觉占20%,其他感官的获取量占10%,而且人类一切有目的的听觉、嗅觉、味觉等感觉信息的获得都要依赖于视觉的引导。所以,当我们思考知识从哪儿来、智慧从哪儿来时,不禁要感叹,它们都从观察中来。中国的先民们从自然中看到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即太极、乾、坤、兑、离、震、巽、坎、艮等这些中华文化的源,都是以图像符号为基础的,而且提炼得极为简洁且易于识别,富有文化内涵。“阅是人类的天性,而读则是后天习得的技能。生命体接受光信号的功能至少进化了5亿年,人类接受影像信息的功能至少进化了300万年,而读的能力人类只练习了几千年,作为个体则不过学了几十年,儿童才学了几年。所以,图能吸引任何眼球就不奇怪了,而儿童喜欢图更是天经地义。”[4]艺术图像符号在承载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中,反映出来的往往是审美文化接受。 (三)艺术图像与社会生活 新媒体时代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艺术图像消费走向了大众化。由于图像生产成为大众举手可得的行为,无论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亦或是艺术家的作品,都可以用复制、拼贴、挪用、虚拟等艺术手段来表达人们的文化心理,并能轻而易举地获得视觉消费的愉悦感。科技的发展使艺术图像的生产与传播便捷快速,也使艺术与生活之间没有了距离,艺术图像消费也趋于生活化、大众化,并且在对其消费的过程中不同文化阶层可以获得不同的视觉感受和不同的生活感悟。数字艺术与虚拟技术不断地消退了艺术图像的神圣感,使之成为大众图像消费中社会意识形态导向影响较大的部分,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及艺术的发展将不断地重构人类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存在。艺术图像往往只有通过艺术家无意识的创造,才能真正地去探索生理和心理反映表象下的现实。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应该是无意识的创造活动,只不过披上了一层理性的伪装。”[5]368新媒体时代艺术与科学进一步融合,使之几乎没有了距离,二者都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也印证了法国作家福楼拜的预言:“艺术愈来愈科学化,科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在山顶重逢。”当下艺术图像消费已成为影响社会生活的主要因素和选择生活方式的可靠路径,艺术图像则积淀为社会的表意系统,甚至掌握着社会大众生活准则,艺术图像可能是社会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影响手段,从谋方面讲也是社会文化场域中的视觉先导。图像文化的存在已逐渐发展成为以图像消费为中心、以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为母体的视觉审美文化,使艺术图像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 二、艺术图像的生产与消费 (一)艺术图像的生产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图像的生产者,也是图像的消费者。图像是视觉文化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像在传统的消费观念里,常常被限定为艺术产品,一般是由艺术家生产的。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使图像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界线模糊,“新媒体改变了大众传播时代单向度的信息流动模式,受众不再是单纯的受众,同时也是信息内容的生产者、传播者,已成为传者和受者的合体”[6]1。艺术图像的生产遵循艺术规律、艺术理念,呈现出一定的艺术风格,反映一定的时代审美。对艺术图像的研究,“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西方学者对艺术学概念的思考和艺术史研究方法论的建构,深刻地影响了后继的艺术学研究者。这一时期的研究思路主要有两条:一是以知觉心理学为基础展开的对艺术的形式美感的研究,代表人物主要有里格尔、沃尔夫林和阿恩海姆;由图像学研究体系,对图像内容及其意义转变进行探究。后一体系是瓦尔堡建立的,后来由贡布里希和潘诺夫斯基继续发扬,将这一理论系统引向了纵深。其中,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研究方法把对艺术图像的解读从意义的认知层面推向意义的重建层面,为图像解释和图像诠释学提供了理论基础。”[7]新媒体时代的艺术图像是流行文化与大众传媒的产物,它立足于图像本身的存在,具有主体性和客观性。