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在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合理运用
时间:2024/11/28 06:11:11 来源:《艺术百家》2018年第4期 作者:王恒昕 点击:次
内容提要:20世纪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在救亡图存的时代局势与历史背景基础上诞生,发展至今的美育已经是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往高校注重技术教育而轻视美感教育,导致高校艺术人才“技术有余而艺术不足”。因此,文章以中国现代美育的发展脉络为基础,强调美育要“回归审美”,阐述美育对高校艺术教育人才、艺术表演人才及艺术学理论人才培养方面的诸多裨益,并提出高校美育实施方法,彰显美育运用在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试图解决当今高校艺术专业人才的专业技术与艺术造诣不相协调问题,力争对专业技术、审美能力及艺术视野之间的有机平衡发挥作用。这不仅有利于完善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理论体系,更事关未来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前景。 关 键 词:美育/艺术学理论/艺术专业/高校/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王恒昕(1980-),男,汉,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哈尔滨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理论,艺术管理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阿多诺音乐社会学思想与中国当代音乐发展趋势研究”(项目编号:12BD027)阶段性成果之一。 美育是指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18世纪中期,席勒在鲍姆嘉通建立“美学”学科体系之后首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20世纪初,中国的现代美育思潮在西学东渐、中国社会转型、五四新文化运动等背景下诞生,它与学校艺术教育水乳交融,基本伴随了中国现代学校艺术教育观念形成与发展的整个历程。20世纪下半叶美育经历了“建设、曲折发展、停滞、繁荣”等跌宕起伏的发展时期。如今,美育作为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依托于国家教育政策的支持,在基础素质教育、高等教育甚至社会与家庭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美育尤其在高校培养艺术专业人才方面有着诸多裨益,以往高校注重技术教育而轻视美感教育,导致所培养的艺术人才“技术有余而艺术不足”,所谓“名师出高徒”,作为艺术教育事业中的传承力量,高校艺术人才的审美教育水平将直接影响下一代艺术从业者的专业素质。艺术专业人才肩负着引领中国艺术发展的历史重任,高校应明确开展“回归审美”的艺术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及审美创造能力,这是高校美育的最终目的及意义所在。 一、“回归审美”的美育 中国现代美育建立在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加之西学东渐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学术背景,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其最终形成了一种思潮。作为美育的现代化成果,中国现代美育思想来源于西方美育观念、植根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并深受其影响。康德强调人应该追求美,摆脱无穷无尽的欲望,成为具有教养的“文化道德”的人;德国美学家席勒首当其冲将美育作为独立范畴提出,他指出美育具有“培养人们感悟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的目的,席勒的“审美教育说”提出了美育使人们的精神力量和感性的整体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和谐。音乐美育与现代美育关系密切、相辅相生,是现代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提出将“文化中的音乐”作为音乐教育目标;美国音乐人类学家布鲁诺·内特尔认为“音乐应该作为文化来传授”;从音乐与文化之间密切的归属关系来看,“音乐美育”是具有文化意识的音乐审美教育。“音乐美育来源于并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美育’与‘审美’的观念,同时深受中国儒家礼乐思想文化传统的影响,形成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校音乐教育观念发展的主要内容”[1]7-1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丰富的文化艺术思想,音乐美育思想虽然在中国发展的时间较短,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有老子的“道法自然”,即以“自然”为美的美学美育思想,随后东汉时期“汉赋四大家”之一张衡提出了“天地和谐形式美”的美学思想,到了现代丰子恺提出“文艺审美教育观”,宗白华致力于核心美育课题“美学及审美教育何以改善人的精神状态、提升人的生命境界”的研究,将中国传统艺术作为核心内容,开发了美育课程。 中国“美育”的概念始见于蔡元培的《哲学总论》(1901),他认为美育的本质是情感教育,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1912)中,蔡元培认为美育并非是一种单纯的专门艺术教育,而是在全社会范围内所实施的一种普通教育,其目的应该是培养健全的人格的人。中国现代思想家王国维得益于德国哲学家康德“知、情、意”的心理结构三分法,在《论教育之宗旨》(1903)一文中论述了美育的功用与价值,将智育、德育、美育阐释为教育的三个部分,在之后关于美育问题的研究方面,他还借鉴了席勒《美育书简》中的部分观点。