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这几天的话,可能很多人想看《我是路人甲》,都是为了去听一听“流星的声音”吧。当然,“流星的声音”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听到的,毕竟我们都不是梁朝伟啊。那我们能听到什么呢? 梁朝伟在《我是路人甲》中找到共鸣,可能是因为他本人就做过路人甲。但是尔冬升可不是路人甲,年纪轻轻进了邵氏,第一部电影就有“角色”了(注意不是“群众”也不是“特约”哦,这俩词儿看完电影就懂啦),没过多久他就是帅翻天的“三少爷”,是跟余安安高调恋爱的大明星。少年得志风头无两啊。那么尔冬升拍这部电影,哪儿来的灵感呢?他说过,横店是他很熟悉的一个地方,只不过当他注意到这些年轻的横漂们,并且发觉有戏可做时,小宝已经是年近六旬的尔导了。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尔冬升在横店做了大量的访问,不难看出他听到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于是在134分钟的电影中,他把很多听来的故事塞进去,塞啊塞,感觉还是不够满,剪啊剪,越剪越心疼。也正是因为这深厚的田野调查基础,《我是路人甲》体现出一种模棱两可、真假难辨,乃至于自相矛盾的精神气质。故事是听来的,真实度会不会打折?深度会不会打折?饱和度会不会打折?就像影片一开始,来自东北雪乡的男孩万国鹏跟家人抗争,每一句台词都很着急地在铺陈人物背景;就像万国鹏来到横店之后,三轮车夫像导游一样背诵着横店的各种发展数据,怎么听都不像生活中会出现的人话。再加上演员们真的不怎么专业或者说太不专业,就好像我们初中学英语时老师让同学上台表演情景对话一样,让人感到无比的别扭。 别扭了一会儿,随着万国鹏横店生涯的逐步展开,横漂一个接一个地登场,模棱两可的地方就越来越多了。你分不清哪些段子是在横店真实发生的,哪些是尔冬升为了故事性而杜撰的。搞不清那些横漂私下里是不是也像镜头中那么生硬地说话,有些台词引发的笑场是因为表演太拙劣还是情节真的很幽默。不过慢慢地,就习惯了。因为横店就是这么一个真假难辨的地方:戏都是假的,窘迫的横漂生活或许才是真的。你也不能要求路人甲们像梁朝伟周迅黄渤那样去表演,因为他们就是路人甲啊。 接近尾声的时候,电影的主题也变得模棱两可了。尔冬升说他拍这部电影是为了让漂泊在大城市中的年轻人们更勇敢一些,这不就是现在大家越来越膈应的心灵鸡汤吗?天啊,求你了别这么一本正经地跟我谈什么梦想,难道你是汪峰老师吗?但是把电影看完,扑面而来的又是一股强有力的“然并卵”精神:说了那么多,然而并没什么卵用。这在电影里徐小琴的口中也说出来了,一群男人在餐厅里声泪俱下地侃了半天人生,她边刷碗边挤出一句:事情,怎么说都没用,得做。 跟《中国合伙人》很不一样,《我是路人甲》中没有一个走上人生巅峰的幻象。这简直干得太漂亮了。横漂们所谓的“梦想”或许很唬人,但推动电影情节发展的却是有时候跟这个梦想构成矛盾冲突的“业余生活”。人不可能24小时不停地工作拼搏宏图大志,要吃,要住,要恋爱,要生孩子,或许还会要离婚。以励志为宗旨的文艺作品浩如烟海,但是没有任何人有资格随随便便就许诺一个年轻人,只要你怎样怎样,就一定会获得什么。看起来更高级的做法是,告诉你这一切其实大家都懂大家也都在承受,别难过了因为日子是不会那么容易就好起来的。这真的是最不讨人厌的一种安慰。 “新人总会觉得自己会怎样怎样,后来都是后悔的。”王婷对万国鹏说,“不过也不一定,你自己感受吧。”生活中的万国鹏已经成为了尔冬升电影中的男主角,但是没人知道他会不会变成下一个王宝强。我们也不需要那么多的王宝强,一个就足够闹腾的了,又当道士去下山,又要大闹天竺的。如果延续全片的“然并卵”精神,万国鹏的微博ID叫“碗锅盆”,连个V都没加,粉丝也只有静悄悄的二百多人——其实这样也没什么不好。不光是当演员,哪一行不是前赴后继周而复始江山代有人才出能有几个是马云?你说对不对。 散场之后的路上再琢磨一会儿,尔冬升这回做的到底对不对好不好?《新不了情》时的尔冬升是老气横秋的,但《我是路人甲》却青春洋溢。影片用奔跑和舞蹈作为情绪嗨点,够爽够劲儿。不过万国鹏和王婷谈恋爱时的大俯拍镜头,还是让人想起了站在楼下的刘青云。《旺角黑夜》时的尔冬升是冷酷决绝的,但《我是路人甲》却有一个老人家看年轻人时的宽厚。不过万国鹏被地头蛇胖揍时王婷在一旁哭喊别打了,还是让人想起了当年很青春还很漂亮的张柏芝。你看尔导还是有迹可循的。至于爱情线的处理,有人可能觉得俗了。不过小团圆就一定是俗,非得死光光才够酷吗?不见得吧。 往小里说,横漂生活这个主题还是睿智的,论情怀卖得上价,论诚意也拿得出手,起码别人还没想到或者没做出来,他们都趴在网络文学论坛上找IP呢。往大里说,横店就是个微缩中国啊,三六九等、五光十色。回到尔冬升所谓的初心,电影中的漂泊感和失落感,恐怕在北上广这种地方也遍地都是吧。于是,这似乎又将是一部见仁见智的电影了,命门就在于,你是路人甲吗?或者说,你愿意承认自己是路人甲吗? 文/猕猴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