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的广州纪录片大会上,我们已经感觉到了一丝春意;六年后的今天,中国纪录片大地上更呈现出一片绿色。中国纪录片正走向更加自觉自信的新阶段!”日前,《中国纪录片蓝皮书(2012)》发布会暨第六届中国纪录片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国家广电总局广播影视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明品的发言引起了广泛共鸣。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感慨:“我们一直呼唤春天,期待着中国纪录片的‘天气’回暖——这一次春天终于来了。我敢预言,借今天‘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东风,这种良性的发展趋势会延续下去。” 回望2011年至今中国纪录片的行业状况,足见“春光”撩人:中央电视台专开第九频道为纪录频道,并在黄金时间设《魅力·记录》栏目;《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热播,创造收视奇迹;第一个国家级纪录片节展“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连年举办……央视纪录频道项目部主任、《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坦言:“2011年以来,中国纪录片的产量、播出量、社会影响力都有着惊人的扩大,仅纪录频道的量产就翻了6番。” 然而,在春色渐好的同时,大家纷纷表示:“现在正是‘早春二月回暖时’,真正迎来春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纪录片正处于最好的政策环境期” 未来两三年内,中国纪录片行业将迎来整体上升、多因素复合影响、理性化发展的新阶段。这是新鲜出炉的《中国纪录片蓝皮书(2012)》作出的预判。 《蓝皮书》数据显示,从2007年至2011年的五年间,国产纪录片总产量持续小幅增长。2011年,全国省级以上电视机构纪录片生产总时长约为5407小时;其中,中央电视台(含中央新闻纪录电影集团)3025小时,占55.9%;各省级电视机构生产2382小时,占44.1%。国家广电总局副总编辑、宣传管理司司长金德龙认为,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是“促动纪录片良性发展的极其关键的因素”。 在前几年国产纪录片发展陷入困境之时,正是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逐渐扭转局面,改变了纪录片市场观念淡漠、市场主体缺失、市场规则缺乏的局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成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胄豪介绍,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纪录片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供了具体支持,而十八大的召开更鼓舞了业界同仁。“现在,中国纪录片正处于最好的政策环境期。” 杨明品认为,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这让我们看到了纪录片蓬勃发展的希望。 有了顺风顺水的环境,纪录片该如何抓住契机扬帆前行?中央新影集团总裁助理、副总编辑谢九如认为,政策对产业的规范化是一种引导,但还需要各方面支持,尤其需要业界自身加倍努力,在纪录片创作上解放思想,大胆改革、锐意创新。 间:2012年12月06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 用新的盈利模式“打动”资本 “现在政策环境、产业环境、媒体环境都很好,但我们的产业还很难打动资本。”谢九如振奋中不失冷静。 在今年央视广告招标中,《舌尖上的中国》体现出了巨大的“吸金”能力,其正在筹拍的第二季是首部单独进行全媒体合作招标的纪录片,招标金额达8931万元,对于纪录片而言,这是一个空前的商业运作成果。与此同时,《中国纪录片蓝皮书(2012)》对此也进行了理性的思考:《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毋庸置疑,但受中国纪录片整体创作水平和运作能力的限制,这样的范本很难批量化涌现,社会对纪录片发展的期待也应回归理性。 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纪录片发展的一大瓶颈。由于市场小、资金回笼慢、拍摄难度大等问题,许多影视公司对纪录片投资十分审慎。何苏六承认,纪录片要想打动资本,必须能呈现出一个已经成熟的产品,让投资方看得到回报和收益,而不能仅靠激情与理想去打动对方。值得欣喜的是,除了电视广告、视频广告等传统盈利模式以外,纪录片正在向新的盈利模式不断开拓,例如商业定制纪录片、开发纪录片视频移动客户端等等。美国探索频道亚洲副总裁张方提到了这样一个例子:“最近很火的江南style,最先是网络免费视频,没有挣到一分钱。但是,一旦流行起来,世界巡演等后续回报将是源源不断的。所以,中国纪录片也要突破靠广告收益的传统逻辑,在盈利模式上开拓更大空间。” “曲高未必和寡”:踏上纪录片“大众化”之路 纪录片要打动资本,更要打动观众。“有时候我们拍出了自认为很好的纪录片,观众却不爱看。不该埋怨观众,应该反问自己:为什么你的作品不能打动观众?”何苏六说。 一段时期以来,一提起纪录片,很多观众的第一反应就是“沉闷”、“刻板”。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我们的很多纪录片不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纪录片大众化”,是纪录片在今天必须走好的一步。 “纪录片的大众化,首先要求纪录片题材的现实化,即多去反映百姓身边的、大家关注的问题,其次需要表现手法的大众化,要不断摸索大众喜爱的讲故事技巧。”杨明品认为。 曲高未必和寡。陈晓卿介绍了一位英国同行的经验:“他20年来做的每一个节目都会先给7岁的孩子看,根据孩子的反应作出调整后,才最终完成。”她承认,自己创作《舌尖上的中国》时借鉴了这个经验:“全片文化味很浓,却没有念一句唐诗宋词。我们也请来了不懂中国文化的观众看样片、提意见,力求和观众没有距离。” “为什么《舌尖上的中国》那么多人爱看?在创作方式上,这部片子有很大的突破,但更重要的是,片中内容是观众喜爱的。”张方认为,这种寻常百姓家、传统食物的故事所表现出来的人们对美食、对传统的执著,才是真正打动人的。而这样贴近老百姓日常生活、反映现实社会群像的题材,也更容易赢得西方人的感动和认同。 在纪录片向大众靠拢的过程中,湖南金鹰纪实频道进行了很好的摸索。“我们准备借鉴国外流行的肥皂剧形式,拍出更加有趣的纪录片。”金鹰纪实频道副总监黄彩良透露。 “现在纪录片的确是小众的,真正形成市场、引起热烈的市场反馈,还需要很长时间。所以,我们不能急躁,要保持冷静的心态,踏踏实实往下走,奉献出更多的精品力作。”谢九如向业界呼吁。
责任编辑:紫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