王国维文章《论小学校唱歌科之材料》,强调了在唱歌过程中,歌词之美和曲调之美是音乐审美的重要体现。他通过论述音乐美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阐明了美育具有独特而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与教育意义。这一时期的美育一方面通过学校教育中的艺术课程的开设而得以实施,另一方面也通过许多社团组织的成立得以传播。至20世纪30年代,由于流行音乐的冲击和救亡音乐思潮的崛起,音乐美育思潮逐渐走向衰落。20世纪下半叶“美育”依靠学校音乐教育稳固了其在中国教育界的地位,促进了艺术审美教育思想的诞生与发展。最初十年,在国家教育方针的大力支持下,美育以思想道德教育和艺术审美教育的双向有机融合为方法,使得当时的学校艺术教育呈现出健康的发展局面,之后20年分别经历了学校艺术教育地位下降的“冷落期”和文革期间的“停滞期”,在20世纪最后20年,学校教育事业逐渐恢复,美育伴随着艺术教育行业的发展又再度被重视,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关注。 21世纪初,国家教育行政厅颁布了对学校音乐教育工作指导思想的相关文件,其中,《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课标》)中提出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理念。从政策发展角度来看,《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政策的提出,进一步肯定了美育的社会价值和实用意义,它不再是一股思潮,而是国家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随着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地位凸显,当前在中国高校艺术人才素质教育过程中,多元化艺术教育和跨语境的艺术文化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艺术文化的地位提升使得音乐课程价值的内涵发生变化,拓展了美育的研究视角。西方一些国家的艺术教育的目标也由“技术”“美育”逐渐转移到文化的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方面。 在错综复杂、急剧变化的艺术文化环境中,艺术的审美标准早已经有所改变,特别是21世纪的现代艺术似乎已经没有标准可言,艺术的概念被泛化,审美性不再是评判一件艺术作品的唯一特有属性。反传统的现代派艺术家们重建了艺术的评价体系,在观念上将传统概念中的“丑”转化成为“美”,于是杜尚的《泉》、凯奇的《4分33秒》成为当时具有时尚气质和艺术价值的反艺术作品代表。“艺术是我们觉得它是艺术的东西”“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艺术就是艺术家做的事情”等等现代艺术观念的出现,标志着艺术再无标准可言,甚至人人都可成为艺术家。这不仅影响了艺术创作领域,其本质上更是动摇了传统美育的地位。无独有偶,近年来中国的艺术文化领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文化产业表现得尤为突出,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娱乐化、奇异化和艺术内容的通俗化、快餐化、碎片化导致大众审美的趋同,这一趋同体现在审美观念单一、审美水平低下及审美缺失等诸多方面。一些音乐综艺节目为听众灌输“大嗓门式的高音”“感人至深的悲惨身世”“咖位决定影响力”等背离音乐本身价值的评价观念,音乐商业化市场中音乐过分产业化,虚假的个人崇拜不断误导大众的审美取向,这些并不利于高校艺术人才的多元化健康发展。 高等教育阶段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时期,艺术专业院校大学生是未来艺术文化事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专业水平与审美视野将决定未来中国艺术的发展走向,培养艺术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同时树立其具有哲学判断力的审美观念。审美性是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艺术应该以其是否具有审美性为存在前提。为了更加透彻地剖析音乐形象,解释音乐行为,挖掘作品背后所蕴涵的文化内涵,艺术专业教学不能单独停留在作者介绍、作品概述、曲式结构分析等程式化内容方面,“以审美为中心”的美育应采用文化研究的多元视角,呈现出具有文化意识的审美教育。“回归审美”的美育是在当今人们普遍审美缺失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它的意义在于“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培养学生拥有客观的艺术价值观”,“接纳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并有能力辨别“美的艺术”,以艺术的审美性、形象性、“自律”与“他律”双重属性作为艺术的首要评判标准,“以美塑人,以乐化人”,这是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观念归属前提,更是中国艺术事业与文化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 二、美育为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带来诸多裨益 20世纪的中国艺术教育沿着从“美育”到“艺术审美教育”再到“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教育”的思想脉络发展。然而,它并没有完全按照西方审美教育哲学的思想路线前行,而是依托于国家教育部政策而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以艺术门类中的音乐为例,《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简称《课标》)是21世纪初“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学术争鸣背景下学校音乐教育工作的研究成果,《课标》明确了音乐课程“观点鲜明、层次清晰、相互关联、完整统一、易于广大教师领会、掌握并运用”的基本理念,提出了音乐课程应具有“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等价值取向。