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时代中国文艺学的勃勃生机
【作者简介】金元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中外文学理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春风又绿,烟雨江南。今日文艺理论园地里一派繁荣与热烈。《文艺争鸣》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就文艺学的前沿论题集中做了9个专辑,文章计约五十余篇,洋洋洒洒,蔚成大观。前辈学人不断创为新说,后进学子时见惊世之论。学者们从各自的角度阐述了当前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所处的现实语境、各自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并以关注现实的高涨热情,探讨文艺学的未来发展。他们或高屋建瓴,或简笔驭繁,或曲径通幽,或直捣黄龙;其间有前沿论题的激扬蹈厉,也有文本修辞探讨的细致婉曲,有博弈的精彩,也有和合的通脱。多样共生,话语丛集,正应了多元对话时代文艺发展现实的呼唤,也显示了当代中国文艺学发展的勃勃生机。 问题意识激荡下的中国文艺学 我们的文学研究究竟处在一个怎样的时代怎样的语境之中?什么是我们当下所面临的文学的现实?它的基本的主导的方面是什么?它在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它的当下语境是一个稳定的遵守既定规范的相对稳定的常规时期,还是一个处在激烈变化中的特定的变革转型时期?它是要回到一种一统的范式来统贯创作、欣赏、批评和教育的文学的时代,还是多种范式多种话语在多样化的文化现实中共生并在的新的历史时期?它是一个边界确定无疑无可移易,必须保卫其纯洁性既成性的学科,还是内部发生了重大变化,边界正在模糊甚至不断移动的学科,需要重新思考其既往范式在当下的合法性的学科? 现实向我们提出了问题,文学必须重新审视原有的文学对象,关注当下,关注视觉图像文化,关注媒介革命与媒介文化,关注大众流行文化与网络文化,关注性别文化与时尚文化,而文艺学自然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重新考虑并确定它的研究对象,比如读图时代里的语言与视像的关系,全球化条件下网络文学与文化中的虚拟空间,媒介时代的文学与传播,时尚时代文学的浪潮化、复制化与泛审美化,后殖民时代的少数族裔文化以及消费时代的身体文化。 文学也必须关注和研究新的论题、概念和范畴。如从语言论转向到文化的转向,西方“理论革命”的遗产与文化的转向的关系,文学理论的问题意识与提问的首要性,文学批评的范式及范式与话语的关系,批评话语创造的多样性,对话主义的历史性出场,文学的文本间性、主体间性与文学交流中的理论批评共同体及共同体间性,后殖民时代的全球化与文学的民族间性,文学的审美现代性的本土变异与重建文学新理性,文学的全息性构成与历史语境中的主导形态,文学的公共空间,文学的场域和网络文学的虚拟建构等。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杜书瀛的《文艺学向何处去》,王一川的《理论的批评化》,张法的《语言问题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学理论转型》,高小康的《从意识形态到群落意象》,蒋述卓、涂昊的《不断走向现代形态的文学社会学》,张杰的《文化转型背景下文学审美价值的凸显》,张荣翼的《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当前都市通俗文学中汉语形象的蕴含》,马大康的《从“鉴赏”到“消费”——消费文化与文艺学研究范式变革》,胡继华的《批评话语的新近走向》,陈太胜的《走向综合的批评理论与实践》,赵勇的《新世纪文学理论的生长点在哪里》,李勇的《大众文化研究对文学理论的挑战》等都对此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毋庸讳言,此次讨论的论题设计,仍有很大不足,就总体而言,缺乏前沿性,敏锐性,有不少话题是人云亦云,老生畅谈,明显缺乏问题意识。相信这些问题将会在今后的《文艺争鸣》中继续得到争鸣。 多种范式背景下的话语丛集 此次讨论展开了多种不同层次、不同指向的文学理论话语。9个专辑中包括新世纪文艺理论的审美泛化理论话题、情感论话题、语言论话题、生活论话题、社会论话题、文体论话题、批评论话题等,可说是范式多元,话语丛集,各具特色,共展并陈。在每一话题中,又进一步探讨了细部论题。如审美生活论话题讨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认知文化的式微,文学性的扩张,新的美学原则、大众文化研究、消费社会的文学等一系列问题。批评论话题探讨了批评的理论化与理论批评化、当代批评理论与批评实践、批评的当代策略、批评话语的走向等一系列问题。社会论话题讨论了文学与意识形态、市场特征、大众传媒、文学与社会、现实转型、文学反映论等一系列问题。语言论话题讨论了语言与全球化、中国知识分子的语言观与当代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特色、语言的时代特征等一系列问题。情感论话题则讨论了情感主义与后情感主义、情感修辞学、情感多元化、情感指标、情感变化等一系列问题。文体论话题探讨了跨文体现象、散文、新诗、小说、电影等文体的互借。同时,此次讨论还发表了一部分个案分析,如周志强的《作为文人镜像的现代韵白——汪曾祺小说汉语形象分析》,郭宝亮的《并置式语言:多样的统一——王蒙小说语言论纲之二》,陈雪虎的《情感指标起源的反思——章太炎、鲁迅“文学”争议的当代启示》等,在研究的方法上也展示了多样的形态。总之,当线形的历史观被立体、多元、复合的历史观所代替,文学的独断论绝对论被多元范式和话语丛集所代替,多元批评便成为一种当下的现实。 