艺术图像生产从传统的手工绘制到摄影技术的化学胶片成像,再到新媒体时代的数字虚拟图像等都与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图像的生产从神秘走向了大众,从艺术的神坛走向了大众的广场,而且图像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去记录和还原世界的真实。艺术图像的生产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存在,成为发现世界的一种新的方式。艺术图像的生产凝结着艺术家的劳动与智慧,艺术为图像筑起了一座神坛,而新媒体时代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让每个人都可以是图像的生产者与传播者,使图像的生产与消费从神坛上走了下来,艺术图像让大众在视觉文化中获得审美精神和情感愉悦。传统艺术文化中,身体总是被置于感性层面作为理性的对立面而备受压抑,新媒体时代数字虚拟图像的实现,使身体感性与理性需求的矛盾得以大大缓解。图像具有感官直接性,尤其是一些艺术图像在数字化与虚拟技术的交互式体验中,不需要通过语言文字的中介还原可感之物,而是以丰富的点、线、面、光、色、形态等感性形式与科学技术手段来诉诸人的视觉,使身体感官的压抑得以释放,从艺术图像消费中获得心灵的栖息。 (二)艺术图像的消费 1.消费的诠释 消费,一般看来是对物的占有、使用或消耗,消费通常是与人的需要、需求等情态动词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而艺术图像的消费则是一种精神消费,消费过程并不等于简单的需要和满足。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鲍德里亚说:“在物的消费中,实际蕴藏的是更深层的‘符号’消费。”艺术图像作为具有较强个性化色彩的消费对象,总是引领着一个时代的图像消费,并在意识形态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大量由艺术图像消费带来的视觉文化产品,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及价值观,图像消费逐步成为大众视觉文化的主体。艺术图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需要的满足,它消费的是图像的意义,或是新媒体时代传播理念的拓展,或是艺术文化形态的形成与转变,也可能是视觉文化场域中的潜意识需求。新媒体语境下的图像消费既是对图像文化产品的消费,也是对数字化图像技术的消费,更是对视觉信息审美的消费。这么说来,图像消费的意义,一方面是图像生产消费一定的物质材料,即图像生产的物质消费,另一方面是人的视觉感官对图像的消费,即艺术图像产品的消费,而人们从中获得是感官的快感或心灵的栖息。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是图像的生产与消费的集合体,日常生活中的人们沉浸在图像的海洋和视觉感官刺激欲望的消费中。“消费社会就是一个消费欲望无穷生产的社会,而消费欲望的无止境同时包含了对视觉快感的无尽追索。”[8]132新媒体时代艺术图像的生产与消费在功能和形式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像不再是简单的记录,图像的生产遵循视觉诉求力原则,将图像的快感发挥到了极致,艺术图像的意义更多地指向落到了视觉感受方面,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隐喻着图像以外的东西,它的价值直接依赖视觉魅力。这种视觉魅力所传达的又主要是一种“感性满足的快乐,即通过‘看’与‘看’的充分延展获得身体的充分享受”[9]。新媒体时代艺术图像的生产和消费创造了两个方面的体验:一是富于视觉快感的图像文化体验,二是形象化、视觉化传达信息的日常生活的体验,同时凸显视觉文化中的感性色彩,使图像语言成为文化的主导因素,颠覆了文字符号主导时代理性的冥想与精神领悟的统治。艺术图像的生产与消费充溢着丰富的美的灵感和新发现,也充满着迷思和未知,它塑造了图像与民众的积极关系,也昭示着一种图像生活的可能性。凭借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为前提的图像生产与消费,试图将“世界”敞开,但又倾向于“遮蔽”,所以在艺术图像的消费中也往往充斥着低俗和泛滥,致使大众对艺术审美的混乱,并对社会的良性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特殊的视觉感知 新媒体时代对图像的“观看”是以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将图像的理性与非理性,社会意识形态、审美价值观等植入图像消费之中,去重新审视这个世界的本质。艺术图像在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的科学背景下,使符号、信息、传播与审美在交互界面中巩固自己的一体化,寻找纷繁世界的真实。 莫里斯·梅洛-庞蒂把“看”视为“某种进入物体的方式”[10]99。