在高校音乐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的“以审美为核心”是相对于“以知识技能为中心”而提出的,“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美育并非否定知识技能传授的客观重要性,而是弥补了以往过分强调填鸭式的音乐技术教学而忽略审美能力培养的不足。一般来说,艺术技术能力可以被理解为各艺术门类的技艺水平,但并不意味着艺术专业仅仅包含艺术语言的掌握,美育更是塑造高水平专业艺术人才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马克思美学思想认为,“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里所谓的“懂音乐”是建立在具有良好音乐基本素养的基础(如具有对音高、节奏、音色、旋律、和声等音乐语言较为准确的感受或表现)之上,加上经过科学的美育所培养出的一种对艺术的感知和创造能力。美育为大学生培养表演技巧或教学专业技能以外的审美能力,它以美的规律、道德要求、社会功利等标准的划分作为大学生审美教育方式的依据,全面培养综合性、专业性、创新性艺术人才。 高校艺术教育培养了幼小、中学及大学的艺术专业师资,美育将有益于艺术教师构建开放型教学方法,认知课程目标,把握课堂内容,树立客观的评价体系。如“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美育思想明确了音乐的审美特性,使音乐教师清晰地认识到教学目标不应该只是传授音乐表演技能和音乐理论知识,还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大学所培养的音乐师资力量,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一方面需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包括音乐表演水平及音乐教学水平,相比而言,音乐教学是基于良好音乐表演基础之上的更为重要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还应该具有广阔的教学视野,选择性地掌握其他音乐学科中科学、合理、适当的教育资源,如对音乐美育中重要的音乐文化的认知,良好的音乐文化背景将有利于音乐教师整合教学资源,以音乐本体以外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内容,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培养了歌唱演员、演奏家等职业性的音乐人才,相比音乐教育专业的综合性教师技能培养,音乐表演则更注重专一性的表演技巧训练,但无论是音乐教师还是音乐演员都必须具有艺术审美能力。每个人受到的文化艺术修养、天赋差异、审美偏好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审美心理活动的复杂程度不尽相同,但审美活动基本都是由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及审美情感因素融合交错的客观审美心理现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以音乐艺术为媒介,向世人展现音乐的艺术之美,首先学生必须自身可以感受到美,进而以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为基础,通过审美想象感受这一高级的审美活动,采用音乐表演方式为听众创造音乐美感,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最终让作为审美主体的听众理解音乐作品。美育可以培养声乐表演专业学生理解声乐作品文化内涵、准确掌握歌词含义、清晰表达人声美感的能力,以情感人、声情并茂地将声乐艺术的旋律美、歌词美、声腔之美展现出来,提升表演水平。美育还能培养学生的内在艺术文化底蕴,增强艺术情感爆发力,在引导性、启发性等西方艺术教育理念影响下,中国近年来艺术教育突破以往单一性的讲解示范,学生在表演和表现时的肢体语言并非是形式化的动作展现,而是在长期的艺术审美教育感染下自然流露而出的情感表达,从而体现出较高的专业水平。 纵观人类音乐史发展历程,关于音乐的理性认识从来没有停止过,西方古希腊时期的毕达哥拉斯学派重视数学,企图用数来解释一切,他们认为数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在“万物皆数”的观念影响下,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音乐数理特征研究。后来,赫拉克利特提出了“永恒的活火”这一西方音乐的理性精神,它既包含了积极进取、不断创造技术表现手段和方法的“努斯”精神,又包含了代表规则规范、逻辑理性的“逻各斯”精神,这种基于实践又上升到理性思考的哲学观念,正是艺术学理论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而美育也是艺术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的产物,发展至今,它不再仅是一种教育思想,更是一种人才培养的视角,具有文化意识的美育所涉猎的文化内容极其丰富,赋予艺术学理论相关专业在教学内容方面更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音乐美育的发展过程中,美育由最初的用来辅助德育的功能转变为探讨音乐的本体价值和审美功能,再到21世纪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美育有利于学生掌握必备的艺术美学理论,通过艺术美学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基于艺术感性实践基础之上的理性思辨,在科研方面增加文化视野的研究方法和观察视角。 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的《美育书简》认为,完善的人性是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和谐统一,资本主义现代文明造成了人性的分裂,造成理性冲动(形式冲动)和感性冲动平衡的失调。某种意义上,为了复归分裂的人性,人在审美境界中通过审美状态有希望恢复理性,成为道德的人。