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戏曲通识教育的策略建议 笔者认为,加强戏曲通识教育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建设。 在主管部门层面上,成立加强戏曲通识教育推进工作小组。由宣传、文化部门牵头,成立由戏曲界、教育界等人士组成的工作小组,研制加强戏曲通识教育工作的总体方案。设立加强戏曲通识教育试点学校。采用自荐和指定等相结合的形式,在有条件的区县和地方设立试点学校。结合学校课程设置总体方案,制订加强戏曲通识教育工作推进方案,经工作小组专家论证与指导后,开始实施。同时,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加大培养戏曲通识教育教师队伍的力度。以浙江为例,现在中小学教师都需进行360学时的培训,中小学可以和有戏曲专业的高校联系,开设系列戏曲培训课程,在师资上保证建立一支专业的队伍。而且,有戏曲专业的高校亦应加强研究生培养的针对性,使优秀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中小学就业,更进一步保证戏曲通识教育的师资。 在学校实施层面上,第一,利用课程改革,开设相关课程,在课程上保证加强戏曲通识教育。 众所周知,因材施教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是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换言之,中小学课程设置应是符合选择性教育的,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匹配学生发展的需求和开发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因此戏曲完全可作为兴趣课进入校本课程设置。现在,很多中小学正大力推行选课走班制,戏曲通识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熏陶的一种,显然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高校资源与中小学校的对接趋势有所增强,高校专业戏曲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中小学校合作,为戏曲教育进校园而努力。全国各高校的学生戏曲社团如杭州师范大学的叶帆社也完全可以视作一支戏曲进中小学进行通识教育的生力军。 第二,有效开发原有的课程资源,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部所编订的基础课程中,其实并非没有戏曲,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下)语文教材中就有《戏曲大舞台》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另外,音乐、美术、社会课的教材中也都有关于戏曲的段落,不过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往往忽视了它们。所以,学校可从这些内容入手规范教师的教学活动,并选择适合本校学情的切入口,以激发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和主动性。而教师在备课时也应避免选择过于专业或艰涩的内容,尽量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一步步予以引导。比如,先从辨识、学画脸谱开始,也可从简单的戏曲舞蹈入手,是已被多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而且,需要强调的是,戏曲进校园非常适合课程整合,如音乐老师教乐理知识和说唱,美术老师教戏曲服饰、舞台艺术设计等,语文老师教剧本,计算机老师教制作,社会老师教戏曲与地方文化,等等。全校一盘棋,将加强戏曲通识教育落到实处。 第三,整合学校资源,组建学生戏曲社团。现在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学生社团,而社团活动课程也渐渐被纳入到校本课程之中。学校在社团活动方面经验丰富,如杭州建兰中学就有几十个学生社团,大半是学生自己创建、自己负责运营的,获得了许多国家级、省市级的奖项。所以,学校可将有戏曲爱好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戏曲学习社团,学校出场地、资金,甚至可以帮助学生邀请名师进行指导,安排学校的戏曲节等活动,让戏曲学习在孩子自发的活动中生根发芽。 第四,开发社会资源,弥补师资的不足。如主动和各类戏曲团体洽谈、联系,邀请专家名角、戏曲大师进学校做讲座;开发家长资源,把家长中的戏曲艺术家、研究专家和票友组织起来,邀请他们定期辅导学生。这样既可减少学校师资开发的成本,也能保证加强戏曲通识教育的落实。 (责任编辑:admin) |