对艺术图像消费不仅仅是“看”而是“看与心”的结合,视觉感知和内心接受的往往是图像以外的东西,在那样一个境界中总有心灵共鸣点,因为“只有心灵才是真实的,只有心灵才涵盖一切”[11]5。新媒体时代对艺术图像的消费正以流行性方式令人眩晕的速度穿过社会躯体,影响着人们的视觉素养和审美,引导人们去重新理解对世界获得新的感知与发现。新媒体时代对图像生产与消费的便捷可以让人们获得回到童年时代的天真和热情,让人们通过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对世界进行观察、感知、记录和探索。对艺术图像的“观看”是视觉与心灵的统一,在快速图像消费的过程中视觉感知以暗含思想为前提,那种先前的审美经验促使人们对图像流行的方式加以判断。正如皮埃尔·布尔迪厄所言,“看的能力就是一种知识的功能,或是一种概念的功能,亦即一种词语的功能,它可以有效地命名可见之物,也可以说是感知的范式。一部艺术品只是对那些拥有文化能力(亦即可以译解符码能力)的人来说才是有意义的和有趣的。”[12]新媒体时代艺术图像以视觉诉求的强劲优势,通过造型元素对大众进行视觉化的刺激和影响,使大众对艺术图像消费逐渐成为一种审美习惯的习得,对新媒体时代良性的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这是因为,艺术可以更好地平复人们的内心,艺术可以让人远离功利。在当代生活这个图像的漩涡里,“观看”远胜于“相信”,这绝非仅仅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正是生活的本身。新媒体时代是被以图像消费的方式把握的时代,图像左右了我们的现实要求,甚至成为左右大众行为的潜意识存在。在艺术图像的生产与消费中,人们能够获得阅读图像的欲望与快感,并从中获得图像消费的某种意义。 三、艺术图像消费文化与大众生活 (一)图像消费文化 消费是自我精神和物质满足的途径之一。消费文化是伴随着消费主义形成于“二战”后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社会提倡消费至上,强调对物质的占有和消费,实现肉体和精神的满足。直至现在,大家所说的消费文化的概念基本上是在消费主义语境下来谈的。如果仅仅在消费主义语境下来谈消费文化那是片面的,是有误导的。在人类生态文化的背景下去研究消费,而且在社会良性发展的前提下来谈消费才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说,《中国百科全书》把广义的文化定义为“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将狭义的文化定义为“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消费文化是在消费过程中由各种元素组成的消费体系,这个体系表现出一定的消费理念、消费行为、消费方式等,并在人们物质和精神生产、社会生活以及消费活动中起着导向功能。 新媒体时代的图像消费文化则是在数字化语境中实现的这个消费体系,并且在消费过程中凝结着人们的心理、生理、意识形态、社会因素、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等智慧与劳动,是一个日趋完整的消费文化形态。新媒体时代艺术图像消费已经渐进式地融入了大众文化、流行文化,并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几乎覆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这个时代视觉审美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图像消费文化是社会互动以及社会各个层面相互交流的产物,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图像的社会意义的建立必须包括“创造—传播—接受”的逻辑过程。图像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从人类远古时期的原始图像到中古时代的认知图像、艺术图像,再到今天的数字图像,总是赋予它深刻的哲学意识并伴随人类的“创造—传播—接受”的逻辑思维而存在。人类早期的原始图像自从诞生以来就具有强烈的精神意涵,它的创造一方面是对自然简单直观的模仿,另一方面也较好地表达了原始社会的精神需求和原始心理。技艺虽然是人类超越自然,避免被自然吞噬的有力手段,但人类早期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神话思维,理性往往被弱化,总是赋予图像以神秘的力量,这也就是原始图腾的魅力所在,它直接对人类早期的行为和价值取向起着导向作用。对于艺术图像的创造无论是人类历史上的远古、中古、近古,还是近代、现代和当代,它的创造总是从自然现象中抽象出人类共通的那个“美”的东西。黑格尔谈论美的艺术,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高多少”[11]5。在图像认知阶段,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诸多哲学家对图像的“理和式”的结合有了非常广泛的研究。