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艺术学理论 >

从英国皇家歌剧院的演出看中国舞美创作的不足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文艺报 杨鹏 参加讨论

日前,笔者在高级舞台技术与管理培训班接受了近两个月的学习,可谓收获颇丰。培训班是在英国文化协会的支持下,由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国家大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共同举办的,以培养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舞台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为目标。
    从英国皇家歌剧院的演出实践说起
    观众走进剧场观看演出,所依靠的载体是舞台、音响以及其他重要辅助设施。可以说,舞台是剧院的核心。世界上,但凡是运作比较成熟、艺术程度较高的剧院,大都在舞台演出上有系统、科学的规划与保障。现就以英国皇家歌剧院的演出实践为例分析。
    英国皇家歌剧院每天上演两部剧作,每晚都有不同的演出可看,笔者不禁产生疑问,甚至怀疑演出的可行性。众所周知,歌剧的舞台大都异常复杂,别说一天演出两部,就是每天演出一部也很难操作。但是,经过讲解和现场实际观摩,笔者的疑惑消失了。
    首先,体现在舞台的布景转换上。为了解决歌剧演出换景的时间,英国皇家歌剧院在舞台平面上建了同九块演区一般大的平台。平台由九宫格的形式拼成,依靠蓄电池充电驱动平台平移。每一个戏的场景都是在地下室用隔音门隔好后在地下组装,然后升到舞台平面。哪个戏当天演出,就把哪个戏的场景放到主舞台上。不演的平台则放到其他位置待用。一般情况是,先把第一天晚上演出完的场景平台移开,然后再将第二天要演出剧目的平台移到主舞台上。
    英国皇家歌剧院的演出场景都做的非常巧妙,经常是一景多用。所有布景都围绕着轮换演出来设计。比如在制景方面,制景工厂都有和舞台一样大的制景空间。舞美设计在工厂里看效果,给拆分的景编号,称重量。制作完成后,所有的景拉到舞台上不用任何修改,这样就节省了时间和资源。这与我们国内的做法不同:现在好多国内的剧场是把舞台当成工厂用,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弱。
    其次,体现在演员的选择上。歌剧和芭蕾舞的表演对主要演员的声音和体力都有很大的挑战,演员最多一周只能演出三场,并且不能连续演出。采取轮换演出,对演员的声带和体力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也能使每场演出的艺术效果达到更加完美的状态。英国皇家歌剧院就是这样做的,而目前国内的国家大剧院也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主动与国际接轨:一般的歌剧演出都有两组主要演员进行轮换,保证了每次演出的质量。
    大制作不等于伟大制作
    感受到英国皇家歌剧院科学、完备的制作、管理模式,笔者开始思索当下国内戏剧演出、制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了世界领先的剧场建筑、剧场设施,但是我们的戏剧、歌剧创作与世界还有不小的差距。仅就舞美来看,首要的问题就是缺乏与国外的交流,这主要是创作理念、创作思维上的交流。我们的舞美过多注重在舞台漂不漂亮、华美不华美上下功夫,追求精美、华贵、典雅、大气,但殊不知,美并不是衡量舞台美术的惟一标准。舞美制作的成功更主要看舞台切换和戏剧情节之间的配合,是否与舞台演出内容相贴切。每个舞台场景都像是一盘“菜”。一场演出一共用几盘“菜”?这是需要巧妙搭配的,需要舞美设计者的智慧和灵感。总之,既要有出人意料的变化,又要让变化合情合理。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是,国内好多演出团体都标榜自己是大制作,以大制作为荣,以大制作、贵族化、景观化为创作方向,造成灯、服、道、效、化无不奢华。然而,几百万的舞台布景、道具,却仅仅演出两三场就草草收场,长期储存在仓库中。还有些舞台设计不考虑剧场演出实际,盲目烧钱、制作,导致演出只能适合在某一固定剧场上演,很难进行巡回演出,无法取得商业效益。虽然这些演出大都得到政府财政的支持,但是却对艺术产生了不良影响,使舞美创作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大制作不等于伟大制作”,英国皇家歌剧院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范例。
