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术论胜负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世界各国电影先后进入现代性发展阶段。而新时期电影已经进入以技术论胜负的时代。 我国部分青年导演在看到《阿凡达》后发出的感慨和思考中就隐隐约约有这样意思的表达。邵牧君在2000年《世纪回眸说电影》一文中也说到:“当我们在谈论电影艺术的诞生时,必须注意的一点是,‘艺术’在这里是另有其特殊含义的。‘艺术’一词就其本意来说是指‘人的技艺’,所以艺术品就是人的技艺的物质性显现。但是这个概念并不适用于作为艺术的电影,因为电影作为艺术品是以现代科技为中介、由一个包括艺术家和技术家在内的群体制造出来的。” 邵牧君认为“六种传统艺术实际上已把时与空、视与听全部占满,再无独立的余地”。言外之意,关于电影是第七艺术的说法其实难以成立——电影起码应该不是一种能够自我独立且合格的艺术。他特别强调:“从事传统艺术创作的艺术家需要使用工具,但这些工具没有技术含量,不能按固定的操作规程自动生成作品。”因此进而认为,“电影是机械复制品(照相、冲洗、拷贝),一部电影的负片的拷贝在艺术价值上并无差别,故无原件可言。”电影作品无原件可言,几乎可以直接引申出无艺术原创可言的意思,于是电影作为合格艺术的存在基础就出现了动摇。 邵牧君的观点在当时其实没有产生多大影响,尽管他是国内一位非常著名的电影史学家。耐人寻味的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电影发展情况,事实上却比邵先生的观点有过之而无不及,并且原因也很复杂。无论是进口影片还是国产影片,通常来说只要是拍摄技术及制作成本特别高的所谓大片,它们的票房一般都不会差。很多发达国家都少见的3D电影,在中国大陆早已进入乡镇与社区影院。总之,邵牧君所谓以现代科技为中介的特征越明显,这样的电影在中国就越吃香。同时,几乎被大部分评论家看好的影片,都不会有好的票房;反之,几乎被大部分评论家都看差的影片,在国内基本上都会有“现象级”的票房收益;艺术电影,或者说电影艺术,不得不坐冷板凳。当电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特集轻而易举地拿下7亿票房的时候,人们对于电影的思考,甚至已经无法只关注其技术性、艺术性和文化力了。于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到底应该怎样来看待这些现象的问题,便毫无疑问地放在了我们的面前。 记得轰动一时的《黑客帝国》在奥斯卡评奖中获得了“最佳剪辑”、“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响”、“最佳音效剪辑”四个奖项,但就是未能获得最佳影片和最佳编剧奖。这是好莱坞在用事实告诉人们,对于作为艺术品的电影来说,导演和编剧的艺术创作始终最为主要,对科技手段的运用则相对次要。如果只有由科技制作带来的视觉效果,没有一个编排并演绎得很好的爱情故事和十分动人的乐曲,甚至没有像“在船头上体验自由飞翔”这样的细节设计,《泰坦尼克号》的巨大成功将难以想象。张艺谋、冯小刚导演在面对好莱坞大片涌入中国大陆电影市场的时候,曾经“以小搏大”取得不俗的成功,显然主要依靠的是传统艺术一贯讲求的故事性、情感性和现实性,决不主要依靠科技中介“按固定的操作规程自动生成”。不知是否有人想过这样的问题:电影艺术魅力在无可奈何地经历严酷寒冬的风刀霜剑后,她是否还有春天?或者说她是否还能有更多技术快感与艺术美感浑然一体的两全其美?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