在艺术图像方面许多学者也建立了图像研究的专门学说,对艺术图像的内容及其意义转变进行了深入研究。 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语境下的图像由于生产的便捷和传播的迅速,图像通过快速的复制、拼贴与挪用以及范式的流行,对艺术图像消费文化产生巨大影响,有时对艺术图像的“观看”游离于心灵之外,使人们已经走不出图像的真实,有时能够获得的仅仅是纯粹的视觉感受。艺术图像在传播过程中会经历三个层面的认知,即视觉、感觉和知觉,这也是对图像消费中理念不断整合的一个过程,这个理念也会在各种艺术图像的呈现中得到充分的诠释和表达。 (二)艺术图像消费与大众生活建设 新媒体时代图像消费的便捷、直观、视觉化等特点,让人类产生视觉的观看依赖以及消费价值观念的转变,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导演了大众审美基于图像消费而产生的快感。图像消费潜移默化地积淀着大众把握世界的视觉认知,产生了视觉文化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革,对大众生活的审美习惯和艺术思维,朝向无厘头的发展及审美标准的快餐式接受。致使艺术图像消费流行性表面上看似是视觉文化产品市场表面上的不断繁荣与膨胀,而实质上则是图像的过度消费带来的视觉污染与大众生活中的不知所措—因图像的虚拟、真伪、复制、挪用、拼贴与讹传而使现实生活中的民众愕然。但从另外一个方面讲,图像消费与大众生活的关系确实推动了视觉艺术的文化产品的繁荣。表面上看,艺术图像的流行使艺术生活化、大众艺术化有了丰富的文化空间,但实质上,艺术图像在大众生活中的快餐式接受导致的将是视觉文化的“消化不良”,这对新时期审美文化的建构是不利的,在未来的发展中对文化自信的建设也是弊大于利的。从某方面讲,图像消费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先导,而且是在无声无息的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如果不能在图像消费与大众生活之间建立一个砥砺前行、富有情怀的系统工程,那将很难在新媒体技术如此强劲的今天获得文化的自信与令人向往的艺术图像品牌。有人说:“美国的好莱坞大片、微软芯片、麦当劳薯片,征服了世界。”岂不知这“三片”中蕴涵着强大图像消费文化的内涵,以及那个“三片”背后的文化自信。 当下我国图像消费文化日益繁盛,使得社会及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并成为重要的社会表达方式。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在图像消费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平面化、直观化,人与整个社会的节奏也变得像快速的马达,人们在生活中几乎没有驻足品味的时间。大众生活最能反映图像消费文化品味及意识形态,新媒体时代图像消费一方面丰富了大众生活,提高了大众生活中信息的传达,另一方面图像的良莠不齐也带来了视觉文化的信息混乱与审美低俗,所以亟待在审美要求上有一个能够引导大众生活的图像消费观念。这种观念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和谐关系,而且能够反映和承载整个视觉文化体系,逐步实现文化自信。 四、艺术图像消费的流行取向 (一)艺术图像消费的流行性与大众审美 新媒体时代艺术图像消费的流行已是不争的事实,流行背后所带来的问题却是大众对图像审美的盲从和主观审美的低下,也是当下图像消费文化存在的问题,但随着图像文化研究的深入,图像消费的流行取向正在趋于新的图像消费文化的建构,推动人们的视觉文化生活走出流行式的趋同性。事实上,流行的基本内涵就是相互模仿,它在形象上的外在表现就是趋同,缺乏有意味的主体。它所要着重呈现出来的不是消费者的个性需求与图像制造者的艺术化审美表现,这样就会使创作主体与消费客体,一起裹挟在流行的图像制造与消费中而失去自我,导致图像生产和消费的大众审美低下。并且在现实的消费环境中自我个性就趋于消亡或失去自信,尤其对于文化的自信将会在图像消费文化影响下的价值观导向下逐渐丧失。同时,它也极大地左右和影响着图像创作主体的创作心态,在现实的压力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很难实现创新,艺术图像生产与消费都会陷入一种流行趋势下的无奈。新媒体时代艺术图像的生产与大众接受的流行,正在充斥着当下人们内心情感的盲从和无处栖息,因此当下人们需要一种新的艺术形态下的图像消费及审美渴望,在新媒体时代获得一种新的审美愉悦。随着大众视觉审美能力的提高和消费心理的文化自信,其思想活动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图像消费的自主性和差异性也将不断增强,对图像消费文化的品质、内容形式和内在需要也将提出更高要求。 (二)艺术图像消费流行取向的内在需求 艺术图像消费的流行导致视觉图像的趋同化、大众化,以及模仿、复制、挪用和图像审美能力个性化缺失等等,但那也只是艺术图像被流行的现象,因为流行的积累必然要求个性化的生产和艺术化的审美。