    英国皇家歌剧院的收入中70%是票房收入,30%是政府补贴和企业赞助。剧院的工作计划一般会提前三年做,具体安排要复排的戏和新创作的戏的演出任务。与演员的沟通、合同也会在提前一年半的时间办成。按常规来看,英国皇家歌剧院一年要演出25部歌剧和20部芭蕾,其中会有一定比例的新创剧目。严格按剧目分配成本预算进行成本测估,新排剧目要比复排剧目费用高一些。因此,剧院会把演出完毕的舞台布景保存起来,以便进行下一次演出。如果重演时就能利用现有的舞台背景、服装和道具,而且只需要稍微修理维护,那么,演出就能削减成本,扩大收益。如此看来,大制作并没有错,与艺术成就高低也不成正比。只要能做成本回收,实现艺术审美与市场票房效益的双赢,大制作也能带来大收益。国外有很多为巡演演出专门做演出景的机构、部门,实际上,巡演上百场,舞台布景的费用已经降到很低了。
    近些年,在大制作之外,我们也看到一些剧目以简洁为尚,追求空的空间,在空灵、写意的舞台上创造了戏剧艺术之美,显示了戏剧创作者驾驭舞台的能力。比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李白》、以色列卡梅尔剧院的话剧《安魂曲》、莫斯科艺术剧院的《樱桃园》等,舞台布景都非常简单,装台时间也只需一到两天就可以全部完成,而且在绝大多数剧场都可以完成演出,并能达到最佳的演出效果。这也为当下的舞台创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可以预见,简洁、写意的舞台观念将成为当下和今后一个时期舞台创作的特点和趋势。
    舞台创作需要在横向交流中拓展
    艺术创作不是封闭的,世界艺术都是在开放、包容中向前发展、革新的,戏剧艺术也不例外。戏剧发展史上但凡有成就的编剧、导演、舞美设计都是在吸收、融合他人的艺术之长中发展自己,形成各自风格的。如布莱希特、梅耶荷德就在中国戏曲中发现了写意性的因素,将其融入到西方的戏剧舞台上,带来了导演美学观念的更新,确立了各自演剧的体系和风格。舞台美术创造也是如此。
    舞美设计既需要向历史“寻根”,在与历史的纵向交流中吸收精华、寻找灵感,也需要在横向的交流中拓展自己的创作视野,提升艺术理念,创新艺术思维。目前,我们国内戏剧在这一方面还有所欠缺,缺乏与国际的交流。2006年,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曾邀请张艺谋及其团队导演歌剧《秦始皇》。众所周知,大都会歌剧院是美国如今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歌剧院,也是最能吸引全球艺术家的剧院之一,伯恩斯坦、卡拉扬、梅塔和斯托科夫斯基等指挥大师都在这里指挥过。邀请张艺谋加盟,可以看作中国艺术家走出国门执导戏剧创作零的突破。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国外知名院团演出的运营理念。他们邀请国际知名导演、设计团队为本剧团制作剧目,一方面在宣传上扩大了影响,另一方面,更为主要的是给表导演、舞美设计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提供了一个艺术上相互学习、碰撞的空间。反观国内,目前这种交流还是比较缺乏的。国家大剧院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就目前排演的歌剧看,从《弄臣》到《托斯卡》《漂泊的荷兰人》都是邀请国外原创团队加盟,以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在邀请外国剧目上,也是以国际知名院团为主。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可以带动中国舞台方面的交流发展。
    此外,我们也要认清中国戏剧,尤其是舞美在世界范围内的位置。我们的艺术观念、对舞美的认识与世界存在距离,在创作理念上与国际发展潮流也是隔绝的。每四年一届的布拉格国际舞台美术展是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舞台美术展,体现了各个时期世界舞台美术的最高水平和艺术趋势,相当于舞美行业的“奥运会”。从上世纪80年代,我们就派出代表团参加展览,但是迄今为止,没有拿到过一个国家奖、单项奖。这是值得国内同仁们反思的问题。
    戏剧创作、舞美创造要有开阔的视野,不能闭门造车,不能只局限于一个小圈子内,一味低头创作、设计,而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多学习、借鉴外面世界的发展趋势和同行的创作、设计动态,这样才能提高自己。国外的舞美设计,有可能就是艺术设计,西方艺术史上很多知名画家都有舞美或布景设计的经历,都有舞台情结,一个成功的舞美设计师甚至本身就是当代艺术的推动者。
    


    责任编辑:紫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