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山群情激奋如烈火,营救江姐出敌窝。 滑竿上坐着人一个,她就是游击队的司令员双枪老太婆。 老太婆强压悲痛愁眉锁, 反复把营救方案仔细斟酌。 倘若行动出差错,对不起党、对不起牺牲的老彭大哥!” ………… 舞台灯光在竹琴和说唱声中渐渐暗下来,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响起潮水般的掌声。 近日,参加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曲协主办的“说唱中国梦喜迎十九大”全国优秀曲艺节目展演,是四川竹琴这种重庆渝东地区特有的曲艺形式近年来首次登上全国的大舞台。优美的唱腔、精湛的表演、娴熟的演奏技巧和对剧中人物的细腻刻画,让“四川竹琴版”的《双枪老太婆》在短短10分钟内赢得了6次掌声和喝彩声。 从古装才子佳人到现代人物故事 竹琴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独特民族传统艺术,目前已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竹琴表演的道具很简单,就是一根竹筒和两块竹片,但竹琴表演却很不简单。据重庆市三峡曲艺保护传承中心相关负责人庞德矛介绍,竹琴的主要表演形式为打、说、唱。打,能打出风声、雨声、水声、马蹄声、厮杀声;说,嘴巴利索,快而不乱,慢而不断;唱,讲究字正腔圆,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以心唱情,声情并茂。 四川竹琴历史悠久,底蕴浑厚,音韵和谐,唱词优美,是渝东地区民间说唱艺术的缩影。川渝两地历来茶馆兴盛,以前的竹琴艺人一般都在茶馆坐堂表演,很受茶客欢迎。现在茶馆似乎越来越兴盛,竹琴艺人的身影却早已难得一见。 “过去的竹琴节目一般讲述古装才子佳人的故事,客观上导致了普通受众的流失。竹琴的传承和流行,还得靠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多挖掘现代题材。”庞德矛说,这是让观众见识见识“竹琴版”《双枪老太婆》的初衷。 位于重庆市万州区的三峡曲艺保护传承中心,是竹琴艺术最大的传承基地之一,万州又是长篇历史小说《红岩》中江姐等英雄人物当年的主要活动区域。竹琴与双枪老太婆,就这样顺理成章地擦出了艺术的火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