基于此可以了解审美与人格及道德情操的密切关系,席勒美育学说中的审美教育的社会功能化,影响了中国20世纪初现代美育与德育二者之间的关系。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思想认为音乐具有修身养性的作用,包括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音乐艺术思想,大体遵循着同一个历史逻辑,艺术仍然是具有思想的社会工具。作为德育的有效辅助手段,美育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发挥着辅助道德教育的功能,这也是根植于传统而被认可的。比如在学堂乐歌时期的“音乐启民”思潮中,美育作为社会工具,以学堂乐歌作品为载体传播集体意识,宣泄集体情感,美育的功能并不突出,相比而言,艺术的教化功能十分明显。时至今日,对学生的道德教化作用仍然是美育的功能之一。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强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以中华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为条件,这充分证明了国家的繁荣不仅仅是经济繁荣,更要将中国文化立足于世界多元文化语境之中,实现文化输出、文化振兴,避免以牺牲文化代价去发展经济,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兴。高校美育促进中国传统音乐传承和发展,可以弥补艺术专业人才普遍存在的传统文化缺失、解决其民族文化自信不足的问题。 总体来说,美育为艺术教育专业学生开阔教学视野、提高教学水平,为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培养审美感知能力、提升表演水平,为艺术学理论专业学生打下夯实的理论基础,提供艺术本体之外的研究视角,美育更能培养学生的情商,树立健全的人格,加强人际沟通能力。高校美育培养大学生传统文化自信,增强其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对高校艺术乐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有着诸多裨益。 三、多元文化审美视野下的高校美育实施方法 多元文化孕育了多元的艺术形式,衍生了色彩斑斓的多元艺术文化,为人们开拓了多元文化的审美视野。音乐理论家、艺术教育家廖家骅认为音乐审美教育无论在实践还是理论方面的哲学思想是集体的智慧成果,是长期的音乐教育实践受到多元审美文化的影响,彼此交融、渗透,共同进步发展而产生的。所以,高校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在这一视野下确立适当的美育实施方法,至少应该从“多元艺术文化教育”“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艺术审美价值观念的建立”及研发数字化艺术美学课程等方面入手。 (一)开展多元艺术文化教育,加强艺术文化认知 “多元文化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当下流行的多元文化,起初是由multiple和culture两个单词组合而形成的。”[2]175-176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了艺术文化彼此交流与融合发展,使得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艺术无国界,它不受语言的限制,各种艺术形式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融合,相互作用,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种类,逐渐衍生出许多新的艺术形态。如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风格作品,就是典型的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人们耳熟能详的有周杰伦的《青花瓷》、龚琳娜的《忐忑》、萨顶顶的《万物生》等等,都是音乐融合的佐证。艺术的融合发展影响了艺术教育,尤其高校在培养艺术专业人才过程中的教学必然渗入多元艺术文化,这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本土艺术文化认知,更能调动其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艺术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包容心和审美能力。 在高校艺术教学中运用多元艺术文化是艺术教育史的必然发展趋势,时代的变化改变了学校艺术教育。20世纪20年代新式学校的诞生,打破了以往的音乐教育模式,其有力佐证便是学堂乐歌的诞生。学堂乐歌大多以国外曲调为基本素材,配以中文的歌词,从而形成一首新的作品,例如以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的曲调和日本《旅愁》歌词为母本创作的《送别》,至今仍是久为传唱的优秀作品。诸如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在流行音乐领域,邓丽君早期好多作品都是日本作品的中文版本。当前所能听到的流行音乐作品,有很多是多元音乐文化融合的产品,我们无时无刻都在接受多元艺术文化教育。 国内外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孕育了色彩斑斓的民间音乐,为高校在地域艺术文化教学内容方面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陕北的信天游、青海的花儿、藏族的囊玛、蒙古族的长调和呼麦、***的木卡姆、云南贵州地区的侗族大歌及山西的民歌等等,这些都是极具地域性特征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国外的如日本的能乐、美国的爵士和布鲁斯、印度的拉格、苏格兰的风笛等等都是优秀的世界民族音乐形式。美国卫斯理安大学民族音乐学教授郑苏女士在2001年来华讲学时曾一再提到:“世界音乐在21世纪将占据全球音乐文化的主流,从而取代20世纪西方艺术音乐。”