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

电影网-电影天堂、电影下载、电影票房、电视剧排行榜、电视剧大全、bt天堂、bt搜索、bt之家、迅雷电影下载、免费电影、高清电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音乐学 >

再现缪斯——浅论日本女性音乐发展的历史轨迹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人民音乐》 马小芸 参加讨论

    作者简介:马小芸,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在职博士,常熟理工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在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女性中,日本女性素以温柔著称,女性细腻的外在与深厚的内蕴使其独具风采。女性音乐研究本应成为日本音乐史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但当我们浏览关于日本音乐的各类文献时,发现满眼的还是男性音乐。实质上,日本女性并非艺术活动的隐形人,女性音乐无论从演奏技艺或创作来说都展示出很高的水准。本文从日本女性音乐的演化进程,从女性性别的视角看日本音乐研究的各个领域,力图揭示隐没缪斯们的生存境遇和性别造就了男女音乐文化的特点和差异,日本女性音乐的发展和变迁轨迹透视出女性音乐文化的历史秉承体系。
    一、古典女性主义时期(公元6—17世纪)
    日本原始社会对生命创造力的敬仰,延伸至对女性生殖器及性的崇拜,形成了以母权为主的母系社会。公元6世纪末至8世纪初,先后有六位女皇帝执政,形成了“女帝时代”,女性被奉为太阳。那一时期以女权制为基础改革内政,女性不仅拥有财产权,还积极参与政治和文化生活,第一部和歌集《万叶集》中就收录有额田王、笠女郎、狭野茅上娘子等多位女歌人热情豪放的文学作品①。因此,这一时期属于女性最荣光之时,女性音乐成为女性生活天然的港湾。
    然而到了平安时代②,日益强化的父权制和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传入日本,贱视妇女的观念悄然产生,男性主导了文化的创造,男女间的地位差别扩展到整个社会活动中。突出表现在对女房词的使用,其特点是规避了生硬的汉语词,女性必须“慎言”,她们用暗示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给人以委婉和高雅的感觉,实质上隐示出女性由强悍转至含蓄③。唯一例外的是乐器演奏,女子以学习乐器为高雅之举。在内教坊女乐司中,舞伎和倡女担当奏乐④,成为宴会和宗教仪式上表演的典范。但伴随武家势力的崛起,男性掌握国家权力,政府更通过一系列措施限制女性的权利,女性音乐始终因“女”性被社会长期漠视而处于失声状态,从此,女性成为劣根性别和被歧视对象。
    到了17世纪初期,女性音乐迎来了第一次转机。歌舞伎鼻祖——阿国⑤创作了《茶馆老板娘》,塑造了女性模式的叛逆形象——女扮男装,背插日本刀。在创作技巧上,阿国一改旧式程式,加入现实生活中的诙谐情节,在演唱、演奏和舞蹈方面借助于动作姿势、面部表情、服饰化妆来加强其性征,成为最早女性音乐反传统和反规则的展现。到了江户时代,贵族女性参与歌舞伎表演,在音乐表现、音乐表演和音乐行为中维持了女性的社会性别,见证了城市文化的繁盛,并日益成为城市艺术生活的领唱,歌舞伎由此成为当时女性的精神桃源。
    综上所述,女性在这一阶段所体现出的是非形式化的,也是非制度化的音乐表达方式。但音乐作为一种特殊语言,在女性教化养成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二、传统女性主义时期——女性音乐教育的构建(明治维新——“二战”前夕)
    (一)女性西洋音乐教育的发端—赴美留学和归国创业
    明治维新时期,受到民族主义与传统母教观念的影响,政府意识到女性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国内资料一般认为1879年创设的音乐曲调挂是日本西洋音乐教育的发端,但事实上女性音乐教育始于1871年,永井繁子和津田梅子等五少女⑥随岩仓使节团出访美国,在美国学习了包括钢琴演奏法和音乐理论等课程在内的美国音乐,美国家庭中宛如小型图书馆和美术馆的氛围以及家庭成员中完美的人格、见识和趣味直接影响了她们的学习历程。
    尽管20世纪初,结婚和家事仍是女性的主业,但归国后的五少女却以积极推进西洋音乐教育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以女性为主体考察音乐教育,其中三人成为当时女性音乐教育界的核心人物。
    永井繁子号称“钢琴女王”,是日本第一位正式学习钢琴并从事钢琴演奏和教育的女性。以往的女性音乐表演都是在家庭聚会中自娱自乐,但归国后的繁子却热衷于公开钢琴表演,并在东京女子师范学校担当钢琴教师,培养出众多弟子,如音乐家幸田延等。