流行性会带来艺术图像消费的趋同,致使社会精英群体审美疲劳,最终必将导致图像消费文化新秩序的产生及艺术图像消费对新的生活图景的建构。 首先,艺术图像消费为市场经济服务,满足不同阶层的多方面的图像消费文化需求,以此来引导和改变不同阶层的审美价值观导向和社会意识形态。其实,图像本身也在不断地创造不同社会阶层的图像消费艺术形式,并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获得相应的视觉体验及审美情感的愉悦。图像与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新媒体时代就是一个图像占据文化主因的时代。艺术图像消费有着独特的经济价值,这种价值使图像创造新的视觉文化价值,正如段钢先生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图像,一种经济哲学分析的向度》指出:“图像产业成为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图像的商品化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这一时期,人类开始真正进入图像经济时代。……作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商品,图像经济将会更加深入地改变我们生存的世界,以及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增长。”[13]5 其次,注重在艺术图像消费文化中的审美素质的培养。对于图像消费中的审美素质,那就不得不从审美教育说起,审美教育是目前中国教育中比较缺乏的环节,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对艺术图像消费的审美素质,必须从教育开始。从启蒙教育到成人教育需始终贯穿审美教育,制定适时合理的教育方案及有效的实施办法。当然,审美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开展审美素质教育是需要有识之士深入研究的。 再次,艺术图像生产要逐渐满足精英阶层的消费文化需要,并不断地从文化审美的高度实现精英阶层个性化的图像定制,以此反过来刺激大众对图像消费审美能力的提高。精英阶层往往是引领时代潮流的中坚力量,也是这个时代的图像消费文化的反映,针对精英阶层的艺术图像生产,可能会成为大众图像生产的模仿对象,这样在精英阶层对艺术图像消费的不断更新,大众不断模仿中就会产生流行普世与个性创新的更替。第四,图像消费与媒介传播的融合。图像消费总是依据一定的传播媒介展开的,媒介是图像消费的载体。图像消费对新的生活图景的建构中要不断地研究分析媒介特点、传播优势等。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媒介不断更新,艺术图像消费文化体系中,图像的生产、消费与媒介融为一体,无论是消费理念、行为、方式还是消费环境都与媒介相关。 五、新的艺术图像消费文化的建构 新媒体时代艺术图像消费流行取向的内在要求是新的图像生活的建构,因为作为艺术图像消费主体的人,总有一种艺术情怀,心灵深处有着诗意栖息,会建立一种适应这个时代的新的艺术图像消费文化。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四僧”之一的石涛讲“笔墨当随时代”,的确,一个时代的图像当有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艺术图像消费也应满含时代性。所以,在思考新的艺术图像文化建构时,首先应研究的是新媒体时代的视觉文化特征。新媒体时代视觉文化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在艺术图像生产与消费物质技术上的数字化;二是在媒介传播上的交互性;三是快餐式的图像接受;四是审美模仿与盲从等。针对新媒体时代的视觉文化特征,变通艺术图像生产的方式,在艺术图像趋于流行性环境中积极倡导个性化、艺术化的图像消费,尤其在文化精英阶层首先实现艺术图像的个性化定制。 首先,以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去重新审视图像消费,尤其是艺术形象符号的生产、流通及消费的环节。新媒体时代是借助视觉媒介机器及其技术来“观看”的时代,“我们今天的视觉经验大都是一种技术化的视觉经验。世界通过视觉机器被编码成图像,而我们——有时还要借助机器,比如看电影的时候通过这种图像来获得有关世界的视觉经验。”[14]12在这样一个被图像生活充盈着的时代,人们把存在于其中的世界把握为视觉对象的视觉精神,而且这种视觉性对于数字化图像、媒介、技术有着深刻的依赖性。当代艺术图像消费过程中的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给大众带来的影响,是研究新媒体时代艺术图像消费的意义时需要思考的一个基本问题。 其次,艺术图像消费体系的建构与新的艺术语言的探索。艺术图像消费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审美环节是人生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的基本生存活动相比,审美环节是更高级的生存形式,所以审美生存是这个体系中重要的研究部分。