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谈到昆曲保护,人们不禁想起“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推陈出新,传承发展”,但是抢救保护和发展创新并非一回事。您如何看待存在于昆曲保护与发展间的矛盾? 柯军:昆曲具有遗产和艺术两个属性。所谓遗产,意味着用考古的方法与精神,将昆曲视为文化遗产,不创新、不发展。譬如说,不要以为齐白石的画很简朴就添几笔,不要以为《清明上河图》太长就剪一刀,传统就是传统,我们不能在传统上任意发挥创意。而艺术的属性则不同,它是一种探险,我们需要发掘昆曲在当下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我们不仅要创新剧目,而且要传承传统折子戏,一方面要保护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要发展创新。如,2010年世博会期间,我们在日本馆与能剧团合作演出《朱鹮的故事》,半年共演出6624场,观众达388万人次,广受好评。不论是作为遗产还是艺术,昆曲都需要不断地传承、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如果用考古的方法看待文化遗产,是否会让活的艺术僵化呢? 柯军:昆曲并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它有生命,需要传承下去。但是,在向昆曲添加新元素时,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甚至变得不伦不类。创新要在新的方面做新,甚至可以把新的方面做旧,但是不能把旧的方面做新。把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东西放在你面前,你可以把灯光照亮一点来突显它的存在,也可以对其作出多种多样的阐释,还可以去做复制品,但你不能在原物上改造,不能融掉它重新再做一个新的。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如何评价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2005年,江苏省昆剧院的“精华版”《牡丹亭》曾与其同一天在南京演出,创造了“两枝牡丹的对垒”。 柯军: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在传播方面做得非常好。在他的策划下,昆曲实现了时尚化、国际化、青春化和专业化。尽管“青春版”《牡丹亭》可能还不是很成熟,其剧本、表演和唱腔等都存在一些不完美的地方,但白先勇在吸纳古典美学的同时,加上现代传播效应,把昆曲的传播做到了极致。《牡丹亭》向来是江苏省昆剧院的看家戏,当年“青春版”《牡丹亭》应邀来南京演出时,我下决心选择同一天,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演出我们的“精华版”《牡丹亭》,同样也座无虚席,成功地把转制改企后的江苏省昆剧院第一次推向公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