    相对于永井繁子而言,津田梅子在教育方面更是全身心投入,为了教育事业终生未嫁,这在当时的日本实属罕见。1900年,梅子鼓励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成立了女子英学塾⑦并设置奖学金,成为了女子私立高等教育的开端。另外,由于男性牢牢控制着音乐教育和出版的重要位置,女性没有任何公开发表著作的机会,津田梅子还破除成规,首创《妇女新闻》杂志,出版了《日本的女性》等系列著作,在废娼运动、女性保健和女子教育等方面做出卓越的成绩。
    日本的知识女性逐渐走出家庭,进入公共领域,山川捨松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明治维新前期的日本人从最初的不习惯燕尾服、不懂节奏感,被外国人戏称为“猿人”,发展到在鹿鸣馆⑧内终日进行舞会,这其中有山川捨松的辛劳付出。她凭借流利的英语、轻盈的步伐迅速成为了鹿鸣馆女王⑨,在鹿鸣馆内建立了日本最初的慈善机构,将善款捐助给有志共立东京医院,显示出杰出的外交才能。从此,女性成为被关注的对象,改变了传统的家庭角色。
    (二)普契尼的东方想象——三浦环牵引20世纪初声乐界的新潮流
    1900年,三浦环⑩入学东京音乐学校,跟随德国人迥克(Junker August,1868-1944)学习声乐,求学期间骑英国制的红自行车上学,被誉为“自行车美人”。三浦环一生为歌剧事业奋斗,曾一度放弃家庭。后接受三浦政太郎的追求再婚,在他的鼓励下参加国际性的音乐活动。(11)最终,三浦环凭借出色的技艺,成为日本歌剧界的“国宝”。1903年领衔出演最早的日本版歌剧《蝴蝶夫人》,被誉为“普契尼的东方想象”,国人为之疯狂。之后20年,三浦环在欧美各地公演《蝴蝶夫人》二千多回,普契尼曾褒奖她是“世界上出演蝴蝶夫人的最理想人选”。
    (三)钢琴音乐开启了女性的音乐宣言
    明治政府为推进西洋音乐的普及,开始制造钢琴和普及钢琴音乐。据资料显示,1941年,钢琴的价格是700日元,但大阪市工场劳动者的月收入只有九十日元左右,钢琴俨然是高价商品(12)。随后的几十年,经济高度增长,日本流行一年发20个月的工资并且每月5万日元工资的家庭增多(13),钢琴价格也飙升至20万日元。在“和洋折中”的贤妻良母教育背景下,钢琴作为时髦的西洋乐器逐渐在女性中普及,接受音乐教育的女性从精英化的富家小姐逐渐转移至平民,自娱自乐的形式转变为对外的公开演奏,成为中流阶层甚至是大众阶层的生活方式。
    钢琴音乐从自我欣赏到开放的形态过程中折射出女性音乐的进步。正如日本最早记录女性的杂志《青踏》(1911年9月号)中如是记载:“女性如初升的太阳渐渐升起,开始了正式的人权宣言,她们对音乐文化的吸收和阐述比其他方面都要早。”(14)
    (四)音乐学院的设置提速了女性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的步伐
    进入近代后,由于受到欧美教育思潮的冲击,女性音乐教育也从家庭教育等非形式化的形态发展到有专门的学校音乐教育,形成了形式化和制度化的音乐教育。
    从日本第一所艺术院校——东京音乐学校到20世纪初建立的日本女子国立大学的双璧——奈良女子大学(15)和御茶水女子大学(16),专业院校的发展见证了女子音乐教育的茁壮成长。
    在音乐教育上,初期的大学模仿德国的教育模式,倡导洪堡(17)的教育改革,以音乐知识和学术研究作为最终目的,培养具有一定自律性和协调性、有思考力和创造力的女性研究者成为音乐教育的目标,彻底改变了传统学校中那种包容一切的“杂耍艺人式”结构,女子音乐教育得以快速发展。具体体现在:积极采用欧洲的学制,在学区设置、招生形式、教师聘任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全面迅速地移植了以德、法、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音乐教育制度,采用选修制,鼓励学生学习西洋乐器、歌剧、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等课程。至此,与女性相关的音乐文化视野从西方音乐扩展到世界音乐的范畴。
    从家庭音乐教育等非形式化的形态逐步发展到有专门的学校音乐教育,甚而普及到女性群体的社会音乐活动,女性构建了满足自身的音乐话语体系。对知识和学术的诉求成为现代女性对音乐的追求。音乐活动得到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改善,女性音乐教育跨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三、经典女性主义时期——女性音乐活动的全面涉足(二战后至今)