[3]如今,这种世界音乐的发展局势总体朝着乐观的方向发展,随着中国当代艺术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在教育观念上不断突破以往的思维格局,由中西关系的二元论转向全球化,更加凸显人类多元艺术的重要性,逐渐树立了平等交流、并存共荣的多元艺术文化观,地域、民族、风俗习惯、社会背景差异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审美习惯和审美价值观,这是历史长河中人类自然的美育结果。 (二)培养艺术审美能力,建立“相对艺术审美价值取向” 学生通过艺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可以培养艺术审美欣赏能力和高水平的专业素养。一般来说,高校艺术专业是以艺术专业技能传授为主体,附加道德素质教育及文化素质教育,目的是培养具备优良综合素质的人才,其中专业技能的主体地位是普遍被认知、被重视的,它是培养艺术人才的基石。艺术专业技能可从认知、感悟、表现与升华四个方面理解,认知即艺术表现技巧的学习(在音乐专业中表现为识谱、听音、演奏演唱技法等),感悟是指在学习科学的音乐表现技巧之后要沉淀、理解并掌握专业技巧的实质,表现是指运用学到的艺术专业技巧和感情处理方法将艺术展现出来,而升华便是经过认知、感悟、再现这三个基本过程之后而形成的艺术审美能力,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科学有序,循序渐进。 关于审美价值取向建立这个问题,普遍被认为是文化审美的问题,而实际上它涵盖不同生态圈的社会、不同生态文化的民族以及不同制度下的阶级的艺术审美问题。就音乐艺术而言,应该为音乐专业学生树立开放性、包容性的审美价值观。文化进化论是19世纪人类学理论的一个学派,是19世纪后半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学术思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不仅影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还影响了社会科学。法国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生物进化论的基础之上,使社会学与生物学联姻。从而得出了结论:“社会现象是与物理现象一样从属于同样的规律”[4]83-84。但是后来这种人类进化理论视野下的文化单线路发展遭到了质疑,音乐界文化霸权思想——“欧洲音乐中心论”的地位受到动摇,暴露了以文化进化论为认识论基础所构建音乐文化价值观念的弊端,凸显出其具有线性范式的不公平性,从技术层面对文化事项进行剖析,采用“同一性”原则加以判断具有片面性。因此,对于久居霸权地位的西方文化理论的种种反思,催生了反思的种种文化理论,其中文化相对论的影响巨大而意义深远,可谓独树一帜。 文化价值相对论,同样是人类学理论的一个学派。其中只是文化必须一直根据其本身的标准来估价的观点,称之为文化相对主义。即每一种音乐形式只能用它本身所从属的文化价值体系来评价。文化相对论价值观成为了民族音乐学的思想核心,在多元文化视野中,从音乐产生的文化背景来考察其独特价值。不同于西方音乐史观及技术理论观念的文化进化论,文化价值相对论积极地肯定了世界各民族音乐的文化特质,并促进了世界民族音乐彼此间的融合与交流。20世纪80年代文化相对论进入中国,改变了人们对传统音乐价值的认识,对国家音乐文化政策的制定和国民音乐教育体制的改革已经逐渐产生深远的影响。文化价值相对论的提出影响了作为审美主体人的审美趣味、审美态度、审美理解及审美评价等,也决定了美育的民族性、社会性及阶级性等文化属性,每一种民族艺术的特色艺术美,是以审美价值取向作为支撑而体现的,“相对艺术审美价值取向”的建立,是多元文化审美视野下的高校美育的目的。因此,开展多元艺术文化教育、加强艺术文化认知、培养艺术审美能力、建立相对艺术审美价值取向共同组成了高校美育的实施方法。 (三)借助“互联网+”模式,研发数字化艺术美学课程 “互联网+”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一方面是指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是指通过互联网化完成行业升级。2012年11月,于扬在国家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中,首次提出“互联网+”的理念,“互联网+”公式应运而生;2015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同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6年5月31日,“互联网+”入选《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成为十大新词和十个流行语之一。“互联网+教育”或“教育+互联网”是教育资源的线上交流、整合与共享,是大数据时代教育向前发展的必然历史趋势。自“互联网+”的概念被提出以来,互联网这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工具被赋予更多的应用可能。 西方艺术美学理论和美育实践、中国艺术美学思想和艺术传统是20世纪中国美学学科的理论建构的母体来源,美学研究的基本课题就包含了美育。探讨高校美育实施方法,离不开高校艺术美学学科理论构建及课程研发,数字化艺术美学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必修课程。艺术美学课程创新为美育提供具体的实施平台,基于“互联网+”这一新型方式研发数字化艺术美学课程,不但拓展了以往艺术美学的课程资源领域和课程传播途径,而且为美育在高校得以顺利开展、提高艺术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供了具有时代意义的技术支持与保障。美学对于高校美育的价值在于通过数字化课程研发,开通020线上、线下双渠道课程实施模式,建立基于高度文化内涵和合理化规划基础上的艺术审美教学机制,试图解决在当今高校艺术专业人才的专业技术与艺术造诣相协调问题,起到专业技术、审美能力及艺术视野之间的有机平衡作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补充新的文化给养,赋予新的文化内涵。 