对艺术图像审美的研究,传统文化中总是把精神愉悦放在首位,比如明四家之一的倪云林道出了文人画审美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再比如西方的康德认为,美是无功利性的,美感不涉及欲念。然而,新媒体时代图像占据视觉文化的主导地位,审美活动在最普遍的意义上却与身体感官关系密切。图像具有感官的直接性,它天然地指向感性体验,注重身体感官的愉悦。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使虚拟图像世界实现了人类身体感官的体验,在虚拟环境中艺术图像在交互中可以获得角色的互换。 新媒体时代艺术图像的语言形式在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相应的环境中体现为超凡的科技性,科学与艺术完美的结合,数字化编码的艺术符号、影像技术与虚拟世界的真实等等新的语言形式的产生与科学技术、时代需求密切相关,新的艺术语言形式的探索对艺术图像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另外,在新媒体时代,作为图像消费主体的人应该主动学习新科技,积极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把艺术与科学、视觉审美与图像消费统一起来,不盲从有自信。 新媒体时代图像消费已成为视觉信息传达的主流,以文字为主体的印刷时代已在不断地转换。图像的生产不仅呈现出在技术上的数字化、传播上的互动性,而且也体现了虚拟性、时空性、复制性、快速性等特征。图像的消费使大众视觉文化也取向于时间上的快捷与速度、视觉上的快感与体验。数字化与互联网等技术进步正在推动图像的生产与消费,并使之成为构架新媒体背景下大众审美的核心力量。当然,在新媒体时代视觉文化的交互性传播中,艺术图像消费作为视觉文化的先导,在流行趋势的簇拥与经济利益的裹挟中也会出现审美的低俗,“在新媒体时代,‘三俗’的确需要警觉,但其实不在于表现了什么,而是要在文化潮流的骨子里提防。而一般的表现还是以疏导来对待为好。其实新媒体时代最为俗烂的是对于人性根本的毁坏。”[15]“三俗”指的是媚俗、庸俗、低俗,这也是视觉文化消费中所要抵制的审美低俗的核心所在。图像消费与传播媒介是分不开的,新媒体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平台优势,它们得以相互支持。同时,也应深刻认识到视觉图像也能表达深刻的思想,可以成为一种视觉思维和发掘人的潜能的方式。当然,在新媒体时代艺术图像消费的流行与新的图像消费文化建构中,并不是一切都好,并不是一切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实,新媒体时代艺术图像消费所引发的问题更需要格外关注。 原文参考文献: [1]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J].国际新闻界,2008,(6). [2]傅守祥,应小敏.视觉文化的超美学:大众经验的重构与视觉感性的飞扬[J].现代传播,2007,(4). [3]刘冬梅“读图时代”与受众的读图心理探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7). [4]陈海燕.从“读时代”走进“阅时代”[J].出版人,2012,(10). [5]段炼.艺术学经典文献导读书系(视觉文化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薛可.新媒体:传播新生态构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7]楚小庆.艺术史研究中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视角及其阐释[J].江西社会科学,2011,(4). [8]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王德胜.视像与快感——我们时代日常生活的美学实现[J].文艺争鸣,2003,(6). [10][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著,姜志辉译.知觉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1][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2]周宪.视觉文化的消费社会学解释[J].社会学研究,2004,(5). [13]段钢.图像,一种经济哲学分析的向度[D].上海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5]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A].吴琼、杜予编著.上帝的眼睛[C].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