    “二战”后,日本倡导男女平等,追求公正和有人性的社会文化,女性的择偶观由物质婚姻逐渐走向精神婚姻,高学历、高收入、高个子的价值取向转为低姿态、低风险和低束缚,事业和婚姻的质量成为年轻女性的主要成功标准。对音乐的考察成为了女性新的话语,不仅仅体现在常规的音乐表演、音乐教育等方面,重视本国传统音乐,成立女性职业家、女性音乐团体和女性评论家团体,提升了女性的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彰显出女性音乐艺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女性音乐活动成为构建日本音乐文化的强心剂。
    (一)平井澄子——传统音乐的集大成者
    “二战”后的平井澄子(18)被小泉文夫誉为日本传统音乐集大成者,创作和演奏的《切支丹道成寺》获得了宫城奖,该曲融汇了东西乐器和古今声乐的大成,由筝、三味线、十七弦、小鼓等传统乐器和管风琴等西洋乐器的演奏以及呗、谣曲等颇具民族风格的演唱构成。另外,平井澄子为丰富日本传统音乐创设了邦乐实验室,对不同种类的日本音乐进行现代化改革,诸如不失时机地在作品中融入西洋的发声技巧,选用印度风格的元素和蒙古朴素的牧羊旋律等,创作中以日本的发声系统为主体,充分使用传统乐器,如用筝演奏高音,尺八作为伴奏,这在充斥西洋音乐的当时实属难得。
    (二)女性职业音乐家团体的成立
    “二战”后,日本男性更多关注的是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这给了女性职业音乐家团体蓬勃发展的机会。
    女性作曲家的出现:在音乐领域中,男性在作曲界一直雄霸天下,女性则以演奏和音乐教育为擅长。直到1937年,外山道子(19)获得国际作曲比赛大奖,女性才正式涉足作曲,相继出现了松岛彝、金井喜久子、大木英子和岩田隆子等知名作曲家。她们不满足男性是作曲的创作主体地位,音乐创作致力在文化上下足功夫。
    金井喜久子(20)出生在素有日本“夏威夷”和“东方香格里拉”之称的冲绳,冲绳一碧千里的海岸线使金井喜久子自小就善于聆听大自然的声音,用音质的变化模拟自然界的声音成为她创作的主要特点之一。另外,金井喜久子把冲绳当地的民歌旋律通过华丽装饰音的手法加以表现,在创作中注重内在张力的技法使用,这在她的歌剧、管弦乐和合唱曲等领域均有体现。
    另外,伴随女性积极参与高等音乐教育以来,女性作曲家日益职业化,原先被视为优雅的小型创作风格的作品逐渐被女性推翻,她们更追求和男性具有一样深度的作品,尤其是西洋音乐的创作。北海道出生的大木英子(21)就是那时女性作曲界中的佼佼者,她的早期作品中善用法国音乐和电子音乐中的元素进行创作。到了中晚期,又在作品中充分融合日本民族乐派的元素,用传统音阶、本国的典型节奏表现出对和平和生命的关爱,如《孩子的一日》《鸟之歌》等。
    女性评论家团体、作曲家联盟和歌剧团体的形成:1970年开始,为还原女性音乐的全貌,再现几百年来日本女性的音乐生存状态,女性音乐学者推出了最早一批关注女性音乐家及音乐现象的著作。她们所做的工作是逐渐扩大女性音乐史料范围,从“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的角度展开探讨,记录一些女性作曲家、演唱演奏家的活动等历史事件,如水垣玲子的《日本音乐史中的女性》。另外,她们不满足于男性是音乐的主导者,尝试用犀利的笔墨揭露出男性文化对女性形象的歪曲和忽视,强调女性对音乐史及音乐创作的影响,如斋藤和枝的《艺能·音乐中女性的活跃》。并且针对日本音乐的形成,以女性的角度看待音乐史和音乐创作,这也成为她们典型的分析模式,如小岛美子的《日本音乐的思考》等。
    其次,依据国际女性作曲家联盟纽约本部的建议,1981年,日本首次设立女性作曲家联盟。以小西奈雅子为首的女性研究者拓宽了女性创作的研究思路,作曲视角从歌曲转为管弦乐等器乐形态,创作的线索从德国的古典乐派、浪漫主义音乐移向法国的印象主义和欧洲的新民族乐派,最后回归至日本的民族主义音乐(22),坚守传统成为最后的落脚点。
    另外,当代的女性不满足在家相夫教子,试图击破男性音乐中心论,通过表演认可自己的性别体系,爱好歌剧的女性们成立了女性歌剧团。由于浅草歌剧的盛行带动了宝屯少女歌剧团的成立,出现了原信子、关谷敏子等享誉世界的女歌手,女性歌剧团也为日本女性音乐史添上了厚重的一笔。
    性别是一枚具有一定文化意义的社会标签,从古代充满柔情的日本女性到现代的新潮女性,在音乐的弘扬与发展进程中,女性扮演了推舟前进的重要角色,并逐渐全方位地建立起系统的女性音乐体系。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意识形态,传播着女性的性别制度与性别意识,通过对日本女性各个时期不同层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不同时期的女性对音乐的体验有迥异的诉说和诉求,对塑造女性音乐角色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她们发出或雅致或尖锐并富有挑战的声音证明女性音乐的价值。
        注释:
    ①尹航《女性用语的制度化》,《晋中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②平安时代(794-1192年),公元794年,恒武天皇从旧都奈良移都平安京,开启了平安时代,是古代日本的最后一个时期。
    ③黄景爱《论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对女性语的影响》,《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112—116页。
    ④今由佳里《学校音乐教育における「雅乐」の扱いに関する基礎的研究》,《鹿児島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纪要教育科学编》,2011年第62卷,第71—80页。
    ⑤阿国:岛根县出生的巫女,在神社专事奏乐、祈祷等工作,为修缮神社招募钱财创作了歌舞伎形式,成为歌舞伎的始祖。
    ⑥五少女:指当时的上田悌子、吉益亮子、津田梅子、永井繁子和山川捨松。
    ⑦津田塾大学:1900年,津田梅子开设女子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女子英学塾,后改名为津田塾大学。现在的大学部设有学艺学院;研究生院开设硕士和博士课程,设有文学研究科、国际关系学研究科和理学研究科。
    ⑧鹿鸣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在东京建成的一所类似于沙龙的会馆,建成于1883年,为了便于改革西化后的达官贵人们聚会风雅的地方,由于来客都是日本近代化的栋梁型人物,很多重要的政策都出自于鹿鸣馆。
    ⑨久野明子《鹿鸣馆の贵婦人·大山捨松——日本初の女子留学生》,中央公論社,1988年版,第96—97页。
    ⑩三浦环(1884-1946),明治—昭和期间东京出身的抒情女高音,出生名为柴田环。第一次结婚后更名为藤井环,再婚后更名三浦环。求学期间出演日本人最初的「才ルフ才イス」歌剧,毕生追求歌剧事业。
    (11)来源于http://www.ac.auone-net.jp/—women/kaihou08.pdf。
    (12)本間千尋《日本におけるピアノ文化の普及》,社会学研究科紀要,2012年第74号。http://koara.lib.keio.ac.jp/xoonips/modules/xoonips/download.php/AN0006957X-00000074-0033.pdf?file_id=69222。
    (13)(14)来源于http://ja.wikipedia.org/wiki。
    (15)奈良女子大学:1908年建立并于1949年开设大学教育的日本著名国立大学,大学的简称为“奈良女”,学校前身为奈良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它和御茶水女子大学被誉称为日本女子国立大学的双璧。
    (16)御茶水女子大学:建立于1875年,1949年进行大学教育,简称为“御茶大”或“御茶女”。大学部设有文教育学部、理学部、生活科学部等,研究生院设有人间文化创成科学研究科等。
    (17)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洪堡是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始者,著名的教育改革者、语言学者及外交官,其著名理念是以知识学术为最终目的,提倡学术自由。1819年,洪堡辞去公职,专门从事学术研究。
    (18)平井澄子:1912年生于艺术之家,父亲平井号呉鳯是画家,母亲平井美奈势是筝曲教授,自幼随母学习山田流筝曲,15岁拜师宫城道雄并求学于东京音乐学院,擅长演奏日本传统音乐。降矢美彌子《日本伝统音乐の近代化·现代化に関わる一考察一平井澄子の実践から一》,福島大学教育学部論集,第48号。
    (19)外山道子(1913-2006),出生于大阪的富豪家庭,17岁赴法学习钢琴和作曲。1937年,首次作为日本人在巴黎的国际现代音乐节上获奖,获奖后师从梅西安学习作曲,代表作有《祈祷》。
    (20)金井喜久子(1906-1986),冲绳出生的女性作曲家,拜师于吴泰次郎、尾高尚志门下,学习和声学和管弦乐,出版《琉球的民谣》等著作,作品具有德国音乐风的特点。
    (21)大木英子(1919-2008),北海道出生的女性作曲家,日本现代音乐协会会员,拜师于大木正夫学习作曲并结婚,其代表作品有:《钢琴协奏曲》(No.1)、《钢琴奏鸣曲》(1958)、《为钢琴和管弦乐而作的协奏诗曲(舞乐)》等。
    (22)《女性と音乐研究フ才一ラ厶会報》第3号,2003年6月21日。来源于http://www.ac.auone-net.jp/~women/kaihou03.pdf。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影评
剧评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