多元批评是历史地形成的,是随着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深化,本体研究的细化,社会、历史的发展,政治和文化的变异,甚至经济和国际关系的变革而显现、生成和构建的。 多元批评是文学批评的本然状态。它既对应于文学构成的多向度、多层面、交叉性和复合性,又开启了批评创造的多样性和阅读阐释的无限可能性。它既源于文化的、社会的、民族的、地域的多样性,又源于个体主体因精神娱乐需要而作出的文学范式选择的多样性。这种批评的多样性正是符合当代现实的合理形态,我们不必也不可能把它们一概统一于一或整合于一,甚至回到一种涵盖一切的大一统的批评模式中去。 对话与争鸣中的学术创新 学术民主的一个标志是学术讨论的广泛的参与度。此次讨论涉及文艺理论与批评界三代学人,五十余位专家,参与者十分广泛。而在每一话题的讨论中,学者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比如批评论话题,六位学者均从各自的角度阐述了当前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所处的现实语境、各自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并以关注现实,谋求发展,推进学术的思路提出了各自的对学术发展的构想。六位学者几乎一致认为,批评理论是当前文学理论与批评摆脱困境谋求发展的现实选择。但由于研究方式的差异、理论着重点的不同等多种因素,他们对批评理论特点的概括、涵盖范围的大小以及批评理论在我国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均有着不同的见解。 百家争鸣,对话创新,这是当前文艺理论与文化批评发展的总体态势。在审美日常生活化的话题中,陶东风、王德胜、鲁枢元等学者展开了有益的对话与争鸣。鲁枢元的《“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与审美理念——关于“日常生活审美论”的再思考》,赵勇的《再谈“日常生活审美化”——对陶东风先生一文的简短回应》,王德胜的《为“新的美学原则”辩护——答鲁枢元教授》,陶东风的《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及其西方资源——兼答鲁枢元先生》,郑渺渺的《消费社会日常生活的文学审美走向》均严肃地探讨了问题,展开了对话,深化了认识,也推动了文艺理论的发展。 正是在这种对话与争鸣中,文艺学显示出强烈的现实关怀,也正是在这种对话与争鸣中,文艺学激发出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是文艺学建设和发展的生命线。在此次讨论中,每位学者都尽力提出自己的创新主张,如“新的美学原则”、“兴辞诗学”等新主张新理论的提出,就给予文艺理论与批评的发展以新的活力。 我们赞同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创造的多样性,并在对话交往的基础上依据现实的要求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文化理论。建构的前提是对话沟通,而文化创造的多样性只能在竞争的张力关系中实现,建构是一个竞争的过程。 和而不同,同则不继。文学范式与话语的多样化引发对话与竞争,对话与竞争又进一步催生了创造的多样性。没有对话,就没有共同性,也就没有交流的基础;没有竞争,多种范式多种话语就没有了张力关系或张力结构;没有张力,也就没有创新的动力。没有创新的动力,实际上也就没有了创新。 求同存异,学术文化通过竞争发展,竞争是优化发展的基本途径,而创新——筹划、设计、投射,则是竞争中制胜的法宝。因此,在多样化现实中,当对话建立了同一性基础时,竞争就会倏然莅临。 站在最前列的探索前行 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我们经历了也许是世界历史上人数最为众多,参与最为广泛,影响极为深远的文艺学、美学运动。它对于解放全民族的思想、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新时期以来,我国文艺学界就一直站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前列,超载地发挥了思想解放先锋的作用。二十年来,曾一再地引领最新的社会思潮,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和理论资源。世纪之交,文学理论界又一次为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提供了新鲜的问题和新鲜的资源,并以对本土现实的高度关注提供多种新的阐释。它敏锐地发现或提出新的问题,不断地开拓新的论域,形成了文艺学几代学人与时俱进、不断进取、创新探索的基本品格,使文艺学一直保持着与当代社会与现实的密切关联,始终保持着社会批判者和作为理论先锋的开拓者姿态。这是我们几代学人努力奋斗的光荣和传统。而我们今天的努力,正是对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我们展开的论争,正是文艺学学科富于生命力的表征。这是改革开放留给我们最重要的历史经验。诚如有的学者所言,即使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我国的文艺学(文艺理论、文艺批评、文化研究、文化批评)研究的繁荣和发展也是堪令世界惊叹的。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一个清晨,当你推开窗户,就发现了一树新绿,你将会多么欣喜。每一个月,当你打开眼前的杂志,你又发现了思想与文字的创新,看到争鸣的交戟,看到批判的犀利,看到后学的锋锐。有思萦于目前,不亦乐乎?
责任编辑:紫一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