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拍卖机构的价格评估容易被锚定,个体的普通投资者更容易落入沉锚的陷阱。 行为经济学认为,人们对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尽管它们可能没有任何意义。心理学家卡纳曼(Kahneman)和特沃斯基(Tvershy)曾在1974年用实验对此做出验证,他们要求被试者估计0-100之间的某项数值,首先请被试者随机选择0-100之间的任一数字,再暗示所选数字比实际的数值大或者小,然后请被试者加以调整。实验表明,随机选择的数字对后面的估值结果具有显著影响,例如,随机选定10和65作为开始点的两个小组,其平均估值分别为25和45。 锚定效应发生在人们对所判断事物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许多经济现象都受起始值的影响,特别在商品定价中,商品的价值越模糊,起始值的影响作用就越大。比如在证券市场,因为股票的价值很不明确,投资者往往根据过去价格(或其他可比价格)作为定价的决定因素。相对于股票,艺术品的价值更难确定,尤其艺术品被当作投资品的时候,其未来价格走势极难预测,以至于投资者对某些最初获得的信息会过分重视,将其作为决策的“定位器”。 锚定投资者的最初信息特征有二:一是能够引起决策者的足够注意;二是与判断目标相似。 一般而言,估测者对最初信息注意越强,最初信息与目标相似性越大,锚定效应越显著。特沃斯基和卡尼曼的另一项实验是,让两组被试者分别在5秒钟内说出l×2×3×4×5×6×7×8和8×7×6×5×4×3×2×l的积是多少。结果,第一组的答案远远低于第二组(分别为512和2250),而正确的答案是40320。显然,算式的起始部分因为被充分注意、且与后面部分算法相似,成为整个算式估值的“定位器”。在投资市场,同一板块的不同个股经常会一起涨跌,同种风格的不同艺术家作品也会形成市场走势相似的板块,原因即在于此。 当艺术品投资者将某些起始信息作为“定位器”后,便很难在其后充分调整,甚至会从中产生歪曲的认识。 典型的例子是拍卖会的“天价做局”。因为艺术品的拍卖价最容易被投资者注意,一些炒作者便到拍卖会上做局,有意设置“定位器”。朱其博士曾于2008年发文《当代艺术拍卖有个“谎言共同体”》,专门加以揭露:炒作者先与作品市价10万元左右的画家签下3年协议,再将每件作品以30万元到50万元收购,一年后将其拿到拍卖会上标价100万元甚至1000万元,如果拍场没有买家接手,就由自己人举牌假装买下。据说,一些炒作者已经把局做到了纽约、香港的国际著名拍卖行。 此举的妙处在于,作品到拍卖会上以天价露脸后,会引来各大媒体大举宣传报道,其中包括艺术市场的形势分析、天价作品的意义解读、天价画家的跟踪采访等等。由拍卖天价形成的舆论能制造出价格上涨的“信息共同体”,诱使信以为真的投资者将其作为“定位器”,让该画家的作品销售一路向好。不仅如此,天价拍出的作品还会被一些三四流画家以及年轻画家紧跟模仿,也成为他们作品的“定位器”,让跟风作品的价格动辄卖到十几万元。 锚定效应形成于估测的潜意识中,是人类无法克服的天性。 虽然很多作为“定位器”的起始信息大多是表面、片面的,远不能反映事物的全部,但它一旦形成便会导致认知惰性,判断者相关知识越贫乏、对判断目标了解越少,锚定效应会越强。朱其透露,被做局天价锚定的买家有两种:一是刚入场的当代艺术收藏者,多为新崛起的富豪阶层;二是把艺术品当作股票的艺术投机商,多从股市和金融领域转战而来。他们的共性之一是对艺术品认知力不足,非常容易被某些信息锚定。而且,行为学研究表明,即便知识技能很强的专家,也不能避免产生锚定效应。 此外,判断者的人格特质以及决策中的情绪强度、时间压力、动机、意志力、信念等,都是锚定效应的影响因素,炒作者针对它们可以设计出无数个锚定陷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