此外,中国美育的理论基础夯实,学术思想百家争鸣,围绕其研发的教学资源丰富多姿,高校应立足美育以往的发展模式、理论重点及实践经验进行系统研究和全方位的综合开发的实际情况,从而在“互联网+”视野下研发数字化艺术美学课程,为美育在高校的运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创新思路,研发出符合“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数字化艺术美学课程,在当代大众文化艺术的强烈冲击下,使“美的艺术”不仅能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交接,还能最终形成艺术文化传承的自觉机制,促使整个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在历史发展中具有更大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延续性。 (四)植根于传统,依附流行文化开展美育 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长黄翔鹏先生认为“传统是一条河流”。世代祖先创造并传承了有形或无形的、物质及非物质的各种文化形式,而传统音乐正是在这条长河之中沉淀的艺术文化财富之一。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产物,艺术自诞生之日起便受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制约及影响,它以艺术对象为媒介,以社会时代背景为自身发展的前提,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为艺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使得传统艺术被岁月尘封,被人们日渐遗忘,时至今日,大部分传统艺术以非物质的形态存在于文化之中,有的任其生长自生自灭,有的则依附于流行文化如同“寄生虫”一般寻求生存空间。美育在中国的现实意义便是传承传统艺术文化,所以当今传统艺术以选秀、综艺、电竞手游、网络小说等新兴流行文化为生存土壤,美育也应该依附于流行文化得以开展。在二元论思维的约束下,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似乎处于双方的对立面,但殊不知,人类的文化发展史便是一部文化革新史,确切地说,传统艺术与流行艺术并无明显的鸿沟,而是一脉相承,各有所长。在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要么改革创新,要么自然淘汰,但无论如何都离不开传统的母体。美育在当今流行文化语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没有美育,人们将很难甄别流行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没有流行文化,美育将脱离现实生活,无法真正起到其引导、教化的实质性作用。 大部分青年人对于流行艺术青睐有加,对于传统艺术嗤之以鼻,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高校在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更应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美育的开展显得格外重要。依附流行文化开展美育具体表现在:以传统艺术文化教育为基石,注重大学生的人文关怀,通过课程改革与创新寻找美育在流行文化语境中的开展方式,以当前社会流行文化作为美育的素材,以流行艺术形式作为美育的载体,培养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使其开阔艺术视野,尊重艺术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使学生明晰音乐的历时性艺术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文化修养。艺术创新的成功基础是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突破,传统艺术的价值也正体现在基于其发展起来的新艺术的影响力。就如同美国学者保罗·罗宾逊说的那样:“如果对创新没有一个开放的态度,艺术将会变得愚昧可笑和机械呆板……但如果不尊重传统,艺术就不可能一脉相承,也不能与前人的艺术成就达成创造性的结合,这是所有成功的发明必不可少的立足点。作为维持社会秩序并赋予社会活力的艺术,必须在传统与创新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 综上所述,美育在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以世界文化语境中的艺术与文化的关系为视角,以美育与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关系为切入点,可见美育对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诸多裨益,在多元文化视野下探讨的美育实施方法,最终目的是强调美育在高校艺术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希望能立足于世界多元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视野,尊重并保留艺术的“审美性”这一根本属性,使“回归审美”的审美教育借助“互联网+”模式在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层面上有所突破,有所成就。美育的发展更应该以传统为基石,依附流行文化,借助其表现形式,提高艺术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彰显美育在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原文参考文献: [1]代百生.“音乐美育”的内涵与实质[J].美育学刊,2012,(4). [2]王吟.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J].科教文汇,2015,(9). [3]黄凌飞.对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艺术院校如何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2,(1).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艺术社会学三型及其“本质”疑难
- 下一篇:艺术自律与审美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